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行史上首位女性行長上任,你認為拉加德能帶領歐元區經濟再次騰飛嗎?

順通財稅段賢明


我欣賞拉加德的國際事務能力,也欣賞她光輝的職業經歷,從法國財政部長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到入選美國雜誌評選出“過去十年影響世界最深的十位思想家”,再到這次出任歐洲央行第四任行長。能力沒的說,只是歐盟很複雜,難以解決眾口難調。好在歐盟法國德國主導,也不是政策形成困局難解的狀態,總體上很有效率;其他經濟同盟(比如東盟、非盟、阿盟)沒有敢於像歐洲這樣:有統一貨幣、有歐洲議會、有歐洲法院、有歐盟救助體系、有政策磋商首腦會議。

拉加德有沒有可能像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那樣成為歐元皇帝,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歐盟的影響力、歐元的國際地位來看,還是非常有機會的。拉加德可能還可以貢獻國際合作的智慧,比如與印度強化關係、與中國達成全面經濟投資和貿易零壁壘。歐洲的科技水平,歐洲大學的層次,歐洲的商品質量,歐洲的文化產品等等,都可以給新興經濟體帶來合作機會;藉助與龐大的有潛力的發展中國家互動,可能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增長。

歐洲人口停滯,勞動力不足;接受難民不僅僅是人道主義。德國一直以來就接納外籍勞工,東歐的土耳其的,知道那個球星厄齊爾嗎?土耳其人後裔。引進外來人口,文化的協調、語言問題、社保問題、衝突問題太多,肯定需要考慮對外投資和勞務法制化引進或者工程承包等等。

歐盟與北美太同質化了,互補性不夠,容易發生矛盾。你看跟英國都鬧得不歡而散。

法國在東南亞有歷史的影響,不打不成交;法國的思維方式外交策略並不跟美國一致,法國是第一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西方大國。

拉加德的人脈積累,以及她歐洲央行行長身份,非常適合他與目標國家打交道,比歐盟某成員國元首效果還好。一個有實權的歐盟(28國)高官,是她比格林斯潘的優勢。


雲端美


拉加德原來是世界銀行的總裁。現在赴任歐盟央行行長一職,最多算是平調,實際上是從全球性的銀行組織走向地區性的銀行組織首席執行官相當於是降級。當然拉加德本人不會這樣看。拉加德是法國人。她是律師出身,並沒有經濟學背景。只能說現在是法國人出任歐盟央行行長。

歐盟經濟走弱有多方面的原因,靠一個央行的行長,想要有再次騰飛的可能,這種希望似乎不太可靠。寄希望於一個領導人引起整個世界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好的變化,可能性總是很小。再說他僅僅是管理歐盟央行。歐盟央行最多是執行合適的,合理的貨幣政策來幫助經濟,有輔助的作用。但作用也是有限。今天歐元貨幣政策,在歐洲已經力量越來越小了。零利率和負利率實際上是放棄貨幣政策力量的一種表現。

歐盟在經濟上的問題,更多的是停留在工業和後工業時代,並沒有能夠積極的跨越到科技時代所導致的。在今天歐盟的經濟火車頭向德國,法國瑞士等國家,主要的經濟還是來自於機械加工行業。儘管已經走到了工業4.0的領域,但是互聯網科技產業在歐盟範圍內都是偏弱的。所以經濟發展的動力存在不足的情況。相比較於美國互聯網科技企業的高速發展和擴張,歐盟明顯是處於劣勢。歐盟沒有世界領先的芯片製造企業,也沒有世界著名的互聯網企業,在很多方面,歐盟甚至連中國的競爭都抵擋不了。就工業生產上中國的成本更低,就科技通訊領域,中國的能力比歐洲更強。所以歐盟的走弱,經濟走弱是有原因的,而不改變這些原因,靠銀行是沒有辦法的。一個拉加德,代替不了一個谷歌公司,也代替不了一個華為公司。而歐洲明顯是需要後者,而不是一個銀行家。


