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能否重启还是未知数 莱芜区:我们也想赶快做起来,但说了不算

湿地公园能否重启还是未知数 莱芜区:我们也想赶快做起来,但说了不算

大片土地就这样撂荒了,着实令人惋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飞跃 摄

本报11月6日讯(记者 刘雅菲 刘飞跃) 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关于莱芜区一处400亩的湿地公园未建成而撂荒的报道引发关注,不少读者和网友纷纷表达了惋惜之情。湿地公园还有没有可能重启?可惜的是,记者分别咨询莱芜区政府和济南市国资委,都没有得到确切的回复。

6日,莱芜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莱芜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属于济南市,济莱行政区划调整后,并没有划归莱芜。而且,湿地公园项目是原莱芜市的项目,区划调整后,应该归济南市负责。“我们也看到了新闻报道,我们和湿地公园所在的高庄街道办事处也进行了沟通。办事处说,城发集团是市里的企业,街道办没法协调。”该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因为涉及市政、园林等工程不少都收归了济南市,莱芜区处理权限有限。莱芜城发集团建设的湿地公园就面临类似情况。“我们知道这个项目,群众和街道办都觉得可惜,但是我们莱芜区管不了这件事。”该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我们也想赶快做起来,因为湿地公园是惠民的,对老百姓有好处,但是我们说了不算。”

6日上午和下午,记者致电济南市国资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把情况汇报给相关处室,但是截至当晚发稿时,记者也没有得到回复。

记者手记:

让“伤疤”变“窗口”,应主动作为

2014年项目启动,2016年正式动工建设,而到2019年仍旧是一片荒地……位于莱芜区牟汶河南岸的大汶河农业嘉年华虽然已经建设了游园步道和水系,但是因为资金不到位而无奈暂停营运。

牟汶河是大汶河的源头,也是莱芜的母亲河。原莱芜市历届政府都很重视牟汶河的治理工作。早在2005年,在水利部门初步规划的基础上,当时的莱芜市委、市政府研究形成了《牟汶河综合治理行动纲要》,打响了一场综合治理牟汶河的“莱芜战役”。

经过治理牟汶河变化明显,形成了不少特色景观。而于2014年启动的大汶河农业嘉年华位列2014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是集农业采摘,农业体验、农业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园区。

该项目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建成后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设计,该处湿地将成为展示莱芜城市形象的窗口,但现在却成了一处长在城市边缘的“伤疤”。

湿地建设运营方莱芜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资金短缺,目前园区仅仅维持日常的安全巡查,没有余力再进行商业项目的开发。

记者了解到,因为区划调整,原莱芜市牵头的湿地项目已划归至济南市,莱芜城发集团也归入济南市国资委。而记者咨询济南市国资委,也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也就是说,湿地公园由一个政府手里的“香饽饽”,如今变成了谁都不愿意接手的“烫手山芋”,里面可能涉及一系列复杂而棘手的问题,其中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但是任由这些土地荒芜下去,这些理由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城市“伤疤”变为城市形象的“窗口”,政府应该积极主动作为。宁可经济上吃点亏,也要多算算生态账、民生账,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雅菲 刘飞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