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網購防騙有妙招,蘇州“剁手黨”請收藏

“雙十一”狂歡購物節即將拉開序幕,各大電商平臺相繼以預售、打折、秒殺、促銷、讓利、紅包等形式開展大規模促銷活動,以吸引更多的“剁手族”。如何在這場購物節中擦亮眼睛躲開詐騙陷阱?今天(11月6日),吳中警方發佈“雙十一”安全防範提示。

買家變成代理商?熱心“客服”來幫忙

詐騙電話告知你,由於後臺操作不當,誤使買家變成代理商,一步步讓你落入圈套。今年9月,高女士接到自稱某電商平臺客服的電話,稱高女士在5月份購買的旅行箱外套,由於後臺操作不當,使她從買家變成了代理商。代理商需向電商平臺繳納每月500元的費用,如果當晚12點前不處理,平臺將直接從高女士的銀行卡上扣除6000元年費。

高女士一開始心存疑惑,“客服”熱情地幫她聯繫銀行工作人員證實。結果可想而知,高女士信以為真,分多次轉賬到指定賬戶,共計10萬元。後知後覺的高女士第二天才發現情況不對,到派出所報警。

【案例分析】

詐騙分子以後臺操作失誤使受害人變成代理商為由,騙取受害人信任,再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與被害人聯繫,要求轉賬到指定賬戶才能取消“代理”,從而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民警支招】

反詐民警趙榮:廣大市民在使用各類電商平臺進行交易時,要基於電商平臺提供的交流系統進行溝通,以便保存購物過程完整記錄,遇到問題也方便申訴解決,萬萬不要輕信陌生電話及短信。當收到自稱客服的來電時,可先到正規網站核實交易信息或通過正規渠道獲取官方電話核實,切忌跳出原有平臺進行交易。

接到“可賠償電話” 為90元“賠償款”被騙近18萬元

今年8月,李女士接到淘寶“客服”電話,稱她之前購買的毛毯質量有問題,現要退還3倍的“賠償款”。李女士加了“客服”QQ,對方發來一個鏈接,打開後,跳出來的是“淘寶”的登錄頁面。由於李女士不會操作,就把手機給了丈夫孫先生。

孫先生沒有懷疑,根據頁面顯示的退款步驟,將銀行卡的信息輸入,但顯示不成功,“客服”又讓他換卡。隨後,孫先生換了另一張卡,將姓名、卡號、密碼等信息輸入頁面。“客服”表示會妥善處理,要求孫先生告知驗證碼。隨後,孫先生馬上陸續收到了扣款短信。

正在夫妻納悶的時候,“客服”又打電話給李女士,催促她繼續操作,並稱扣款是擔保金,系統會自動退回。夫妻倆竟仍然相信對方,說出了驗證碼,導致銀行上的錢又被多次轉掉,共計178990元。

【案例分析】

詐騙分子編造產品質量有問題,退還數倍“賠償款”誘惑市民,以幫助市民妥善處理取得其信任。所謂“客服”發來的鏈接,其實就是騙子的圈套,一旦打開鏈接,就很可能洩露個人信息、甚至蒙受巨大損失。

【民警支招】

反詐民警張浩: 接到類似電話,先保持冷靜,不要輕易相信,一旦拿不定主意,可以撥打淘寶客服諮詢或者聯繫警方核實。這種詐騙雖然迷惑性很大,但比較容易分辨,應先聯繫網購商家進行諮詢,另外淘寶退貨不會通過阿里旺旺之外的聊天軟件。一旦發現被騙,立即撥打110報警。

“快遞公司”弄丟包裹主動退款 男子被騙1480元

去年12月10日,楊先生因為女友網上購買的商品一直沒到貨,就聯繫快遞網點詢問情況。客服告訴他,因為當時人手不夠,臨時調用了外派人員,他們馬上調查,有情況第一時間通知楊先生。

就在等待期間,楊先生接到了自稱快遞總公司電話:“因快遞小哥疏忽,快遞遺失了,公司深表歉意,願意給其退款。”聽到退款,楊先生並沒有對此產生懷疑。在對方指導下,下載了一個子彈短信App,並添加對方為好友。“工作人員”稱由於楊先生支付信譽未達標,不能將退款直接打到支付寶上,需要先把帳戶內的錢先寄存到“快遞公司”帳戶中,再通過借貸刷一下流水,然後所有錢款都會退回。

楊先生按照對方要求,先後將帳戶內的980元和從螞蟻借唄貸款的500元轉到指定賬戶。“工作人員”隨後表示已經驗證成功,系統24小時內便會自動退款。第二天,退款始終沒有到賬,這時楊先生才意識到被騙了,趕緊到派出所報了案。

【案例分析】

詐騙分子以快遞遺失給受害者退款為由,再通過受害者對新興網絡交易平臺不熟悉的弱點進行下套,讓受害者通過網絡平臺貸款,然後轉賬到指定賬戶,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民警支招】

反詐民警何昌傑:收到聲稱是快遞公司丟失包裹能給予賠償的電話,一定要格外謹慎,尤其是在對方提及“轉帳”“借貸”“匯款”“信用額度”“帳號密碼”等字眼時,應第一時間與平臺賣家取得聯繫,同時撥打快遞公司官方熱線諮詢確認。此外,收到未經確認的陌生二維碼和網址鏈接也切勿盲目打開,避免上當受騙。

(本文作者系蘇報融媒記者天笑,通訊員施潔心,編輯駱曉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