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被劳动力“冷冻”?专家找原因:过度重视教育,造成低生育率

金融、供需、人口,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三大要素。

金融和供需都好办,主要看调控政策的松紧程度。

比如房贷利率上升,自然会抬高投机者的成本,楼市的成交量也必然会下滑,进而影响房价,反之,利率下降,资金自然会朝着楼市蜂拥而入,高杠杆的投机客就是这样产生的。

供需方面,理论上来说,只要一个城市持续加大供地,房价上涨的基础就没那么坚实。

拿郑州和重庆来说,同属中西部强市,同样都在2016年左右“崛起”,为什么要比武汉、成都的房价更低?原因无它,这两个城市的土地潜在供应非常大,即便短期受炒房客增多的影响房价蹿升,后期也不会出现一二手房价倒挂太多的现象。

唯独“人口”这个要素,是所有人都无法掌控的。

万科老总郁亮曾经说过一段话:房地产分析的背后是人口分析。

根据万科测算,我国城镇主流购房人群(20岁至49岁)人口增量已过历史高点,2011年至2015年这一增量曾达到4300万人,2016年至2020年将降为1300万人,2020年后预计有很大可能继续下降。

楼市被劳动力“冷冻”?专家找原因:过度重视教育,造成低生育率

20岁到45岁,这是国内龙头房企对购房客户群体的定义,没了年轻人,中年人带来的婚房、改善房、学区房等需求,房地产的走势很难长期向上。

放开二胎会不会好一点?当然会,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人口专家梁建章和黄文政认为,根据抽样调查数据,2015、2016、2017年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05、1.24、1.58,去掉二孩堆积因素,即使假定生有一孩的父母中有高达60%的母亲会生育二孩,那么2017年的自然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18(即0.67+0.6*0.67+0.11)。

事实上,目前的楼市,已经被人口给“锁住”了。

国际上,一般把15-64岁的年龄,称作为“劳动力人口”。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此前发布研报指出,国民储蓄率于2011年跌至50%以下,2017年相比2008年累计下跌5.8%,更重要的是,2009年之后,我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连跌十年,从高点的51%跌至46%。

15-64岁人口占比不断下降,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意味着通过劳动取得收入的群体规模在缩减,越来越多的人将处于无收入来源但仍保持消费的状态,由此才导致了储蓄率十年间持续下跌。

楼市被劳动力“冷冻”?专家找原因:过度重视教育,造成低生育率

另一方面,这个数据连降十年,几乎宣告了楼市已经被“冷冻”了,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敬老院养老,势必会降低人们购房的欲望,学区变的不再重要,婚房也没有那么多人去追逐,越来越多的耄耋老人,持续减少的年轻人口流动,房子不再是工作生活的首选项。

那么,原因出在哪里?为什么我们的劳动力人口会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新生儿数量不断减少的?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人说,与第四代“婴儿潮”爽约有很大关系,目前的楼市,还在吃着80后的老本。

因为1981-1991年,是新生儿数量最多的年份,但是从1995年之后,因为性别比失衡的原因,新生儿数量就开始逐步减少,这一代人成长到现在,适逢婚期和主力购房年龄。

根据经济学家梁中华的测算,目前中国光棍数量有4000多万,其中农村地区就有3000多万。尤其是1997年之后出生的人口,性别比一度高达100:120,每出生120个男孩,相应的只有100个女孩。

有专家的看法更深入:过度重视教育,造成了低生育率。

这个说法,笔者也是第一次见,近日,江苏省社科院人口社会学专家苗国在《人口与健康》发表文章称,警惕“未富先老”的低生育率陷阱,之所以出现老龄化与就业不振,其中一项原因就是“过度重视教育投入”。

楼市被劳动力“冷冻”?专家找原因:过度重视教育,造成低生育率

苗国认为,妇女较高的就业参与率影响多育子女,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家庭往往还会采取极端的“质量替代数量”策略。

在独苗家庭,子女成才预期会显得异常“非理性”,而“教育资源分配”加剧了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争夺的竞争。低生育水平与教育资源投入过度重视“相互促进”、恶性循环,固化低生育行为。

这点在东亚社会表现的更为明显,尤其是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港澳台地区,低生育率甚至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儿童教育模式和住房结构,超低生育率“积重难返”。

专家的看法分为两部分。

第一,“质量替代数量”,对子女的要求过于“非理性”。

这一点并不奇怪,君不见这些年来,学区房和补习班,成为抽干多少家庭财力的两大渠道,数据显示,同一地段,学区房相比于非学区房,普遍有20%左右的高溢价,部分名校的学区房溢价超过30%。

楼市被劳动力“冷冻”?专家找原因:过度重视教育,造成低生育率

前段时间看过一则报道,自己的半年工资,顶不过女儿的一个暑假,从辅导班到旅游,从电子产品到兴趣爱好,父母为了子女成材,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财力,都信奉“宁缺毋滥”,不敢再要孩子,更不用提买房的事了。

第二,大龄学生越来越多,从心理上“逃避就业”。

延长在校时间,让青年人口就业推后,有点“治标不治本”,使得就业市场与教育市场日益脱节,企业越来越缺乏有真正市场价值的人才,个人也容易在漫长的教育时光消磨中,错过就业与婚配的最佳生理年龄,形成双输局面。

笔者觉得,这样的观点有待商榷。

首先,楼市长期的购房人口不足,是这个行业扩张过快的原因。

无论是房企,还是购房者,都应该反思自己的置业理念,经营观念,是不是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楼市被劳动力“冷冻”?专家找原因:过度重视教育,造成低生育率

不会有任何一个行业,能保持20年数十倍的高速增长,尤其是在居民杠杆率逼近60%,房屋空置率超过20%。城镇化率空间不足20%的情况下,行业走下坡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其次,教育,毫无疑问应当成为一个社会的重中之重,不存在投入过度的情况。

像学区房、辅导班,确实挤压了一个家庭的很多财力,但这种盲目的比拼,使不少家长陷入了误区。

平时自己工作忙,一定要把孩子交到最信任的学校和老师手中,才算自己对教育负责了,平时自己没时间接送孩子,把孩子往补习班里一放就解脱了,跟同事比,跟朋友比,比来比去,早已丢失了初心。

真正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是陪伴,不对孩子抱有过高的预期,也就不存在专家所说过度投入的情况,更何况,低生育率的原因本来就是“千丝万缕”,不能单纯以一个角度就得出结论,这样未免有点草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