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策劃 Planner / 本刊編輯部

文 Article / 祝帥 張萌秋

圖 Pictures / 來自於網絡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2019年,新中國走過了70年的風雨征程。70年來,中國的平面設計行業從無到有,從自發到自覺,也在篳路藍縷中砥礪前行,取得了今日中國平面設計的從業規模與國際地位。當然,在媒介環境和信息技術巨大變革的今天,走過70年曆程的中國平面設計也面臨著釜底抽薪般的挑戰。準確地說,“平面設計”作為一箇中文專用名詞,是在1992年“平面設計在中國”展覽之後才在業界得到大規模應用的,但是,其實在這個學科得到業界正式命名之前,其組成部分,如標誌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等,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其實就已經有了實踐方面的積累。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用分期的方法,通過3個階段對70年的新中國平面設計進行粗線條的梳理,並對當前平面設計所面臨的挑戰和未來之路進行展望與討論。

1949-1978:計劃經濟模式下的中國平面設計星火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郵票 1949年


對於平面設計來說,1949~1978這段時期,是容易被大多數人所忽視的。這種想法的依據是,由於新中國前30年的社會動盪,作為平面設計的母體的商品經濟並沒有發展起來,所以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平面設計,而只有“工藝美術”。這種想當然的說法當然是有欠公允的。不可否認,這段歷史被人們想當然地忽視,足以說明平面設計與社會環境之間具有緊密的因果關係。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進入計劃經濟時代,在沒有市場經濟的重要推動力下,平面設計這一服務性行業幾乎只用於政治宣傳的手段,當然也造成了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的平面設計行業在這一時期可供研究的史料很少,且來源比較單一。我們雖然不能直接把平面設計的發展等同於政治制度、經濟事件的副產品,但也不可否定,平面設計在這一時期的發展的確面臨著阻礙。畢竟平面設計是一種服務性的行業,商業基礎和市場環境對平面設計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這是我們討論50~70年代中國平面設計的重要前提。但是,從設計史的角度來說,歷史研究者也不能放棄50~70年代,不能因為面臨阻礙就否定平面設計自身存在和發展的事實。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山村》葉君健 著 潮鋒出版社 1950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仇重 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51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老舍劇作選》老舍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9

從研究現狀來看,這一時期的學界研究關注很少,在學界也不乏有諸如“文革”時期沒有平面設計,新中國前30年平面設計只是引導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工具、當時特定的社會形態無法為設計發展提供基礎的土壤等聲音。但是,即便是在史料缺乏的學術環境下,學術界也不乏有一些重要價值的探索性研究。在幾乎還是空白的新中國前30年設計研究領域,已有一些學者關注到在當時,與平面設計相關的一系列門類,比如外貿廣告、電影海報(動畫人物)、宣傳畫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在這方面也積累了一些研究成果。而隨著新史料的不斷髮現,這些年來,有越來越充分的理由,表明新中國前30年,尤其是在我國重要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其實平面設計事業並未停滯,在書籍設計、字體設計、包裝設計、標誌設計、櫥窗設計甚至廣告設計等領域,都有不同程度的積累和發展。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火紅的戰旗》1978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本土的平面設計師就在國家形象設計領域大顯身手。由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於1956年,在當時,一些重要的國家平面設計任務就交由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來完成。當時在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任教的張仃、張光宇、周令釗等人,就通過集體合作或個人創作的形式,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協會徽、少先隊隊旗、共青團團旗、中國人民解放軍勳章等的設計工作,並參與創作了人民幣票面設計及大量新中國郵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後,即設有裝璜設計系(1964年更名為裝潢美術系),培養了新中國最早的一批商業美術和書籍裝幀人才。在廣告設計方面,當時的北京市美術公司(後來的北京市廣告藝術公司和北京歌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前身)、上海市廣告公司(後來的上海廣告裝潢公司和上海旭通廣告公司的前身)等,也承擔了包括領袖像在內的許多新中國政治領域的重大平面設計任務。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張仃 年畫 《保衛果實學習文化》 54.5X40CM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張仃 年畫 《實行民主改革》 36X26CM 1947年


