孫子在地鐵上鬧脾氣,奶奶總是哄不好,接下來的動作讓孫子安靜了

前言: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明明自己平時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偏生就被自己的孩子給拿捏住了,無論是孩子淘氣還是耍脾氣,自己除了哄和嘆氣就一點別的辦法沒有,常常都是被孩子欺負到了頭上,卻還是一臉的甘之如飴。也許這就是為人父母矛盾的心情吧。


案例:

在地鐵的時候,目睹了這樣一件事情。在地鐵上,奶奶帶著小孫子去買菜,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孩子竟然傷心的大哭起來,本來奶奶耐心的給孩子解釋,哄孩子,可是孩子還是哭鬧不止,一點停下來的跡象都沒有。

孫子在地鐵上鬧脾氣,奶奶總是哄不好,接下來的動作讓孫子安靜了

孫子在地鐵上鬧脾氣,奶奶總是哄不好,接下來的動作讓孫子安靜了

接著,奶奶嚴肅的呵斥了孩子幾句,並且將手舉起來,裝作要打孩子的模樣,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奶奶是在嚇唬孫子。

孫子在地鐵上鬧脾氣,奶奶總是哄不好,接下來的動作讓孫子安靜了

孫子在地鐵上鬧脾氣,奶奶總是哄不好,接下來的動作讓孫子安靜了

不過這招明顯管用,孫子一下就止住了哭聲,不再哭鬧,而奶奶看到孫子不哭了,也就將舉著的手放下來,同時語重心長的教育孩子,看著孩子連連點頭,目睹了這一幕的路人也為奶奶的做法紛紛點贊。

而看了照片的網友們更是評論道:

網友A:還是用祖宗的方法教育孩子最管用。

網友B:我試了幾回了,繃著臉兇閨女,堅持不到二十秒我就被這小東西逗樂了,醞釀了半天的嚴父形象瞬間崩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見孩子哭鬧的情況,如果是在家裡還好,如果趕上公共場合,那麼家長也會感到非常尷尬。

孩子哭鬧,家長該如何應對?

先教給大家4句話:

你哭吧,等你哭完了咱們再解決問題。

我知道你現在是因為……而難過

你希望媽媽怎麼做。

沒關係,想哭就哭吧。

1. 不要著急制止孩子,應該先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面對孩子的哭鬧,很多家長都是不分青紅皂白,就將孩子一頓訓斥,而這樣的做的後果一是孩子出於恐懼停止了哭泣,卻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的負擔。二是孩子聽不進父母的話,哭鬧的變本加厲。這兩種結果沒有一種是孩子和家長需要的,所以面對孩子的哭鬧,應該先弄清楚原因,然後再尋找解決方法。

孫子在地鐵上鬧脾氣,奶奶總是哄不好,接下來的動作讓孫子安靜了

2. 達成孩子心中所想或者和孩子講道理。當家長知道了孩子哭鬧的原因,如果不難達成而且符合規矩,那麼家長不妨滿足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哭鬧的原因是錯誤或者暫時無法達成,就要和孩子講不可行的原因。

3. 輔以嚴厲手段。當家長的解釋,孩子無法接受,那麼家長應該採取一些嚴厲的手段做為輔助,告訴孩子哭鬧是不對的,他的需求不可滿足,但是切忌不能真正用真正的暴力來解決。

4. 事後教育。當孩子的心情平靜下來,那麼就這件事情,家長應該及時教育孩子,讓孩子在這件事情中得到成長。

孫子在地鐵上鬧脾氣,奶奶總是哄不好,接下來的動作讓孫子安靜了

其實,家長們應該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長遠遠重要於家長自己的面子,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應該施以正確的手段,讓孩子得到好的教育。

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並不是孩子的所有需求家長都要滿足,家長對孩子的愛更多應該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而不是不分好壞的不限滿足上。


今日話題互動:如果你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你會怎麼辦呢?歡迎留言討論。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