大舟財經觀


拉加德是一位非常卓越的領導者,並且很有能力,只不過歐洲的問題並不是誰上任能夠帶領經濟騰飛的問題,我覺得即使拉加德上臺,歐洲經濟也很難再次騰飛。

歐洲經濟的根源是貨幣政策,歐盟締結之後使用了統一的歐元作為貨幣,但是歐洲是一個多個國家的聯合體,每個國家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速度都不一樣,卻被迫使用了統一的貨幣政策,這就導致貨幣政策對很多國家的經濟產生了拖累。

同樣歐元使各個國家的融資成本基本一致,這樣對於有些國家來說就非常容易推升泡沫,而對於有些國家來說融資就明顯不足。

另一個問題是財政的刺激政策不能統一,貨幣政策不能有效的單獨支撐經濟,但是像德國這種國家卻不能有效的推動統一的財政刺激政策,導致貨幣政策即使已經採用了負利率,還是不能對經濟進行明顯的刺激。

可以判斷拉加德上臺之後,所有的刺激政策都將極端化,可以看到更加大規模的負利率或者量化寬鬆進行,但是整體而言,我不相信這些政策能夠對經濟產生多明顯的作用,雖然拉加德很可能能夠推動財政刺激更多的出臺,不過至少現在看來這種可能性還不大。



諮詢師天生


歐盟當前的經濟問題並不是歐央行可以獨自解決的,雖然拉加德的能力很強,但是她也無法解決歐盟內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瘸腿的問題,因此拉加德帶領歐元區經濟騰飛的概率並不高。

歐盟當前面臨高福利、老齡化、高負債、經濟增長緩慢、脫實向虛、歐盟脫美與英國脫歐等一系列複雜的矛盾問題,再加上美元與歐元國際貨幣地位的明爭暗鬥,未來拉加德將面臨非常嚴峻的局面,尤其是在歐元的國際支付體系建設上,拉加德需要面對美國巨大的壓力,因此拉加德任內可以說任重道遠。

從以上的這一系列問題來說,拉加德能夠解決的問題恐怕是有限的,首先歐盟的一些根本性老問題是難以扭轉的,其次是拉加德也很難將歐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導向正軌,如果拉加德不能糾正歐央行長期以來的錯誤貨幣政策,依然堅持負利率政策,努力將歐元打造成國際套利貨幣,未來歐元的問題會更大,因為負利率政策將會強化歐盟經濟的金融屬性,造成歐元區經濟脫實向虛問題更為嚴重。脫實向虛問題嚴重,歐元區實體經濟就會越來越脆弱,財政赤字問題就會更加突出。

根據1993年的《馬斯特裡赫特條約》和1997年的《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歐盟各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不能超過3%,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不能超過60%,若超過則會啟動對超額赤字的懲罰程序。但是目前來看歐盟內部的財政赤字問題依然長期難以解決,如法國等歐盟核心國,當前的債務增長與赤字都明顯超限,這就令歐盟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成為瘸腿政策,兩者不能統一協調一直以來就是歐盟最頭疼的問題,對歐盟經濟發展起到了明顯的阻礙作用,而拉加德顯然也難以解決這一問題。

另外,拉加德任內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建立歐元國際支付體系。自統一歐元成立以來,歐元在國際支付上長期受美元支付體系所控制,這令歐元的國際貨幣擴張遇到了瓶頸,不僅如此,美元的支付體系還嚴重干擾了歐盟同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尤其是對俄羅斯、伊朗等國家的貿易上受到美元支付體系的長臂管轄。

歐委會主席容克提到美元時,曾連用兩個荒謬來形容。“歐洲一年的能源進口費用當中有80%是用美元付款,而我們只有2%的能源進口來自美國,實在荒謬。”“歐洲企業購買歐制飛機是用美元而非歐元付款,這更是荒謬!”而德國外長馬斯在德國商業日報發表的文章中寫道:“要加強歐洲的自主權,我們必須建立起一個足以讓布魯塞爾的金融操作獨立於華盛頓的系統,即獨立於美國的SWIFT體系。”