50年代開始,受前蘇聯貿易體制的影響,新中國國家貿易管理開始實行“國內貿易”與“國外貿易”的雙軌制。在國內貿易方面,當時計劃經濟的體制下,除了公私合營後的一些企業的商品宣傳、介紹之外,報紙等媒體上基本上對“商業廣告”表現出一種抵制的姿態,商業廣告數量比較民國時期有大幅度的縮減,但是並未從社會上完全絕跡。產品包裝與櫥窗裝潢也構成當時主要的平面設計手段。從《人民日報》等媒體上,我們還能看到全國各地多次召開廣告工作會議的局面。這一時期的外貿廣告則由外貿系統的進出口公司承擔廣告代理人,因此,該階段的外貿廣告宣傳相對而言更注重廣告的代理與發佈,而對商品本身的視覺性宣傳較少。

海報與宣傳畫設計也是當時一個重要的平面設計門類。新中國前三十年,新中國電影工業得到了初步的發展,各地電影製片廠拍攝製作了許多帶有時代特徵、但又不乏藝術價值的影片。以電影海報為代表的文化類平面設計,在當時民眾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為一種特殊時代的產物,電影海報作為電影面向大眾宣傳的一種手段,還是為廣告宣傳的存在留下一絲餘地。電影海報作為該時期重要的平面設計媒介,也是我們對此時期平面設計與社會環境進一步認識的重要史料,像電影《劉三姐》等具有革命美術風格的海報比比皆是。當然,“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文革題材為主的宣傳畫更是這一階段重要的視覺傳達作品。這一時期的海報與宣傳畫設計,讓我們可以看到平面設計在中國這段特殊歷史發展時期內的基本形態,以及審美與政治意識形態相結合的一種特殊視覺形式。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人定勝天》(1961)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跟前輩學習,把青春獻給農業》(1964)


20世紀50年代,北京畫院曾主創一幅長卷畫作《首都之春》,成為今天我們瞭解那個時代北京廣告史的重要視覺資料。該畫作由北京畫院6位畫家合作,歷時6個月創作,以向國慶10週年獻禮。全卷縱67.6釐米, 橫4560.6釐米,表現了北京在該階段所發生的重大變化,其中包括具有地標性的首都建築、工業風景、首都人物風貌等具有新氣象的城市表徵。對於這種作品,暫且不從藝術創作和藝術史的角度進行評價,但毋庸置疑的是,作為一定時代背景下出現的畫作,其在史料價值方面至少應該被我們所重視,尤其是對於資料非常少而且分散的設計史、廣告史而言,其中所記錄和包含的時代信息更值得我們珍惜。《首都之春》除展現了一些城市建築和風景外,還有平面設計方面的海報、廣告宣傳、標誌設計等設計內容,可以說集合了當時的時代風貌以及具有多樣平面設計形式的集合物。畫作有畫在宣傳牆上的電影海報《風箏》,有當時的商品廣告,如鋼筆、鞋等,還可以看到牌匾上以紅色為主的字體設計和一些外貿廣告。這些聚合了電影、廣告等一系列平面設計的畫中物,都可以成為我們藉以研究一定歷史時期平面設計的重要媒介物。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長卷畫作《首都之春》


在這幅長卷畫作裡,這些往往彼此割裂的史料在視覺傳達上被畫面統一起來,突破了之前研究者們大多在所從事的單一領域內進行研究的尷尬格局,讓我們得以根據畫中景像重新考量,並看到以往的研究所存在的疏漏。比如,前人在研究當時的廣告時,往往認為廣告不注重產品本身的表現宣傳,或者認為當時的廣告不注重審美效果等。而在這幅畫作裡,我們卻能看到在視覺表現方面突出鋼筆、皮鞋商品本身特性的廣告宣傳,大量矗立在北京街頭的廣告牌也打破了之前人們蓋棺定論的計劃經濟時代廣告宣傳突出商業性質到底是姓社還是姓資的二元思維,讓我們看到原來在50年代的首都街頭是有商業廣告的。宣傳牆《風箏》和孫悟空的形象讓我們看到當時的電影宣傳不僅有招貼海報這種宣傳路徑,還能通過牆體廣告的形式加以宣傳,也讓我們瞭解到這部今天幾乎被我們所遺忘的兒童電影在那個年代曾經有過的輝煌。從畫作中,對不同門類的平面設計在風格上所具有的總體時代特徵,也讓我們有了更加清晰和直觀的認識。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長卷畫作《首都之春》

