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G&LNG相互补充的可行性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LPG&LNG相互补充的可行性分析

作、项目交易、投稿交流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energyinsider

“能源情报LNG贸易产业链”微信群,侧重国际贸易、投融资,项目对接。业内人士私信申请,核对后邀请,请提供:名字 公司 负责领域 联系方式。

文/胡谦青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服务分公司,化工管理

1LPG与LNG国内外发展现状1.1LNG国内外发展现状

天然气作为我国提倡的经济环保性能源,在经历了2017年的“气荒”及价格波动之后,天然气的使用也进入理性阶段,各个地区开始实施“以气定改”“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因地制宜”的政策,2018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800亿m3,环比增长16.5%,能源消耗出现阶梯式增长。 预计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要达到3600亿m3,2030年达到5400亿m3。

作为天然气的液化产品LNG在2018年进口总量5400万t,仅次于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LNG进口消费国。 随着天然气消费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LNG的消费量也在不断的增长,LNG供应站接收站的不断增加,使得LNG成为天然气供应格局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LNG在我国仍属作为发展中的行业,存在很多重大挑战。

首先,我国在供气紧张的季节及环境中,LNG不能对天然气管道气提供充足的补充,LNG接收站、储气库等数量不足,一旦环保政策的加强,时刻会出现大面积气荒现象。 其次,现有LNG港口接收能力有限,且区域分布不足,虽然我国加强了LNG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从北方供需情况来看,LNG仍无法满足天然气管道运输的缺口。 比如,华北地区的天津港LNG接收站、曹妃甸LNG接收站虽然在2017年将接收能力提高至最大值,但仍然不能满足供气需求,造成严重的气荒。

1.2LPG国内外发展现状

与LNG能源相比,我国LPG一直处于稳定增长阶段,且市场开放较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是居民主要用气气源,随着国内天然气管道的铺设,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以及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民用LPG消费量受到较大的冲击,但在2014年底国际油价的下滑,以及安全环保要求的严格实施下,LPG替代品二甲醚逐渐失去原有的市场,反而促进了LPG在民用领域恢复性增长。 外加天然气的使用需要建设供应基站、铺设管道、政府支持等,前期投入成本较大,国内的偏远地区和一些小商小贩的燃气需求仍然无法用天然气或LNG来解决。 而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流动人口较大LPG瓶装气仍然是刚性需求,液化石油气在民用燃烧端的需求量并未出现萎缩,一直存在良好态势,而随着乙烯生产以及芳构化、烷基化、甲基叔丁基醚(MTBE)和PDH等工艺过程的发展,LPG在工业原料领域发展迅速,需求不断上升,LPG消费迎来巨大增长空间,极大地推动了国内LPG在国内需求的增长。

2主要研究过程2.1物理性质的研究2.1.1LNG基本物理性质

LNG即为液化天然气,主要成份为甲烷,化学名称为CH4,还有少量的乙烷C2H6,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 沸点为-162℃,着火点为650℃,液态密度为0.420~0.46T/m3,气态密度为0.68~0.75kg/m3,气态热值38MJ/m3,液态热值50MJ/kg,爆炸范围: 上限为15%,下限为5%。

2.1.2LPG基本物理性质

LPG即为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它含有少量的乙烷、不饱和烃等。 沸点是-42℃,爆炸极限为1.5%~9.5%。 液态热值为45.22~50.23MJ/kg、气态热值为87.92~100.50MJ/m3。

2.1.3性质对比

LPG&LNG相互补充的可行性分析

3安全危害性研究

液化石油气(LPG)与液化天然气(LNG)都是优质、清洁的能源,然而不管是LPG还是LNG,都是危险的易燃易爆类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危险事故,尤其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 由于LPG和LNG成分和性质的不同,以及存储运输方式存在的差异,它们的危害事故也会不同。

3.1LPG安全危害性研究3.1.1LPG的存储运输特点

LPG的主要成分为C3和C4的混合物,C3和C4的沸点分别为-42℃和-0.6℃。 按存储压力和温度的不同,LPG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存储方式,常温高压存储和低温常压存储,即压力罐储存和冷冻罐储存。

冷冻罐储存就是在常压下,储罐采取保冷隔热措施,储罐具有保温隔热层,避免与外界热量相互流动,保持储罐内温度。 压力罐储存就是指LPG的存储温度是自然条件下的环境温度,而存储压力为存储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的一种存储方式。 这种存储方式的储存容器只考虑壁面的耐压性,而不考虑绝热性,因此,罐壁不具有阻止热量的作用。