當前歐盟在建立獨立的支付體系是首要任務之一,與歐元未來的命運休慼相關,但是完成這一任務就要與美國之間激烈交鋒,國際支付體系之爭,攸關美元未來的成敗問題,美國必然會用霸權開道,所以拉加德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而歐盟脫美與英國脫歐,不論在政治經濟上都會對歐盟形成長期的干擾,美國對歐盟的壓力也會不斷增強,這種情況下歐盟及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很難有明顯氣色,這些問題也不是歐央行可以解決的問題。

關鍵是歐央行應對區內經濟下滑與國際金融風險的手段與空間都非常狹小,負利率導致歐央行未來降息空間很小,所以在應對經濟風險上基本上只有QE手段,如果未來QE規模較大,會明顯打擊歐元國際信用。因此拉加德任內很難在經濟問題上大有作為,除非拉加德能夠撥亂反正,糾正歐元的負利率政策,但是這在一定時期內需要歐盟經濟有所付出,拉加德要面對更多的區內壓力,所以拉加德在任內有些問題也必然隨波逐流,難以改變現狀,對歐盟的經濟發展自然也難有大作為。


馨月說財經


工作原因,長期關注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行動。對於我們來說,在全球央行中,ECB和BOJ每次的貨幣政策會議結果是最沒有意外的,結果出來每次都是如市場預期,毫無波瀾。相對地,FED還有可能超出市場預期,全球市場會因為FED的議息會議結果、主席的聲明過於鷹派或鴿派引發劇烈波動,帶來市場套利機會。

第一,先說說歐央行。

歐央行服務於歐元區,它是一個超越主權國家存在的貨幣政策機構。歐元區內部不同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這樣的衝突使得歐央行的決策要顧及各個國家的訴求。不同國家的訴求不同,主張實行的貨幣政策必然不同,這會使得歐央行貨幣政策看起來顯得中庸保守,行動遲緩,跟不上經濟熱度的變化。

歐央行實行集體決策,重大事項如貨幣政策調整由理事會決定,理事會成員來自歐元區成員國家,由6名執行委員和19個歐元區國家央行行長組成。幾乎所有歐央行的重要貨幣政策都有這個理事會投票決定。日常工作由行長、副行長和四名執行理事組成的執行理事會負責。可以看出,不管是歐央行的貨幣政策還是日常工作都是一人一票的集體決策做出的,歐央行行長的作用是發揮西方民主代議制的speaker作用。

第二,拉加德是個什麼樣的人,能否通過個人魅力影響未來歐央行走向。

拉加德由歐洲理事會提名,經歐洲議會表決認可,11月正式上任。坦白來說,拉加德長期擔任總裁的IMF近些年的影響力大不如前了,拉加德在這個位置上能做的也有限。在97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從新聞裡還能看到IMF活躍在世界舞臺的聲音,深陷危機泥潭的新興市場國家如馬來西亞、泰國一方面如飢似渴希望IMF伸出援助之手,借款救燃眉之急,另一方面痛批IMF對受援國家提出苛刻的援助條件。放眼全球,在當時,有實力的國際性經濟組織不多,一個是IMF,一個是世界銀行。當今,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成立了金磚開發銀行、絲路基金等組織,在國際經濟開發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拉加德大概率還會延續德拉吉的寬鬆政策立場不變。ECB上一任行長德拉吉是個大鴿派,只要見歐元區經濟稍有咳嗽,寬鬆立即加碼。德拉吉和美國QE政策的開創者伯南克一樣,都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難道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培養的人才都是貨幣寬鬆政策的擁躉?歐元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常態,如果因為德國經濟過熱,就收緊貨幣政策,這讓希臘、意大利這些邊緣國家怎麼辦,難道放任區域內經濟差距繼續擴大,直到歐盟解體嗎?這是歐央行所不敢承擔的。

