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德国还战债?魏玛德国:史诗级老赖,不仅不还,还捞了一笔

在第1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欧洲都进入了一个痛苦的恢复期。

像英国法国直到二战之前都没能将自己的经济完全恢复过来。但在战后恢复这个问题上进行的最快的,实际上是德国,而且还是魏玛德国。当然我这里面得有个时间限制,也就是29年大萧条之前(大萧条之后就奔着二战去了)。

想让德国还战债?魏玛德国:史诗级老赖,不仅不还,还捞了一笔

德国是第1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败后,德国的王室政府信用崩溃,最后下台。取而代之的就是魏玛德国,魏玛德国在德国一战战后经济的恢复问题上,可以说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首先,德国作为战败国,从根本上就不同于英法。

魏玛德国主动的将自己的经济和美国绑在一块,而美国则在20年代则经历了柯立芝繁荣,这同时也使得当时魏玛德国的经济也开始跟着美国腾飞。不仅实现了战后恢复,甚至可以说是复兴了当时德国经济(尤其是重工业)。

不过有利有弊,爬的越高摔得越狠。美国那边大萧条一爆发,受冲击最大的就是魏玛德国。而英法两国虽然也受到冲击,但是和魏玛德国比起来,他们受到的冲击是较小的。

魏玛德国的各种经济外交政策的集中表现就是一战战债问题,魏玛德国在战债问题上的态度十分坚决。简而言之就是:穷的时候没钱还,富的时候就找各种理由去拖。

而且因为美国在魏玛德国有大量的投资,所以当时为魏玛德国不还债的行为还有美国人撑腰。英国和法国不把自己的经济和美国绑在一块儿,但是也不敢直接得罪美国人。

出兵讨债的法国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应在1921年5月1日之前交付200亿金马克(金马克与黄金直接挂钩)的赔款,并成立赔款委员会以解决赔款总额及分配比的问题。

该委员会总部设在巴黎,而且由于美国拒绝参加委员会(实质上是被英法排挤),所以美国并没有派出官方代表。在美国不出席的情况之下,法国作为赔款委员会代表主席,就拥有了两票表决权,从而使法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处于实际的领导地位。

而且法国人为了防止德国不履行赔款,召集协约国集体会议(美国仍未出席),于1920年4月达成协议,规定如果德国不支付赔款,协约国可以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同年7月,协约国又把德国人拉了进来,规定了各国应得的赔款份额。

想让德国还战债?魏玛德国:史诗级老赖,不仅不还,还捞了一笔

可要知道德国也是一战参与国,其人力物力损失也不小。所以对于赔款问题,魏玛德国的态度就是拖延支付,甚至拒不支付赔款。不过迫于压力,德国人仍然偿还了80亿金马克赔款,但是仍有120亿金马克的赔款未偿还。

于是在1921年3月召开的伦敦会议上,协约国强迫德国接受其制定的赔款时间表,当时的魏玛德国在此问题上表现的异常硬气,直接拒绝赔款。协约国便决定对德国实行“集体制裁”,英国方面认为应该采取经济制裁手段来迫使德国还款,或者更改时间表让德国人能够接受。但法国则不认同英国的方案,坚决支持武力制裁。

1921年3月8日出兵占领莱茵河东岸的杜塞尔多夫,同年4月协约国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总赔款额应为1321亿金马克,这个赔款数额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1921年5月5日,协约国赔款委员会向德国发出了一份支付时间表和一份最后通牒。

要求德国每年支付21金马克,和它出口商品利润的26%。并要求德国必须在5月底前交付10亿金马克的赔款,如果德国到5月12日仍未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协约国将对德国实行“军事制裁”。

说白了就是当时的法国人已经穷疯了,但是这个赔款额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德国人把自己卖了也不可能还得清。所以即便大刀架在脖子上,魏玛德国还是拒绝接受赔款条件。

不过军事压力是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德国人一分钱不还那也是不可能的。当时反对赔款政策的费伦巴赫内阁解散,维尔特内阁上台,不过虽然魏玛德国换了内阁,但是在赔款问题上的态度实际上没有太大差异。为了让法国人撤军,维克尔内阁在8月偿付了5亿金马克的赔款。