LPG运输方式是槽车运输与船舶运输,一般是以槽车配送至终端用户(三级站、炼厂等),主要荷载量在25吨左右,由于外界环境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LPG运输槽车一般采用常温高压罐,即不带绝热保温层,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外界环境温度很高,外界环境的热量会进入槽车内,导致罐内LPG温度升高,压力上升。

3.1.2LPG主要危害事故及机理

LPG作为一种低温、易燃、易爆的燃料,具有多方面的危险性,如中毒、窒息、爆炸、火灾等,一旦发生泄露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然而,在LPG的存储运输中,最严重的一种事故为沸腾液体膨胀蒸气爆炸(Boiling Liquid Expanding Vapor Explosion,简称BLEVE)。

BLEVE本质上是一种物理爆炸,由于LPG槽车罐内的压力比较高,当罐壁由于某种原因发生破裂,破裂处的压力迅速降低,造成裂口处的LPG达到过热状态,而迅速大量蒸发,这些蒸发的蒸气穿过液体上升入罐的顶部蒸气区,从而导致储罐内压力急剧上升,就发生了BLEVE。

如果在高温环境下,槽车罐内的温度和压力都会有所上升,相应的罐壁的强度会下降,当罐内的压力达到安全阀开启压力后,压力就会通过安全阀得到释放,如果安全阀出现故障或安全阀的泄压能力不够,罐内的压力就会继续上升,直至储罐出现裂缝,压力突然降低,液体瞬间达到过热状态,就会剧烈沸腾蒸发,对裂缝形成巨大的冲击,造成裂缝继续扩大,最终储罐彻底破裂,形成BLEVE。

3.1.3Bleve危害案例

自液化气体广泛应用以来,发生了很多事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998年4月9日,美国爱荷华州的一个农场,一个容积68m3的液态丙烷储罐泄露,着火后发生了Bleve爆炸,造成了2名消防员死亡,7名受伤。

2017年6月5日,临沂金誉物流有限公司在进行LPG卸车时,连接管口突然脱开,大量LPG喷出并急剧气化扩散,遇到点火源发生火灾,现场LPG车辆由于外界温度急剧升高,造成罐体Bleve爆炸,罐体残骸、飞火等飞溅物接连导致1000立方米液化气球罐区、异辛烷罐区、废弃槽罐车、厂内管廊、控制室、值班室、化验室等区域先后起火燃烧。 现场10名人死亡,9名人员受伤。

LPG&LNG相互补充的可行性分析

3.2LNG安全危害性研究3.2.1LNG存储运输特点

液化天然气(LNG)的主要成分是甲烷,LNG的温度是极低的,沸点为-162℃,故需要储存在相应低温的储气库中,常见的储气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地上储气库,另一种则是地下储气库。 无论是从成本费用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说,地下储气库都有着绝对的优势。 运输主要包括槽车运输和船舶运输,在我国国内贸易环节中,也是以槽车运输为主,现有运输技术已经相对比较完善,单辆LNG运输槽车的最大容积已经达到52.8m3,可承受的最大压强为0.7MPa,槽车运输的速度平均为60km/h,整个LNG运输过程总液态天然气并无损失。

3.2.2LNG主要危害事故及机理

LNG是一种低温液化气体,与LPG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与LPG一样,LNG也具有低温、中毒、爆炸等危险性,LNG的储罐具有导热率极低的隔热层,因此LNG在存储过程中,储罐的散热是很小的,这也使得它的日蒸发率很低,发生BLEVE事故机率很小,最常见、最危险的事故是分层翻滚现象。

LNG翻滚是一种热不稳定性现象,这种热不稳定性是由密度变化引起的,其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分层界面受到扰动。 在LNG储罐中,密度小的液体会集聚在密度大的液体之上,抑制了下层液体的挥发。 当储罐内的LNG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时,由于上层LNG静压的抑制作用,使得外界传入的热量无法通过下层的LNG液体的蒸发而散失,导致下层LNG处于过饱和状态,下层液体就会温度升高,少量的其他气体如N2就会首先汽化,破坏两层液体的界面,在LNG储罐内就会出现上下扰动,也就是翻滚现象。 如果储罐内上层的LNG密度大于下层,下层LNG突然上升,导致边界层破坏,液体挥发,产生剧烈扰动,储罐内的温度上升,压力也急剧上升,使翻滚现象进一步加剧。