上圖:歐央行在法蘭克福的總部大樓


偉大的投資者


經濟是否能騰飛不是央行的職能,由此歐元區經濟能否騰飛,不是一位新行長上任就可以帶的。

拉加德上臺其實沒什麼新的刺激經濟的貨幣政策可用,貨幣寬鬆政策如今歐元區已經實行,她上臺最多不過延續目前的貨幣寬鬆政策,所以不要指望拉加德能夠給歐元區經濟帶來過多的改變。

延續貨幣寬鬆政策從理論上講可以提高經濟活力,但並不是所有的貨幣寬鬆政策都對經濟活力的提升都是有效的。

貨幣寬鬆政策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力提升只有在這個國家的生產能力與市場主要需要吻合才會有效,不吻合,無論你怎麼寬鬆最終只會留下一地雞毛。

當然了,國內生產能力與國內市場需求不匹配,也可以通過與外部經濟體進行經濟互補,形成一個新的經濟體系實現匹配度也是可以的。

我舉個例子

一個國家的生產力只能生產衣服,但是這個國家的人已經不缺衣服了,而是缺汽車,只不過這個國家美國汽車生產能力。

在這種情況就算你貨幣政策再寬鬆,大家也不會拿更多的錢去購買衣服,而是把錢留著去購買汽車。

像這種情況就是生產力與市場需求不配,採用貨幣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基本是不會有太大效果。

只有這個國家能生產汽車,而大家目前主要消費對象也是汽車。只有在這種情況採用貨幣寬鬆政策,才能通過車市繁榮帶領新一輪的經濟騰飛。

從互補的角度來講,

一個國家能生產汽車,但是國內的汽車市場飽和,這時候採用貨幣寬鬆政策,會促進產品對外銷售。

但是這個有一個問題就是,那就是如何在貿易中不吃虧的問題。

畢竟貨幣寬鬆政策屬於一種讓貨幣貶值的政策,如果單純的為了促進出口,那絕對是有病的。一切貨物出口的目的都是為了進口,只出口不進口那絕對是吃虧的。

這時候應該考慮如何進口更多廉價的物品,降低人民的生活支出成本,從而提高人民的經濟實力,讓人民有更強的經濟實力支撐更高的消費慾望,從而形成一個更高階級的消費需求市場,促進資本在這個領域的投入,從而激發新一輪的經濟騰飛。

但是要注意了,如果你這個國家在這塊新市場需求沒有生產能力,而其他國家有現成的技術,那麼你這輪貨幣寬鬆政策,就是完全為別人做嫁衣。

因為你人民獲得的經濟實力,最後全部購買了高端進口產品,這對你國內的經濟質量的提升毫無作用。進口高端產品多了,最後這個國家就會徹底的淪為高端經濟體系的低級打工者。

歐元區是一個內部發展不平衡,而且對外開放的市場,單純的使用貨幣寬鬆政策,首先會加入歐元區內部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從長遠來講,這對整個歐元內部經濟體系是有益的。

但是歐元區各國都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性會讓各地區出現極端的經濟保護主義,最終會發展成退出歐元區的聲音高漲。

拉加德上臺,如果延續貨幣寬鬆政策,並不會對所有歐元區內部的各個國家有利,只對歐元區內部的經濟大國有利,由此貨幣寬鬆政策是否能夠持續執行下去是她面臨的第一道難關。

其實就算貨幣寬鬆政策能夠繼續執政下去,短時間內歐元區經濟也不會出現騰飛的現象,因為歐洲區經濟需要一個整合的過程。

如果不執行貨幣寬鬆政策,那麼騰飛就更沒戲了。

現在歐洲央行不管誰當家,採取什麼樣的貨幣政策,對歐元區各國家經濟來說,都是好壞參半。有的國家從中獲益,經濟騰飛,有的國家經濟受到巨大傷害。


一號風手


個人認為:即使能力超群的拉加德上任,想要帶領歐元區經濟騰飛也比較難。畢竟,歐元對沖美元?美國不會答應的!