當然,基本的史料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的部分歷史語境,但是我們不免還是要回到史料這種歷史研究中根本性的問題上來,原始史料的匱乏限制了學術長遠的發展。以往對於早期平面設計史的研究更多是探索性的,各門類平面設計彼此之間缺乏一個系統的對話,我們談到50~70年代的平面設計,可以想到海報、廣告、宣傳畫,但同時又能感受到史料之間的割裂性和碎片性,對不同門類作品的論述缺乏普遍聯繫的視野。《首都之春》作為20世紀50年代的珍貴平面設計史料,讓我們拓寬了設計研究的史料渠道,即不只是報紙雜誌、包裝裝潢等不易被珍藏、甚至難以尋找的一手資料,也不只是博物館裡的藏品或檔案館裡的歷史文獻,一些美術、影視作品本身也給我們提供了稀缺的史料。像《首都之春》包含一定歷史時期內人、物、景的力作,在史料價值上堪與古代的《清明上河圖》相比肩,畫中景象即是歷史的見證,是歷史的記錄,讓我們進一步考察以往研究的疏忽之處。一言以蔽之,《首都之春》彌補了此前在史料上的稀缺,也為此歷史時期的平面設計史的主流認知提供了重要的歷史依據。

1979-1991:市場經濟的推動現代平面設計的啟蒙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陳幼堅1991東方遇上西方個展海報


1978年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古老而又現代的平面設計從此在中華大地上獲得新生。在廣告等領域,就有學者把1979年看作是中國當代廣告史的“元年”。對於現代平面設計史的敘述而言,目前學界也主要以改革開放這一歷史事件為依據,即從1979年開始,中國的書籍裝幀、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標誌設計等一系列平面設計活動在新起點上拉開了序幕。這一時期較之新中國前30年,可以發現隨著商業活動的增多、思想觀念的革新,平面設計一改前30年以弘揚主旋律為主的單一形式,開眼看世界,開啟了多元的、現代性的平面設計偉大復興之路。

伴隨著改革開放這一歷史事件,我國平面設計行業在接下來得到了迅猛的發展。1979年1月4日《天津日報》刊登“藍天牙膏”產品介紹,開啟了“文革”後報紙商業廣告的先河,同年1月14日,上海廣告人丁允朋在《文匯報》上發表《為廣告正名》一文,指出:“有必要把廣告當作促進內、外貿易,改善經營管理的一門學問對待”,“我們應該應用廣告給人們以知識和方便,溝通和密切聯繫群眾與產銷部門之間的關係。”這些案例,都揭開了廣告發展嶄新的一頁,自此全國各地廣告公司先後成立。如北京成立了第一家專業廣告公司——北京市廣告藝術公司,1981年全國25家廣告公司在北京成立中國第一家廣告經營聯合體——中國廣告聯合總公司。1985年,中國大陸廣告業連續3年高速發展,不管是廣告營業額還是廣告從業人員都有很大的數額提升。這一時期,廣告行業為平面設計在中國的飛速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張仃壁畫《哪吒鬧海》1979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祝大年《森林之歌》1979


不僅是廣告,其實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就連改革開放以後的新潮美術運動,也是由平面設計率先首當其衝的。1979年,張仃、袁運甫、袁運生、祝大年、肖惠祥等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師生為主體的首都創作隊伍,完成了首都機場大型壁畫的公共藝術創作,由於這種公共藝術創作不同於架上的純美術,因而也可在廣義上看作平面設計的門類。其中,由祝大年創作的《森林之歌》、張仃創作的《哪吒鬧海》等,都已經成為美術史上的名作。而袁運生的《潑水節——生命的讚歌》在當時一石激起千層浪,由於畫面中暴露的裸體女性在當時中國人的觀念中還被看作是無法接受的,所以引起從有關領導到普通觀眾的激烈反應。以至於機場有關部門不得不用技術手段把其中的裸體女性遮蓋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無獨有偶,1979年,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七號櫥窗由於展出日本松下電器的櫥窗廣告,也被人連夜貼上了“這是宣揚資本主義高消費”的大字報。然而,正好比是一場“倒春寒”,“機場壁畫事件”和“王府井百貨大樓七號櫥窗風波”一樣,似乎預示著北京乃至全國平面設計的繁榮即將到來。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王序1987《設計交流》第1期封面

