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蓋個樓!為贏下“剁手戰”蘇州人也是拼了

幫忙蓋個樓!為贏下“剁手戰”蘇州人也是拼了

“江湖救急!我們隊快被反超了!幫忙蓋個樓!”最近,市民小蔣的手機整天震個不停,閨蜜同事天天“求蓋樓”也就罷了,連平時八杆子打不著的網友都自稱“蓋樓女孩”前來尋求小蔣的幫助。小蔣很納悶,他們不用“搬磚”麼,怎麼又蓋起樓了?

你“蓋樓”我“賣樓”

新玩法衍生新產業

原來,“蓋樓”是淘寶在“雙十一”期間開展的一項“薅羊毛”活動,兩隊各自拉人比拼等級,截止晚上十點,等級高的一方則“蓋樓”勝利,就能獲得紅包獎勵。雖說贏得一場“蓋樓”比賽獲得的紅包獎勵並不多,但是“勝負欲”讓蘇州小夥伴們依舊堅守在“蓋樓”一線。為了獲得勝利,“時時看戰況,有空求蓋樓”就成了他們的日常。好朋友每天至少發一輪,不熟的朋友先去寒暄一會兒,隨後再進入“蓋樓”主題,甚至連剛見面的相親對象也要叫來幫忙“蓋樓”,在拉人方面可以說是絞盡腦汁,新招頻出。

這時又有一群人瞅準了商機,自稱“朋友圈裡的售樓小姐”,賣起“樓”來。一位蘇州“售樓小姐”告訴記者,她集合了一群喵店等級較高的用戶並建立群聊,根據買家需求隨時隨地開始“蓋樓”,一級即一樓0.04元,如果是晚上高峰期,會漲到0.05元左右一級。同時,記者也到社交平臺上搜索了一番,發現這群“賣樓大軍”已經初具規模,在兩個平臺上出售“蓋樓”服務的人不在少數,該賣家還透露,有不少人想進入她的群聊裡“賣樓”,蓋一次樓大約能賺到一塊多。

算價格堪比做奧數

套路比去年更復雜

除了“蓋樓”玩法,“支付定金”的方式也備受歡迎,10月下旬起很多商品就進入了預售階段,支付定金後在指定日期前付清尾款即算購買成功,部分店鋪在支付定金後還會給予買家更多優惠。但最近市民小金卻有些苦惱,“因為定金金額較小,沒有剋制住自己的慾望下了很多單,現在發現定金是不能退的。”記者瞭解到,與“訂金”不同,“定金”是一個規範的法律概念,若由於消費者個人原因“毀約”,商家是有權不予退還定金的。對此,市民元元也不禁感嘆:“今年‘雙十一’套路太深,看了不少攻略還是感覺稀裡糊塗的,一不小心就掉‘坑’裡了,算價格感覺像在做奧數題一樣。”

此外,記者走訪多家本地商場看到大部分店家都掛出了打折的牌子,並宣稱“雙十一線上線下同價”。據瞭解,“雙十一”期間商場裡大部分商品的價格都和線上旗艦店相差不大,但有部分大型連鎖品牌採取分開運營的管理方式,折扣存在較大差異。同時,在線上旗艦店有較大折扣的商品在線下商場大都不見蹤影。某店員告訴記者,線下門店一般會擺放比較暢銷的新款商品,而以往的“老款”有時會掛在網上以較低折扣進行促銷。

蘇州人為啥熱衷“蓋樓”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蘇州人這麼熱衷“蓋樓”呢?“說是遊戲,其實折射出的是人性。”蘇州資深心理諮詢師聞錦玉表示,一方面,“蓋樓”等遊戲以互動互助方式加強了彼此間的聯繫,再以競爭機制引導出人們的勝負欲;另一方面,現代人大多處於極其壓抑孤獨的狀態,需要一定的刺激感來作為情緒的調節劑,因此才衍生出了這一場“全民購物狂歡”。

在這場狂歡背後隱藏著的是現代人的孤獨,即使互聯網已然將地球縮小成一個“村落”,彼此間的距離不斷拉近,但孤獨感仍然在人們心裡揮之不去。另外,聞錦玉也建議面對好友過於頻繁的“作戰”請求,且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時,可以乾脆利落地說不,或者明確幫助“作戰”的次數,以免影響正常生活。  城市商報記者 謝盈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