3.2.3LNG翻滚现象案例

LNG翻滚现象给天然气的安全威胁较大,1971年8月,在意大利LaSpezia的SNAMLNG接收站,这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翻滚事故,当时新充装的LNG较原来存储的LNG密度大,逐渐形成了分层,同时,新充装的LNG温度也较高,带入了较多的热量,促进了层间混合,在充装后18小时,发生了翻滚现象,储罐压力迅速上升,储罐度破坏,LNG泄露近200吨。

为了防止LNG翻滚事故发生,需要在相应储罐设置安全释放阀,放散火炬,回收压缩等装置,并尽量使同一个储罐尽量存储同一个产地的LNG,控制其组分变化。

4LPG与LNG应用4.1液化石油气的使用4.1.1LPG在燃烧领域应用

LPG最为一种清洁能源,最主要的是燃烧为主,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更为清洁的天然气,但天然气的使用需要相应的管道和供应基站等辅助设施做支撑,国内的偏远地区和一些商用燃气需求并无法用天然气来解决,液化石油气在民用燃烧端的需求量并未出现萎缩。 即使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由于流动人口较多,LPG需求量并没有减少。 此外,国内很多炼厂、陶瓷、玻璃、钢厂等也会使用LPG作为燃烧燃料。 民用、工业燃烧的需求占据国内液化石油气需求量的50%以上,但是增长缓慢,基本维持不变。 (见图2)

LPG&LNG相互补充的可行性分析

LPG先通过槽车配批发送至终端三级站,三级站充装成钢瓶,部分钢瓶可直销至终端用户,更多的是通过批发至供应站及,最终由送配送工送至终端用户。

4.1.2LPG在车用领域的应用

LPG汽车在车用领域需求量较少,2018年全国车用LPG量仅为75万吨,占比约1.5%,主要分布在广州地区,东北地区的沈阳、丹东、锦州、葫芦岛、哈尔滨以及山东的威海、烟台等地。

广州市曾经是LPG汽车应用推广示范性城市代表。 LPG作为清洁汽车能源,1999年广州市起步发展LPG汽车,但在2010年10月,广东省做出“自2011年起珠三角地区新增的城市公交汽车必须是LNG汽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规定,LPG汽车逐渐被淘汰出清洁车用能源市场,目前江苏地区LPG能源汽车有所发展,但需求增长速度远远不及广州市退出速度,预计至2022年底,广州市出租车基本实现全面新能源化,LPG汽车将主要在东北、山东零星市场。

4.1.3 LPG在深加工原料领域应用

随着LPG在深加工领域的发展,其占比越来越大,已然成为LPG消费量保持增长的关键因素,起产能爆发式增长烯烃深加工装置——MBTE装置和烷基化装置外,丙烷脱氢等烷烃深加工装置的大幅度投入使用,也极大地推动了国内LPG深加工产业的转变,主要分为烷烃加工路线和烯烃加工路线。 (见图3)

LPG&LNG相互补充的可行性分析

烯烃深加工主要是利用LPG中的正丁烯和异丁烯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含有异丁烯组分的醚前碳四通过MTBE装置生产MTBE和甲醇,MTBE装置生产后的液化气称为醚后碳四,醚后碳四中的异丁烯组分反应完毕后,剩余正丁烯和丙、丁烷,醚后碳四在进入烷基化装置反应,生产烷基化油和正丁烷,此时反应掉的组分为正丁烯和异丁烷,丙烷、正丁烷又可进入烷烃深加工装置。

烷烃深加工主要是将LPG中的丙烷和丁烷提纯,然后分别进行深加工,丙烷通过脱氢装置生产丙烯; 正丁烷通过异构化装置生产异丁烷,异丁烷通过脱氢装置生产异丁烯。 生产出的异丁烯,随后又可以进入烯烃加工装置。

4.2LNG的主要用途4.2.1LNG应用于调峰

天然气作为重要的燃料,其主要用途在燃烧方面,如电厂、供暖、工厂燃料等,LNG中其存在的杂质相对于较少,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少,各大城市用气以天然气为主,当城市遇到管道天然气短缺时,LNG作为液化气天然气,可以对城市进行有效的补充,确保居民用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此外,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山川、河流遍布,天然气管道铺设工作困难,利用LNG技术也可以保证国家所有地区天然气的供应,实现天然气的调峰,促进天然气行业长久的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2.2将LNG应用于工业燃烧

煤炭作为我国燃烧燃料,一直起到重要的作用,广泛的作为电力、炼厂、工厂等燃料,但煤炭又是污染严重的能源,对于“青山绿水”的建设十分不利,LNG作为液化天然气运输方便,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少,清洁不含杂质,以最小的占地面积保证能源的供应,将LNG作为工厂、电厂、炼厂等替代煤炭,是企业经济与环境双向发展的重要方向。