我國平面設計在這一階段的逐漸成熟,也有賴於我國對平面設計追求以培養現代專業人才為訴求的教育化發展道路。1979年,廣州美術學院率先邀請香港設計師王無邪、靳埭強等人來校授課,這所學校培養的王序、王粵飛兩位當時的最後一批工農兵學員,日後成為中國平面設計領域的重要力量。同年,香港設計師呂立勳也受張仃之聘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演講,一時聽者如雲。這一年在北京,當時主管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藝術學府的文化部召開“全國藝術教育工作會議”,會後,由輕工業部主管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制定了學院教學方案,在設計方向上注重現代設計啟蒙的教學思想,對後來中國的設計教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1981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籌辦“全國高等院校工藝美術教學座談會”,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行的高等工藝美術教育會議。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餘秉楠1980《美術字》書籍封面


在平面設計的專業期刊方面,1979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實用美術》雜誌,這本1995年停刊的期刊在當時我國缺乏設計專業期刊的特殊歷史時期內扮演了設計啟蒙的重要角色。1980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雜誌復刊,刊發了大量平面設計教學的文章及作品,同時出版《工藝美術論叢》。1981年《中國廣告》出版併發行,這是新中國第一家廣告專業雜誌。同年,中國第一個外貿系統廣告組織“中國對外貿易廣告協會”成立,1983年中國廣告協會成立,外貿、內貿系統兩個廣告協會的成立也是平面設計領域的大事。此外,在包裝設計、書籍裝幀、工藝美術等領域,我國也陸續成立了全國及地方性的行業組織、協會、學會,為平面設計交流提供了陣地。總的說來,20世紀80年代這一時期,平面設計在學術組織、學術期刊等學科層面的逐步規範化,為新生代的平面設計人才積蓄了專業儲備,搭建了重要的發展平臺。

而平面設計除了專業化發展,平面設計也需要在業界、學界共同體的努力下使其走向人民大眾,否則,脫離於群眾的一家之言,終究會失掉其向前發展的根本推動力。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門類的藝術設計展在全國不同地方展出,如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展覽”,展出觀看人數達5萬餘人,這也能反映當時人民群眾對平面設計的極大關注。1981年,由中國包裝技術協會和中國包裝總公司主辦的“全國包裝展覽會”在北京舉行。1982年第一屆全國廣告裝潢設計展覽在北京舉行,並在瀋陽、武漢、廣州、上海、重慶、西安等6 城市巡迴展出近一年,參觀者達42.5萬人。1983年,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聯合舉辦了“全國招貼畫展”,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展出。之後,各種書籍裝幀設計、包裝設計等展覽也陸續在中華大地展出。尤其是經過了“文革”十年無書可讀的陣痛,中國出版業空前繁盛,也培養出一大批中國本土的書籍裝幀設計師。與後來只能用電腦設計封面的當今書籍設計師不同,既能設計封面、又能手繪插圖,幾乎是那個年代出版社“美編”的看家本領。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綠.來自您的手》1984年 陳紹華


