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鲁豫在一次采访中问王宝强:

“回顾自己十年当中,

比如第一次得奖,

比如第一次碰到观众认出你,

会有很多第一次,

你会想到哪些第一次?”


王宝强并未借此机会,

去聊一些值得炫耀的成绩,

而是突然说了一句:


“我想到了第一次碰到偶像刘德华。”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所有看似偶然的回答,

都有一个深藏于心的秘密。


从跑龙套的王宝强,

到《鲁豫有约》的座上客,

第一次见到的腕儿多了,

为什么偏偏是刘德华?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1


节目中,王宝强回忆起第一次相遇的情节:

一次电影节的后台,

上完厕所的王宝强正准备洗手,

草根出身的他,

没见过自动感应水龙头,

在那儿使劲摁了半天,

就是不见出水,

场面一度让他十分尴尬。

这一幕被刘德华看到了,

刘德华什么也没有说,

默默地拉起王宝强的手,

往水龙头下面一放,水出来了。

没有语言说明如何使用,

也没有客套的问候寒暄,

毫无架子地拉过手的行为,

让王宝强觉得心里很暖,

也帮他缓解了当下的局促不安。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一位是闪耀的国际巨星,

一位是当时的无名之辈,

在原本该是难堪的相遇中,

王宝强真实地感受到了:善意与尊重。

或许,这才是表达善意,最体面的方式吧。

成年人的世界里,

需要的不是居高临下的指点、同情,

而是不动声色的善良。

对于很多出身低微的人来说,

表面上看似随和,

其实内心很要强,

他们最怕被嘲笑,被看不起,被大张旗鼓地帮助。

在王宝强心里,

始终有一种小人物的自卑感,

命运把他扔进了浮华虚荣的名利场,

他一直小心谨慎,

生怕别人觉得自己是个鲁莽、笨拙的乡下人。

尽管如此,

人们还是习惯了对他的调侃,

哪怕是成为了明星,

大家还是叫他“傻根儿”,笑他憨、傻。

却只有刘德华,

在自尊心面前,成全了他的体面。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2


爱与善,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力。


即便是去帮助别人,

懂得呵护受助人的人格和自尊,

远比赤裸裸地给予,更为重要。


从小到大,

见过无数次评选“贫困生”,

想要拿到补助,就要回去写稿,

然后站到讲台上,告诉所有人:

我们家里如何穷,家里几口人,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家里谁生了病,什么病,……


很多学生说着说着,就哭了。

还有一些学生,其实家里很困难,

但不想当着众人去哭穷,就放弃了。


而那些通过公开评选,

被选上贫困生资格的学生,

他们在得到资助的同时,

却失去了乐观自信和从容坦然。


那个时候还不懂,也没有人告诉我们:


贫穷,也是一种隐私。

隐私,是需要保护的。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南京理工大学,

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

偷偷给学生饭卡打钱。

学习对学生饭卡刷卡记录进行了大数据分析。

其中,

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

总消费却不足420元的学生,

被列为了资助对象。


学校说,

这样做是希望每位在校生,

每顿饭能吃上7元钱。


同样做法的,

还有郑州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通过研究学生“一卡通”消费情况,

每个月,

偷偷为消费低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卡里充钱。


电子科技大学更是有一套专门的系统,

负责寻找学校“隐形贫困”的孩子。

通过记录分析学生在校消费情况,

再结合勤工俭学,奖学金,

家庭经济等综合情况分析,

计算机会给出一份需要补助的名单。


有人担心,学生们知道规则以后钻空子。

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却回答到:


“如果一个孩子,为了拿这个补助,

连着三个月,每顿都吃几块钱,

说明还是在乎这点钱的,

我们愿意把这钱给孩子。”


被如此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尊心,真好啊。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其实,

对于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来说,

自尊心总是更强一些。

他们宁愿多吃一些苦,

多打一些工,多啃一些馒头,

也不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

去站到台上,接受所有人的怜悯和同情。

贫穷就像是他们身上的伤疤和心中的痛。

没有人希望,自己贫困生的身份被公开。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

开始默默地守护孩子们,

可能方法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


整个过程不用申请,钱是偷偷打到孩子卡里。


什么是最好的善良?


