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高等教育是奔向理想化,还是何不食肉糜?

最近在优酷视频上线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六集已全部播完,拍摄者们去到了

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等国家探访当地孩子们的学习模式,记录他们本国独特的学习理念。

《他乡的童年》:高等教育是奔向理想化,还是何不食肉糜?

在第二期节目中,节目组去到了芬兰

在芬兰,这里生活的孩子们是世界公认的成绩好、创意强,而且快快乐乐无压力。

为什么只有500万人口的北欧国家,却号称“教育最强国”?这是节目组此次旅途想要探寻的目标。

在节目开始之初,芬兰的拉妮老师就说,她将要教授孩子们一门关于“时间、年龄和我”主题的课程,她告诉摄制组,作为老师她有权利决定授课的内容以及方式。

《他乡的童年》:高等教育是奔向理想化,还是何不食肉糜?

《他乡的童年》:高等教育是奔向理想化,还是何不食肉糜?

芬兰的老师入行的门槛很高,老师们除了要经过重重考试还要通过心理测试,由专业的心理医生来判定,你个人是否喜欢孩子、关心教育,即是否有成为合格的教师潜质。

但是只要成为老师后,便会得到极大的自由和信任,老师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教授学生,而且并不会有督察员去检查他们的工作和上课质量,这在中国是很难想象的。

如果被问到说芬兰哪所学校是最好的,受访者回答是:离家最近的那一所。

《他乡的童年》:高等教育是奔向理想化,还是何不食肉糜?

《他乡的童年》:高等教育是奔向理想化,还是何不食肉糜?

这得益于芬兰教育资源的平均和充分发展,而且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竞争”是很少的,讲求的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均衡发展,学习上相对弱一点的孩子反而得到更多的重视。

芬兰人口比较少,所以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政府都花费了心思,片中移民去芬兰生活的中国妈妈竹幼婷说,在香港或者是内地,因为人多拥挤,每次带宝宝出门总觉得打扰到别人,心里很对不起,但是在芬兰不一样,这里的妈妈们都是boss。

该纪录片的执导者周轶君在回国后的一次讨论中说,在芬兰这集的拍摄中,孩子们去到大自然中接触植物,在自然中学习,并且不需要去死记每种植物的名字,而是根据自己接触到的感受来命名,这让她记忆很深刻。

《他乡的童年》:高等教育是奔向理想化,还是何不食肉糜?

她认为现在的中国孩子们的成长都太紧绷了,所有人都在朝前拼赶,却忘了有时间抬头去看看天空去接触接触自然……

在这个视频的下面,有人评论说,应试教育害人扼杀了多少孩子的童年,扼杀了多少孩子的想象力,应该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

但也有反驳说,在中国现在的国情和制度下,反对应试教育不就相当于剥夺了许多贫困孩子唯一公平竞争的机会,站在高处,却问何不食肉糜?

《他乡的童年》:高等教育是奔向理想化,还是何不食肉糜?

确实,现在社会上关于教育改革的声音一直很多,现行的应试教育也的确存在许多弊端,但是马克思都说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贫富差距还比较大的今天,真正能做到素质教育大部分还是在城市收入top20%的家庭中。

在芬兰,人少资源多,社会福利好,是支撑他们进行教育改革的基础,但是在中国人多资源少,教育的现实是,家里有钱享受着更多教育资源的孩子们不仅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且他们有时还比普通家庭的孩子们更努力。

《他乡的童年》:高等教育是奔向理想化,还是何不食肉糜?

从这种现实意义来看,一般家庭的孩子们不得不更加努力才行。

虽然现实是现实,但我也并不认同“何不食肉糜”一说,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人格和才能的双健全。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寻访各国教育现状了解他们的教育理念,相当于给国内,特别是国内的父母们打开了一个窗口,发达国家的教育有其优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也有其优点,对照其他国家的教育优缺点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才应是这个纪录片的意义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