1984年,由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六屆全國美展,破天荒地設置了宣傳畫展區,並評出了兩件金獎作品。來自西安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的兩位青年教師——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系的陳紹華和本地設計師郭線廬,分別憑藉《綠,來自您的手》和《信息——開發人類智力的契機》兩件作品,雙雙獲得金獎。當年意氣風發的陳紹華回到西安美術學院後,在當時系主任樊文江的支持下,積極開展基礎教學改革,提倡通過設計素描進行創意教育革新,是國內平面設計領域率先開始教學改革的先行者之一,後來南下深圳創辦了個人設計公司。郭線廬則長期在西安美術學院任教,現任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是我國平面設計教育領域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1987年夏,首屆“第三世界廣告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拉開帷幕。對於中國平面設計和廣告界而言,這是一次空前絕後的高規模會議。這次由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廣告協會和英國《南方》雜誌社主持操辦的會議的主要議題,是通過廣告作為紐帶,加強第三世界國家的聯合,增進南北交流、南南合作。它不僅給國內的平面設計師和廣告人帶來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廣告理念,更重要的是讓人們看到廣告在國際交流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對於當時的平面設計師來說,與社會大眾更加緊密的一次接觸和亮相,則是1990年北京主辦的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1985年,上海畫家朱德賢設計的綠色長城標誌被選中為本屆亞運會會徽,雖然該會徽除了長城外還有“XI(羅馬數字十一)”“A(亞洲Asia)的首字母”等“一圖多喻”的弊端,但從形式構成來說的確在當時非常具有現代感。而劉忠仁設計的吉祥物“熊貓盼盼”更是隨著那首激動人心的《亞洲雄風》走入尋常百姓家,讓我們看到平面設計在國際國內重大事件傳播中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總的說來,1978-1991,是我國經濟全面恢復的時期,同時也是我國平面設計全面復興的開端,廣告業、教育界、學界、業界的多方面發展為1992年後中國當代平面設計的全面發展奠定了歷史基礎。這一時期的時代任務就是“啟蒙”,這時期我國平面設計,既有傳統元素的繼承,也有重新打開國門之後的開眼看世界。許多中青年設計師、設計教育者,通過多種手段積極獲取國外資訊,在普及、介紹、傳播現代設計理念方面不遺餘力,陳菊盛、辛華泉、餘秉楠、尹定邦、王受之等一大批優秀的設計教育家和學者身體力行,在國內傳播先進的平面設計理念。我國平面設計領域最早的一批譯著,如赫伯特·裡德的《現代繪畫簡史》、梅格斯的《二十世紀視覺傳達設計史》等,也大多是在這段時間內翻譯出版中譯本,併成為很多新時期平面設計和設計理論研究人才的重要啟蒙讀物的。

1992年至今:平面設計在中國的起飛與快速發展

1992年鄧小平的南方談話,不僅在中華大地上講述了一場春天的故事,更讓中國當代平面設計走向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從1992年至今,平面設計在中國先後經歷了行業的正式命名、專業平臺的建立、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的普遍應用、高等教育的發展、從“請進來”到“走出去”、社會大眾的普及等一系列重大的事項,成為今天幾乎家喻戶曉的“創意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且獲得前所未有的國際聲望。當然,從1992年到今天,平面設計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太多太多,而且仍處於不斷髮展變化的歷程之中,我們很難像分析前兩個階段時那樣對這些重大事件做到事無鉅細的一一羅列,也不可能對那些正在發生的變化進行蓋棺論定式的歷史定位。因此接下來,我們主要做的是向讀者描述和呈現這些平面設計領域內的繁榮與變革,並對當前行業正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一種審慎的判斷。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平面設計在中國展覽,1992年


20世紀90年代中國平面設計師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深圳利用自身毗鄰香港的特區優勢充當了平面設計高速發展的橋頭堡。1992年,在王粵飛、王序等人的策劃下,中國大陸第一個平面設計專業大展——“平面設計在中國”在深圳舉辦,可以說此次展覽是真正形成中國平面設計的一面旗幟。同時“平面設計”一詞首次被引進中國,自此1992年被作為中國平面設計的元年,深圳這座真正啟蒙了中國平面設計運動的先驅城市也承載了一部當代平面設計史。2011年,由原文化部創立的“中國設計大展”也長期落戶深圳,並將平面設計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關於深圳平面設計,筆者曾與友人在《中國當代平面設計研究》中以這座設計之都為核心,對1992年到2017年25年間的當代平面設計進行了梳理。書中對這一時期進行了四個階段的分期:1992-1994為啟蒙期、1995-2002為曲折成長期、2002-2008為高速發展期、2009至今為多元探索期。筆者不再詳細討論深圳與平面設計發展的促進關係,但不可否認,深圳平面設計的歷史,是整個中國當代平面設計運動史的縮影。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陳紹華1992 平面設計在中國展海報