法国诗人保尔·瓦雷里说:

“慈善之举的核心内涵,

不仅仅是出于对被救助者的一种物质救助,

它还应该包括对被救助者尊严的一种维护。”

最好的善良,

是守护内心的柔软,

是不露声色地帮忙。


3


《请回答1988》中很戳心的一幕,

德善妈妈为了女儿的修学旅行去借钱,

她带着一盆煮好的土豆,去找正峰妈妈,

最后,纠结了半天,也没好意思开口。


善良的豹子女士,

似乎看出了她的为难,

等德善妈妈回家后,

她又带着一盆玉米去找德善妈妈,

说是亲戚给的,给她送点。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像平时一样自然的对话中,

德善妈妈没有感受到丝毫的异样。

等豹子女士走后,她才发现:

玉米下面压着一个信封,

里面装的是钱和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


“德善明天也要去修学旅行吧,拿去贴补点零花钱吧,正峰妈妈。”


原来,不是所有话都要放到台面上讲的。


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姐妹,

楼上楼下住着,无话不谈的闺蜜,

在金钱面前,也有难以启齿的时候。


正因如此,

给别人保留一些体面,

让人有尊严地接受帮助,

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善意。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4


2011年,拍摄《大武生》期间,

导演高晓松因为酒驾被拘,

在看守所里住了半年,

除了韩寒千里迢迢赶回发布会现场,

帮忙电影宣传,让他很感动之外,

还有一个人,

是高晓松一直记在心里的人:老狼。


高晓松入狱后,老狼面对媒体闭口不谈,

等他出狱以后,老狼直接给他汇了十万块钱。


不是接济,而是以过生日的名义。


老狼对他说:


“你过生日不在国内,生日礼物就自己买吧。”

高晓松说,那是他最艰苦的时候,

但自己这个人太好面,谁也不说。


后来,高晓松一直对这事念念不忘,

私下说:“狼哥是对我最好的人。”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照顾你自尊的人,才是最值得深交的人。


无论身在高处,还是挣扎在底层,

每个人都向往体面的人生。


所以,人生中能有这样一个朋友:

在你遇到困难时,不落井下石,

在你需要帮助却难以启齿时,主动给你台阶。


真的是一件幸运无比的事情。

5


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

纽约的冬天常有大风雪,

扑面而来的雪花,

冰冷刺骨的雪水,

会让人觉得,呼吸都是一种煎熬。

往往这个时候,公司会停止上班,学校也会宣布停课。

可唯独公立小学,是个例外。

即便是路面上的积雪,

已经让人举步维艰,

学校依然正常开课。

黄色的校车艰难地在路边接送学生,

老师们也都一大早铲开车子前后的雪,

以保证按时到学校。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有人统计过,十年来,纽约的公立小学,

只因为超级暴风雪而停过七次课。

有家长不解,打电话去质问学校。

学校老师告诉家长:

纽约虽然有许多富翁,但也有不少贫困的家庭,他们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饭,孩子的营养全靠学校的免费午餐。有些学生,甚至可以多拿一些回家当晚饭。学校停课一天,穷人家的孩子就会挨饿受冻一天。所以,老师们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意停课。

有家长提出:

“为何不让富裕的孩子留在家里,贫穷的孩子去学校享受暖气和午饭?”

学校回复到:

“我们不愿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觉他们在接受救济。因为施善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6


《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

小时候爱看书,又没钱买书,

只能偷偷地去书店里蹭书看,

但时常会被驱赶。


直到有一天,

她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店员,

把她喜欢的那本书一直留着没有卖。

再次走进书店,

张望着寻找那本书时

店员轻轻地把书递到了她手里。


然而,

当她害羞地不知如何表达感谢时,

店员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二十年后,

已经成为著名作家的林海音,

提笔写下了一篇散文《窃读记》。


她在文章中写到:


“记着啊,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王宝强:我不红时,最感谢刘德华

转眼江湖再见。

跻身一线明星的王宝强,自信地调侃着当年的尴尬,却不忘谢谢刘德华。

如今谈笑风生的高晓松,练就了一身的轻佻贫嘴,却对老狼保留着稚气与真诚。

蜕变成文学家的林海音,回想多年前窘迫的自己,却执笔写下了对那位店员的谢谢。

还有公立小学的孩子,

即将面对社会的大学生,

遭遇中年危机的德善妈妈,

……


他们像极了这个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小人物。


有崩溃,有脆弱,有无助,

人生一场,注定要遭逢种种,

但即便这样,

他们也会带着善意,勇敢地生活。


因为,那些谢谢的背后,

除了雪中送炭的相助,

更顾全了体面,保留了尊严。


而这些,

不仅帮他们扛过了最糟糕的日子,

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这个世界。


谢谢这世间,所有不动声色的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