理由:

1.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大。當前全球的經濟形勢在這裡放著,就連美國也低下高傲的頭顱,開始跟阿富汗塔利班談判(打了18年都沒結果,現在看到美防長再次與塔利班代表在巴基斯坦談判),其實原因很簡單:經濟不好,需要減少開支。就連聯合國,都因為美國的欠費,電梯都停運了兩個月了。

就在上週四,美國參院未能通過2020財年國防撥款法案(最低60票方可通過,但事實上是51票對41票)。昨天美陸軍部長表示,預算僵局讓陸軍面臨風險。陸軍希望投資新技術來提高能力。這都是錢鬧心啊!正如民主黨人沃倫提出20.5萬億美元全面醫保計劃,說軍隊沒必要有太多的開始,百姓看病更重要。

美國都在這樣了,接下來我們分析拉加德領導下的歐洲經濟。

2.歐洲的軍事方面依賴美國,而隨著英國脫歐遲遲未決,事實上對於歐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在這種情況下,歐元能夠頂住美元?已經有太多的事實證明:美國不希望有一個堅挺的歐元區,畢竟這樣會衝擊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如果英國脫歐了,接下來可以遇見:美元+英鎊,對於歐元區的衝擊絕對不可小覷。

3.再看全球:美國重返敘利亞,特朗普毫不忌諱地說——我們除了對敘利亞石油感興趣,其他跟我們不相關。而11月1日,數百名示威者走向美國紐約布魯克林街頭抗議,還衝擊地鐵、衝擊閘機......為什麼?因為美國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美國的經濟增長壓力就很大。但是,美國在金融領域的能力和貨幣霸權,讓美國有了政策上更多的調整空間,這也讓美國可以利用美元低位薅世界羊毛!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口中的”美麗風景線”在英國、美國頻頻上演,實在是一碗內當前的全球經濟確實處於一個壓力之中。而特朗普上臺後的減稅,讓美國的經濟好一些,但現在看來也支撐不住了!

4.歐洲的能源需求是一個軟肋。從美國帶著北約懟俄羅斯開始,很多歐洲國家卻還要尋求與俄羅斯進行能源合作,即使烏克蘭沒辦法還有繞道購買別國的二手俄羅斯石油!這種情況下,歐元如何與美元石油鬥?

前幾天智利都因為地鐵漲了3毛錢就引發全國大亂,APEC和氣候大會都取消了。要知道,智利人均GDP高達1.6萬美元,是最接近發達國家的拉美國家,但最近智利首都竟然因為地鐵漲了3毛錢的票價而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還出現了不少人員傷亡。

所以,歐元天生就有一個缺陷:沒有一個像美元的強調的空間與地位,自然依靠拉加德一個人能夠改變,讓歐元區騰飛?太難了!

5.美國內部因為經濟壓力增大,美國必然會崇高新開始新一輪矛盾對外轉嫁,2008年之後有些國家的經濟危機必然會重現!美聯儲今年第三次降息,就意味著美國新一輪寬鬆政策開始事實,如果這輪寬鬆政策不能刺激全球經濟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將會引發惡性的通脹,到時候到底哪個國家受難?現在不好說!

但我們看到日韓領導人坐下來,其實擔心的是被美國賴皮,讓日韓都要“掏錢又賣命”。畢竟,現在美國跟韓國談的所謂韓美聯盟修訂協議,就是要韓國掏錢的同時,在美國受到“威脅”的時候要出兵幫助。

我們看到美國重返敘利亞,今天伊朗第四次降低對“伊核協議”承諾,美國是否會執行自己的波斯灣聯合巡邏?如果到時候被美國要求日韓出兵波斯灣,怎麼辦?

歐洲呢?很多國家都是北約成員國啊!

所以,不要指望拉加德能夠帶著歐元區騰飛了,還是務實點兒趕緊想辦法多交幾個真朋友才是王道!

如果拉加德能夠讓歐洲與伊朗的貿易合作制度落地,就是最牛的動作了!期待!