除深圳之外,像北京、廣州、上海、杭州、寧波、西安等地在平面設計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寧波海報雙年展、杭州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等一系列不同組織主辦的平面設計展覽在中國各城市展出。其中,尤其是北京平面設計的發展令人矚目。1995年,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系正式成立,1997年《藝術與設計》雜誌在北京創刊,21世紀以來,如2004年北京召開的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的年會、2009年的世界設計大會、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國際三年展等都在業界具有重要的地位,這都代表著中國平面設計在國際化的舞臺上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力量。在北京,包括國家廣告產業園在內的創意設計園區建設正如火如荼,正邦、東道等服務於國內重要品牌的專業形象設計機構,也在深圳眾多個人設計工作室之外開闢了平面設計介入品牌營銷的行業新模式,故宮日曆、單向街等眾多創新創業品牌也通過平面設計的手段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市場奇蹟。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藝術與設計》雜誌,1997年5月,第1期,創刊號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2009世界設計大會主視覺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故宮日曆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單向空間文創作品


平面設計行業組織也越來越規範化和組織化。儘管中國尚沒有成立全國性的平面設計行業組織,但美術、廣告、包裝、書籍裝幀等領域的全國性行業組織紛紛接納平面設計,中國美術家協會平面設計藝術委員會、深圳平面設計師協會等組織也在業內發揮了積極的力量。另外,如奧運會、世博會會徽、吉祥物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事記也隨著媒體議程進入公眾視野,所謂平面設計不再是一家之言的藝術形式,通過媒體事件,也讓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開始關注設計本身。最後,各級政府和業界對平面設計的關注和支持讓平面設計在新媒體時代得以重新“正名”,多所城市被聯合國授予“設計之都”,多級政府在機關層面設置了設計類的主管部門,紛紛探索不同地域的政府支持設計的新模式,讓平面設計有了“創意產業”或者“文化創意產業”等許多新概念、新定位。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北京2008奧運申奧標誌 陳紹華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冬夢 林存真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上海世博會會徽-邵宏庚設計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2014APEC會徽

還應該提到的是設計教育。中國的平面設計在最近一二十年內獲得了大繁榮大發展,與我國設計教育的推波助瀾、人才培養密不可分。從國際設計教育的格局來看,中國的當代平面設計教育既有對包豪斯這樣西方院校精神的繼承和對當代西方設計教育成果的學習,但更多則是針對中國國情、中國現實的改造與原創。這種中國設計教育的原創性體現在學科設置、專業命名、培養模式和就業取向等一系列方面。無論如何,全國數百家高等設計教育機構,從90年代至今大多數都設置有平面設計(或稱裝潢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的相關專業,即便今天在新技術革命面前,這些專業名稱可能更名為“社會創新設計”“服務設計”或是“創意產業”“設計管理”,但重視創新、創意和視覺表現的平面設計的基本內核與核心競爭力都未曾發生改變。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精英在接受了平面設計專業教育之後,把這種平面設計的理念傳播到了更廣闊的社會角落。



王粵飛1991龍馬精神海報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王序1992平面設計在中國展logo 1992平面設計在中國展海報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韓家英1996 溝通海報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1995年《漢字》系列 靳埭強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天人合一 2007年作品 靳埭強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共生 2018 70100cm海報作品 靳埭強

同時,我們應注意到,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平面設計在技術上雖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但外部環境也給平面設計帶來了巨大挑戰。有論調稱,傳統的平面設計已死,過去用視覺傳達來稱謂平面設計更是經不起推敲,具有身體觀感的立體設計等新的傳播環境,使得平面設計本身的概念也面臨著新的定義。所謂平面可以不再平面,但說傳統平面設計已死未免太誇張。另外,隨著人工智能(AI)等技術的崛起,設計的門檻大大降低,在消費者地位上升的互聯網時代,過去包豪斯的主流思想早已不能解答今天行業所面臨的一系列的現實問題。今天,消費者擁有了設計和自主商榷的權利,我們可以通過即時方便的計算機應用程序自主設計出海報、標誌、封面等一些列作品,還能在網上自由選擇商家並共同商定相關設計服務,但在這個程序化設計時代,創意正在遭受新一輪的衝擊,平面設計也面臨著藝術標準的降低。畢竟平面設計從根本上說除了服務這一商品性質外,設計感也是其存在的重要價值,如若完全把平面設計交給大眾、交給程序處理,難免不會在審美上退步、在原創力上欠缺,從而平面設計內部也會面臨著主體性的缺失。

21世紀的平面設計顯示出了中國設計的自覺性和自主性,但在新的媒介環境下,新技術革命為平面設計帶來了新一輪的挑戰,我們現在無法判斷未來平面設計的具體歷史走向,但相信在這場技術革命範式下,平面設計也面臨著新的轉型。這個過程中,有機遇,但更多的則是挑戰。

