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並濟大平調

剛柔並濟大平調

大平調本名平調,系山東梆子聲腔系統的地方大戲劇種。因其唱腔音樂比山東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調低,故稱平調 。又因其擊節用的梆子特大(長約二尺),故被群眾稱為大油梆或大梆戲,現在通稱大平調。

刚柔并济大平调

大平調主要樂器

刚柔并济大平调

大平調樂器大油梆

菏澤大平調,系山東梆子聲腔系統的地方大戲劇種,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據明弘治11年(1498年)《滑臺重修明福寺碑記》記載:“以上佈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獻大梆戲,大弦戲各一臺”。另有清順治己亥年(1659年)大平調“大興班”的演出合同,都說明了該劇種歷史悠久。

刚柔并济大平调

大平調檔案

大平調起源於曹州(今山東省菏澤市)和河南濮陽、滑縣一帶,流佈區域跨越冀、魯、豫、蘇、皖五省邊緣地帶,西到鄭州、陳州;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東到濟寧、兗州等地,號稱流行“五省八州”。傳統劇目有1000多個,流傳至今的有700多個,經常上演的有180多個。

刚柔并济大平调

大平調檔案

劇目多以歷史題材為主,角色以生、淨戲為多,形成了平調劇種黑紅花臉戲多,武打戲多,袍帶戲多的表演特色。大平調的唱腔屬板腔體,唱腔基本板式有:大起板、小起板、栽板、小栽板、快壓板、慢壓板、慢板、二八板、流水板、三板、金鉤掛、倒三撥等三十多個。

刚柔并济大平调

大平調劇團演出

大平調具有粗獷豪放、通俗易懂、生活氣息濃厚、伴奏樂器獨特的特點,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民間有“四大扇,尖子號,要聽還是大平調”的說法,具有重要的藝術研究價值、文學價值和使用價值。

刚柔并济大平调

大平調劇團演出

自清道光中期(1830年)至今170多年來,先後湧現出了魏守法、魏蘭芝、嶽秀海、夏秀田、張全臣、陳貴馨、申德高、郭盛高、何西良等代表人物。

刚柔并济大平调

何西良劇照

近年來排練出現代戲《張三李四》、《柴學進》、《法魂》、《天職》等,部分曾進中南海演出。

刚柔并济大平调

《張三李四》劇照

刚柔并济大平调

《爹孃》劇照

供稿:牡丹區文化和旅遊局

--end--

時光荏苒,陪你走過

鉅野博物館:與您相約,回望歷史!

千真萬確!孫臏旅遊城、舜耕山莊免費遊玩福利攻略!
走進“中國麒麟之鄉”——鉅野,一起探尋有關麒麟的傳奇故事!

-菏澤文化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