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随县澴潭镇柏树湾村家家入股、户户分红

随州市随县澴潭镇柏树湾村家家入股、户户分红

柏树湾村萌阳食品有限公司香菇大棚。 (视界网刘应明摄)

        

  10月18日,随县澴潭镇柏树湾村萌阳食品有限公司香菇大棚,20万袋香菇菌棒正在养菌,11月上旬即将出菇。“我们以‘村委会+村干部+香菇种植大户+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开展运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股份。”公司负责人黄涛介绍,项目一期投资300万元,村委会投资100万元,全村210户村民及种养殖合作社投资200万元,村集体还为52户贫困户赠送了股金。“全民入股、人人分红,致富路上、不落一人。”村党支部书记张桄沦自豪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柏树湾村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走上一条强村富民之路。

          

产权改革,盘活资源

  柏树湾村是三村合一的山区村,“八山一水一分田”,曾是“泥巴路、尘土扬、信息闭塞穷山岗”,村集体负债最高时达76万元。

  “村里为什么穷?因为只有双手,没有资源、资产。”张桄沦回忆,过去的柏树湾,山场、水面等资源都分散在农户手中,资源难集中、民心难统一,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他敏锐地意识到,传统农业难以强村富民,必须闯出新路子,让“沉睡的资源”变成“鲜活的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清理“三资”、管好“三资”是基础。张桄沦上任伊始,就对一些低价承包、一包多年等有失公平的合同约定犯愁,村集体的资源被少数人长期“霸占”,承包费少得可怜,几乎是白送。

  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最终根据国家政策形成本村土地确权方案。村里投资购买GPS设备,用了4个月对村集体土地、农户承包地等精准确权,家家户户签字画押、建立档案。经过确权,村集体收回村民占用的“四荒地”2000多亩。

  为收回部分村民强占的集体土地和水面资源,2016年,柏树湾村在随县人民法院打了随州市第一例村委会起诉村民的官司,最终收回集体土地500多亩、水面300多亩。

  产权制度改革后,村民资产只有二轮延包确权的地产和以房屋滴水为界的房产,其他的全部归集体所有,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统一规划、统筹开发。

  村集体名下的山场、林地、水面和机耕地,优先承包给村民发展产业,按200元/亩年的标准收取承包费,所得收益的70%归农户、30%归集体。村会计游加高说:“产权明晰后,仅水面的承包费就提升了近40倍。”

  不愿种地的农民,可以将自己的承包地按500元/亩折价入股村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年底分红。“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资源村集体所有、分户管理经营,共同协商利益分成,实现了‘三化’,即让模糊的产权清晰化、分散的资源聚集化、集体的资产市场化。”张桄沦说。

          

家家入股,发展产业

  手里有了资源,柏树湾村坚定不移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近年来,该村找准路子,大力发展金银花、芍药、水产、大白桃、油茶等五大主导产业。到2018年底,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金银花1100亩、油茶4000亩、大白桃1500亩、芍药1000亩,发展水产1000亩,市场估值超2亿元,实现了“短、中、长”产业滚动发展、绿色发展的良好局面。

  村“两委”深化利益联结机制,成立五大经济合作社。在村干部率先入股的带动下,全村85%的村民纷纷以资金、资源入股合作社,村民变股民,“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不断加固。村里按每10户至15户推选1名股民代表,定期召开股民代表大会,决定重大事项,并由股民代表对合作社资产运行、财务管理、收益分配进行监督。

  为使贫困户早日脱贫,村委会将52户贫困户全部纳入水产合作社,免费为每户配股2000元直接参与分红。贫困户在水产基地打工,可获得劳务收入。

  今年7月,村委会看准机遇,招商引资收购汉十高铁工程搅拌站,成立柏树湾混凝土有限公司。村委会以土地作价400万元入股,35名农户现金入股250万元。“公司投产后,村里每年可分红200万元,还能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张桄沦介绍。

  近年来,随着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柏树湾村的基础设施快速改善,仅循环道路就达50多公里,相继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生态村、宜居村庄和“荆楚十大最美乡村”。

  在柏树湾村的中心位置,依托30亩水面打造的“中心花园”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四周建设了环湖步道和亲水平台,还有一处造型别致的水上廊桥。“村委会将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做好山水文章,走出一条生态旅游的路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谈及未来,张桄沦信心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