想让德国还战债?魏玛德国:史诗级老赖,不仅不还,还捞了一笔

但是,在偿付了这次赔款之后,维尔特内阁便打算对以后的赔款进行无限期拖延。1922年7月和10月,维尔特内阁以财政危机为理由,直接提出要求延期支付所有赔款。当时的英国为了遏制法国,支持德国的延期赔偿要求,并且提出了一套减少赔款总数和延期付款的方案。英国的出面直接把法国人惹毛了,决定立即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

1923年1月11日,法国不顾英美的反对。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当时的魏玛德国虽然身为一个战败国政府,但好歹也是一个国家啊而且背后还有美国人撑着他,法国人出兵鲁尔的后果可以说是很严重的。

想让德国还战债?魏玛德国:史诗级老赖,不仅不还,还捞了一笔

举国动员的罢工

魏玛德国是战败国政府,军事上肯定是挡不住法国人了,所以就采取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消极抵抗”政策。鲁尔区被占后,魏玛德国立即发布全国动员令,要求德国所有的行政官员(包括鲁尔区的行政官员),不可以服从出自法国的任何命令。

更狠的是,动员令中要求德国所有的企业必须立即停工,企业主的损失由国家全额补偿,失业的工人由国家全额救济。这一招可以说是把事情做绝了。法国方面也没想到德国会用这种方式来应对问题,他能做的只有扩大对德国的军事占领,并且掏钱让占领区的一部分企业恢复生产,用产品还债。

想让德国还战债?魏玛德国:史诗级老赖,不仅不还,还捞了一笔

鲁尔区是德国冶金工业的中心,它生产的煤、生铁和钢产量占德国年工业生产量的80%以上。魏玛德国的消极抵抗政策,虽然让讨债的法国人拿他没什么办法,但是德国自身的经济也因此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通货膨胀几乎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鉴于此,当时魏玛德国的古诺内阁宣布下台,而且短时间内还没有接班的,不过内阁没了没关系,魏玛德国的国家机器依旧能照常运转。

当然法国也没有从占领鲁尔区当中获得任何好处,因为魏玛德国堪比战争动员级别的举国罢工政策,让法国人在占领期间支付了高达10亿法郎的占领费。这10亿法郎基本都是用来救济灾民的。

而法国人从鲁尔区运出的煤铁物资的价值连一亿法郎都不到,且由于整个鲁尔区的工业生产全部停滞,导致欧洲的煤炭供应量大减,使英国和法国的工业,尤其是英法的冶铁工业受到了严重损害。

同时法国的占领行动还引起了美国的不满,美国在魏玛德国拥有大量的投资,因为法国的出兵加上德国人的消极抵抗,这些投资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因此,英国和美国联合向法德双方施加压力,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英国向法国发出措辞激烈的外交照会,声明英国认为法国和比利时的行动绝不是“任何条约所授权的制裁”。并要求法国人撤兵,否则英国就不会在赔款问题上再支持法国。

美国支持英国的立场,为迫使法国就范,美国带头向金融市场大量抛售法郎和法国的有价证券。要知道法国的战后经济,就是靠着他的金融业贷款去筹钱恢复的,英国和美国的行动可以说是直接卡住了法国人的脖子。

对于采取消极抵抗措施的魏玛德国,英国和美国要求其立即取消罢工,恢复工业生产。并正式同意美国在1922年提出的建议——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全盘重新讨论赔款问题,但美国坚决反对把德国的赔款和欧洲各国欠美国的战债问题联系在一起。

道威斯计划

1924年4月9日,协约国的道维斯委员会提出了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即道威斯计划。4月16日,魏玛德国表示该计划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谈判基础。

至8月16日,各国在伦敦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其主要成果是:第一, 为了稳定通货平衡和预算,德国需要开办新银行或改组帝国银行,使之即能担负起政府银行的正常职能又不受政府监督。说白了就是防止德国人再一次实行消极抵抗政策。第二,魏玛德国需要把铁路税收和工业债券的收益作为赔偿支付的来源。第三,暂不规定赔款总数和支付年限,只规定德国在1924年到1925年度应赔偿10亿金马克。第四,由英美等国向德国提供8亿金马克的贷款,以此让后者有足够的能力来偿付战争债务。

最后,该计划规定法国和比利时必须立即从鲁尔撤军。

想让德国还战债?魏玛德国:史诗级老赖,不仅不还,还捞了一笔

道威斯计划可以说是魏玛德国消极抵抗政策的一个直接成果。首先,德国在1924年到1925年度仅需还款10亿金马克的赔款,并且还没有规定之后应该偿付多少战争债务。而德国在此次年度得到的贷款额即为8亿金马克。