4.2.3LNG冷能的应用

天然气从气态转化成液态,必须通过相应的冷冻技术达到-162℃才能保证形成LNG,在液化的过程中储存了大量的可应用能量。 LNG应用过程中,又要再一次的从液化转化成气态,吸收大量的热能,同时释放同等的能冷,这些冷能都是可应用的资源,将LNG汽化过程中的冷能加以回收利用,则可以获得较大经济利益,如释放的能冷投放到冷冻仓库或冷冻制品,还可以利用冷能制造二氧化碳、冷冻食品等,让能量循环利用。

4.2.4LNG汽车燃料应用

汽柴油作为汽车主要原料可以保证汽车的正常使用,保证汽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燃烧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汽车尾气是导致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 液化天然气在燃烧中可以为汽车提供动力,保证汽车能够正常的行驶并且很好的降低石油材料。 车用天然气(LNG)发展速度大不如前,主要在于国家各种利好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之气价高企、季节性和区域性供应不足,导致了天然气汽车份额被压缩。 汽车电动化成为了发展趋势,但对于家庭用车,公交、长途客车等能方面,LNG汽车则具备一定发展优势。

4.3LPG与LNG价格经济性研究

2014年LPG价格最高达到了7000元/吨,价格远远高于LNG价格,2015年起,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其副产品LPG价格也一路下滑不足3000元/吨,至2016年LPG价格基本稳定在3000元/吨以上,并且开始小幅度上涨,此时LNG开始扩大市场,价格逐渐上涨,统计2016年-2018年LPG与LNG价格如下。

LPG&LNG相互补充的可行性分析

LNG热值44MJ/kg,LPG热值46MJ/kg,按照购买1吨LPG与LNG价格能够产生的热值测算经济型,设LPG价格为X,LNG价格为Y,若LPG经济性高于LNG经济性,则需要46÷X≥44÷Y,即X≤1.045Y,故当LPG高于LNG价格4.5%以内,LPG更具经济性。 2016至2018年LPG全年价格指数与LNG价格比值分别为1.171,1.108和1.031,即2018年LPG全年经济型要高于LNG。

5LPG补充LNG应用

通过LPG与LNG安全、应用上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LPG与LNG同样在车用领域的停滞,物理性质的不同,使得在深加工、冷能方面,都有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故主要在燃烧领域有很大的相同性,都是清洁能源,故针对LNG发展的特点,LPG可在调峰、居民用气、工业燃烧用气等方面,有较大补充应用可能性

5.1调峰补充应用

LPG作为LNG调峰补充使用,可以利用城市已有的中、大型LPG储罐,如一级库、二级库等,增加大型混空设备,将液化石油气与天然气管输设备结合起来,调配液化气、甲烷、空气比例,达到燃烧使用要求。 一方面可以拓展了城市管网,提高调峰、储备能力。 另一方面,相对于建立LNG调峰储备站,利用现有的LPG存储设备,只需建立大型混空设备即可对天然气管网进行有效补充,投资运营成本较低。

LPG替代LNG的燃烧要求主要参考华白指数,华白数是代表燃气特性的一个参数,最早于1926年由意大利人华白(Wobbe)提出,又称沃泊指数,现为各国所通用。 若两种燃气的热值和密度均不相同,但只要它们的华白数相等,就能在同一燃气压力下和同一燃具上获得同一热负荷。

5.2小型储罐的应用

LPG小型储罐应用,是指在居民小区、酒店等周边建立小型LPG储罐,建立管网,将液化气槽车对小型储罐定期配送供气,再管输至居家用户,实现LPG对区域内清洁能源的集中供应。 此方案灵活、高效且经济可靠,可在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使用。 即可解决我国LPG钢瓶充装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对LNG应用的有效补充,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已经普遍运用。 (见图4)

2018年11月,我国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土关村建造了一个“煤改气”的“试验田”,该村配套了一个液态LPG储罐,通过管线供应村内的燃气使用。

5.3炼厂燃料燃烧的补充应用

原油炼厂和一些凝析油、液化气深加工炼厂一般都自产液化石油气,并且作为副产品销售,随着“煤改气”政策的落实,炼厂锅炉燃烧原料已经改为天然气,在天然气供应紧张时,需要进行LNG补充,由于自产LPG只需简单的改造,就可以将LPG作为锅炉的燃料,此时只需简单计算LPG与LNG经济型即可,在适当的价格中,完全可以将LPG补充替代LNG甚至是管道天 然气。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17,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