英武


歐行史上首位女行長上任,法國人拉加德,做過法國財長,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所有的資歷都表明符合做歐行行長。但卻是一個畢業於法學,政治學的律師。一個沒經濟學歷,履歷的人做了那麼多經濟領域的領導,當她有了這些履歷後,反而質疑她能否讓她領導的歐元區經濟再次騰飛,說明這個問題的提出就有邏輯問題。原因在於經濟的騰飛不是一個合格的行長就能決定了的,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


毫無疑問的是拉加德是個成功的女人,她身上的光環不少:56年出生的她,68年迷上了花樣游泳,併成功地獲得了法國全國花樣游泳的第三名。18歲時獲得了去美國留學的獎學金,在那裡,她給後來成為克林頓政府的國防部長,當時是國會議員的科恩當過實習助理,一般的認為是,她從那時就有了投身政界的想法。此後25年,她一直在法國從事律師工作。2005年,她成為法國的外交部長,2年後,她又成為財長和經濟部長。2011年又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

對於拉加德能否勝任歐洲中央銀行行長,還是有爭議的,不同意的人認為她還是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因為她經濟方面的學歷最高也就是碩土。支持她的人認為,她是目前最合適的歐洲中央銀行人選,完全可以勝任這個位置。評論並不影響進程,拉加德已經提前辭去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的職務,11月1日到歐洲中央銀行上任了。拉加德能帶領歐元區騰飛嗎?要注意,銀行只是印鈔票,對經濟有槓桿作用,但並不是經濟的唯一。歐元區的經濟發展要藉助很多外來條件,英國雖然不在歐元區,但英國的脫歐絕對會影響到歐元區。未來的歐元區還有很多挑戰,比如美國。但,我們還是希望換人能給歐元區帶來好處。


天太2


拉加德能帶領歐元區經濟再次騰飛嗎?

<strong>回答:歐元區經濟再次騰飛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歐元區的問題不在於誰帶領導歐洲央行或者推行什麼樣的貨幣政策,關鍵是貨幣本身就面臨著硬傷。歐元區統一的施行一樣的貨幣政策,但是歐元區各個國家的經濟情況卻大相徑庭。

2011年希臘爆發了主權債務危機,隨後搏擊到歐元區大範圍,因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雖然有大量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但是每個國家的財政措施卻各不相同。像希臘這樣靠債務來維持高福利的國家還是比較普遍的,本身經濟增長潛力就不足,卻過著高福利的日子,催生了很多好吃懶做的人,這樣的社會機制是不應該被提倡的。


而英國脫歐的一個重要導火索,就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一些國家為歐洲貢獻的太少,而一些國家自認為為歐洲貢獻較大。

德國、法國、英國應該歐洲的三駕馬車,經濟實力最強。而歐元區經濟第一的是德國、第二的法國、其次是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就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2011年歐洲債券危機之後,意大利、西班牙陷入了經濟衰退局面,尤其意大利政黨論題更加明顯,包括法國極右翼勢力也在不斷增長。這些導致了歐洲整體的政局出現了一定動盪,且右翼勢力不斷膨脹。長此以往,歐元可能面臨瓦解,歐元區可能將會不復存在。

因此,不是一個強有力的央行行長就能使得歐元區經濟再次騰飛。而是怎麼樣能夠使歐盟變的更加的團結起來。這樣才能有助於歐元區經濟的騰飛。


盧君


拉加德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發表的講話中暗示,189個國家的金融機構在下週發佈最新預測的時候,很可能會上調其全球增長前景。

  IMF曾在今年7月預測,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達到3.6%,創下2011年以來的最快增速。此外,這也是一個可喜的跡象,表明全球經濟脫離了2007-2009年大衰退後的停滯狀態。

  這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大宗商品價格在2014年和2015年暴跌後出現反彈,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出現了增長。歐洲的信心也出現復甦,但還是一直與高企的政府債務和脆弱的銀行作鬥爭。

  但拉加德稱,全球範圍內經濟復甦卻仍將許多人甩在後面,貧富階層的收入差距正在擴大。因此,她敦促各國利用改善的條件,實施可以傳播繁榮的改革,比如打擊腐敗和擴大兒童看護,以吸引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

  她還表示:“當經濟更健康的時候,改革更有效、也更容易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