实际上,魏玛德国在1924年当年根本就没有偿还一分钱的赔款。但美国和英国却一次性支付给了德国8亿金马克的贷款,这些资金对于当时的魏玛德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1924年9月1日道威斯计划开始实行,1925年7月,法国军队撤出,至此鲁尔危机暂时得到解决。

从1924年到1929年,德国从英国和美国总计获得贷款高达200多亿金马克,其中美国占70%。但5年之内,魏玛德国支付的赔款连100亿金马克都不到。美国人大量的资金注入,为当时的德国经济直接打了鸡血,使其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到1929年大萧条前,德国重新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其工业产值甚至超过了法国。这为后来德国在政治上重新走入西方大国地位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法国的欧洲霸主梦彻底破碎,美国人是除德国自身外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她通过德国打开了整个欧洲的市场,为其工业产品提供了广泛的销路。

杨格计划

在道威斯计划执行的同时,法国一直没有放弃对德国的赔款要求。1928年德国的赔款问题又成为欧洲各国关注的中心。

当时的魏玛德国因为美国直接的支持,经济恢复速度极快,其经济水平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法国。但是德国依旧借口经济困难,要求修改道威斯计划,并且希望美国进一步向他提供资金,拒绝偿付一切战争债务。

想让德国还战债?魏玛德国:史诗级老赖,不仅不还,还捞了一笔

1929年2月11日,以美国财政专家杨格为主席的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6月7日,该委员会提出了旨在“完全彻底解决赔款问题”的报告即杨格计划。主要内容是,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139亿金马克,分59年还清。

并且规定德国可以以实物抵付的形式来偿付战争赔款。最重要的是,该计划解散了由法国主导的赔款监督委员会(后者主要任务就是监督德国银行,随时准备讨债),同时设立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清算银行”,负责接收和分配赔款。

最后,杨格计划规定,赔款可以改由美元进行支付。

说穿了杨格计划,就是美国继续给魏玛德国撑腰,同时抵制法国。杨格计划,虽然规定了可以用实物抵付的方式进行赔款,但没有规定由何种物品,或以何种价值的实体物品去进行赔款。

这就意味着,魏玛德国完全可以以赔款的名义将大量的滞销工业产品倒给法国,而这些工业产品在法国同样会滞销。

并且如果法国人再次发难,美国就可以直接打开印钞机(当时因为欧洲各国向美国大量进口产品,美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国),用美元来替德国偿付赔款。

一笔勾销的《洛桑协定》

不过1929年10月美国爆发了大萧条,且这次危机波及全世界,直接打乱了杨格计划的实施。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几乎是同时崩溃的。1931年6月20日,兴登堡总统致电美国胡佛总统,陈述德国财政困境,声称无力还债。

而这时美国自身的经济危机还在不断扩大,美国人为了保护自身的投资安全,当日即根据兴登堡的要求,提出:“从当年(1931年)7月起,在一年以内延付一切各国政府间的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利,且德国赔款问题完全是一个欧洲问题,与美国没有任何关系,其他国家欠美国的债务不能取消。”迫于美国的压力,1931年7月24日,欧洲各国在伦敦会议上通过了该决议。

想让德国还战债?魏玛德国:史诗级老赖,不仅不还,还捞了一笔

到了1932年1月,德国公开宣布将无力也不会在任何条件下支付赔款,所以赔款问题再度告急。

但这个时候,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了英国和法国,法国人也意识到靠着赔款不可能让自己度过危机。最终于1932年7月9日,美国和欧洲各国签订了《洛桑协定》,规定德国最后需付30亿金马克作为免除其赔款义务的补偿。

但德国付款的前提条件是,协约国之间的债务必须要在德国付款之前算清。换句话来说,就是美国人要求英国人和法国人先还他们一战期间欠自己的钱,如果英国人和法国人不还账,那么他们也别想从德国人身上捞到一毛钱。

因为美国坚决反对勾销和减少协约国之间的战争债务,所以洛桑协定始终未能执行。英国和法国在战争期间对美国的债务可以说是巨大的,并且美国也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没有强迫英法两国去归还债务。

因为美国人自己也知道,他们根本还不起

。所以《洛桑协定》始终未能执行,德国从此停止支付任何战争赔款。

从“道威斯计划”到“马歇尔计划”——美国的两次“欧洲复兴计划”比较研究

论魏玛德国的外交

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