從機會來看,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設計環境。在國際上,中國平面設計師取得了越來越多的國際獎項、在以往前輩設計師夢寐以求的國際舞臺上獲得了越來越大的話語權。在國家戰略層面,多個國家部委已經通過發佈文件、設立基金、舉辦大展等形式切實支持平面設計的發展。在全國各地方,“設計之都”的建設如火如荼,“文化創意產業”也開始得到全國各地多級政府的重視和推動。平面設計也在國計民生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走進旅遊紀念品和書店,平面設計的水平和製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創意”在今天中國大地上幾乎已經無處不在。而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新中國成立70年一系列國家形象的設計,更是讓平面設計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但是,從挑戰來看,我們所面臨的形勢同樣是嚴峻的,甚至有可能在行業繁榮的背後,隱藏著更加深層的危機。一方面,由於傳播環境的轉變,中國一度具有的一些傳統平面設計的優勢已經一去不復返。比如深圳之所以聚集了南方談話之後中國最精英的一批平面設計業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平面設計產業對於印刷產業的依附性。但是今天,由於轉向無紙化的傳播環境,很多報紙雜誌陸續停刊,印刷業或許在未來也將迎來寒冬。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另一方面,新技術革命也已經讓行業正在進行著重新洗牌。以往一些中低端的平面設計工作,在今天更多被人工智能、程序化創意等平臺和工具所取代,很多人驚呼,未來平面設計師很可能在人工智能面前徹底失業。從現象上來看,這些恐怕也都不是危言聳聽,值得平面設計全行業的從業者共同來思考和積極應對。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劉小康2010椅子書法海報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蔣華2015 AGI大會共存海報


不過,平面設計領域也沒有必要過分悲觀。石濤說:“筆墨當隨時代”,平面設計其實也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概念,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切換其內涵與外延。例如,1992年之前,平面設計史的主要工具是繪圖筆、油漆桶、噴槍;90年代以來則紛紛“換筆”,改用蘋果電腦、PS、AI等軟件;而今天,可能變成了互聯網和小程序。七十年來的經驗讓我們看到,無論平面設計的工具怎麼變換,其追求實用與審美的統一、標榜創新和創意的初衷卻從來沒有改變過。我們也沒有必要對媒介環境的變化和技術的迭代而大驚小怪。除非人類停止使用漢字,在Kindle、智能手機和5G的時代,人們同樣需要直面字體設計的問題,甚至對字體設計的信息環境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與此同時,無論人工智能如何搶灘平面設計師傳統的職業領域,海報設計師黃海的電影海報在今天仍然洛陽紙貴,甚至能夠形成社會話題,這些似乎都預示著平面設計在未來還有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換了新天:新中國平面設計70年


黃海 電影海報設計

中國平面設計的未來之路


多年前在與筆者的一次聊天中,設計師陳紹華曾對筆者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在未來,平面設計很可能不再是一個與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服裝設計等並列的學科門類,而將成為所有設計領域的一個基礎學科。這些年來,筆者深刻感覺到這一點似乎正在成為現實。從現在的高等教育來看,僅僅掌握了平面設計的基本技能,很可能在未來的職場上已經不算是什麼核心競爭力。然而,平面設計對一個人基本審美能力的塑造、對創新精神的開發和對細節的重視,很可能會為他在其他設計領域甚至其他職業中起到關鍵的助力。今天設計教育的格局變化很快,許多工科的理念對傳統美術教育進行著結構性的衝擊,無疑對整個行業的推動是巨大的。但當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充斥了應用著最新能源、技術而缺乏美感的產品,或是在互聯網上看到許多山寨而缺乏創新的盈利模式的時候,技術背後的審美缺失不僅令人扼腕嘆息,讓人感慨於平面設計的精神在今天還有許多的用武之地。在未來,平面設計師的工作或許會漸漸退隱到幕後,甚至成為全社會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掌握的一種基本素養,但它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我想,這大概就是平面設計讓世界更加美好的初心吧

(注:作者祝帥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現代廣告研究所所長,張萌秋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北京廣告七十年”的階段性成果,立項號17ZDA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