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李濠編修《苫羊山志》

東阿李濠編修《苫羊山志》
東阿李濠編修《苫羊山志》
東阿李濠編修《苫羊山志》

李濠編修《苫羊山志》

劉玉新

東阿縣劉集鎮苫山村,因苫羊山而得名。苫羊山,為泰山西來之餘脈,因其主峰形若苫蓋,故名苫山;又因其西巖有峰突起,狀若臥羊,故又名羊山;因兩山所處一地,當地人將其合稱之為苫羊山。“人顧稱苫不稱羊者,省文也”。(《苫羊山志·自敘》)俗話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苫羊山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宜居的地方。迨至明清,人文鼎盛,名人輩出,為一地之冠,令人翹首。清朝初年,村人李濠,積一生之才情,欣然編修了《苫羊山志》,給後人留下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李濠(1593—1661),字知之,號濠翁,廩膳生員。據有關史料記載,李濠一生鍾情山水、繪畫、治史,信奉佛教。5、6歲時,即習丹青。8歲隨祖父就讀於本村石佛寺,並開始接觸佛經。14歲習八股,20歲成篇章,秦漢史書朝夕誦讀,攝其要領,研討古今事理。25歲入邑癢習舉子業,並教書以贍養父母。30歲時其父病逝,到東昌府高家任教,並遊覽了東昌名勝巢父陵、魯仲連祠等。明天啟七年(1627年)應山東省試不第,遂放棄仕途,肆力於諸子百家之書。崇禎十三年(1640年)八月,其堂兄李澐因救族人劫縣獄違犯國法,株連家族,李濠遠走淮海,後赴鎮江。遇鎮江府守程九屏,一見垂青,召為幕友,每日供給膳食、書帛,如此一載,毫無厭倦之意。乘便遊雲間、姑蘇、太倉、金陵等地,登名山勝景,訪通人異書,以增益其學問。後因程九屏升任太倉道,李濠於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回到家變已平息的故鄉苫山村。回鄉後由於家中久無人居住,房屋破敗不堪,不得已借住在高村岳父家中。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李濠到安平鎮(今陽穀縣張秋鎮)度來方家中任教。度氏,原為新安郡世家大族,曾冒生命危險,招撫舟山亂寇有功,封官兗州郡。後因忤逆朝廷罷官,遷居安平鎮。其人性情耿直,學富五車,德高望重,時人稱道。與李濠相知互慕,交情深厚。三年間,兩人極盡燃燭觀書,促膝論道,把酒看劍,攜手出遊之樂。順治十七年(1660年)春,度來方南歸故里,李濠亦回到苫山老家,“構一舍為頤養逃禪地。”(《李氏家乘·濠翁自敘》)清《東阿縣誌·人物誌》記載:李濠“暮年歸來,會值鼎革,閉門著述,篇帙甚夥,遭兵燹散失殆盡,僅存《苫羊志》一部。”

東阿李濠編修《苫羊山志》

《苫羊山志》,編修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春,雖然名為“山志”,其內容所記述的實為一部“村志”。正如李濠在《自敘》中所寫: “苫羊名鄉也,岱宗盤迴幾三千里,西來之脈至苫羊而止,故又名駐岱山。濟汶諸水互相環繞,山水會而靈氣呈。故其間多繡文緯武之儒,異才絕智之士,自是有忠孝焉,有仙釋焉。事業文章之大,他鄉莫能先焉,實為寰輿郡邑所關,何可以地非郡邑而弗志也。”志書分十三門類:地圖、分野、景緻、山水、風俗、人物、神祠、佛寺、恩典、藝文、古蹟、災傷、祥瑞。比之一般府州縣誌,《苫羊山志》缺少了建置、官師、賦役、學校等與官方相關的篇目,又將方輿的內容加以分解,形成單獨的地圖、分野、景緻、山水、風俗五部分,顯示了與官方編纂體例的差異及苫山的地域特色。而在十三篇中,以人物所佔篇目最著,並將其細化為甲第、文學、貢生、高隱、貞婦、文媛、烈婦、烈女、節孝、奇孝、宗釋、蛻仙、勇健、異人等十四類,以人物的形式突出了“他鄉莫能比焉”。

“人物誌”中,著墨最多的當屬明代該村落之五進士。明代東阿縣有十七進士,該村有五,這在當時可謂不凡。“五進士”來源於苫山三大家族:土著劉氏、洪洞李氏和登州李氏。其為:劉約(1459—1514年),明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右參政,著有《黃石吟稿》。劉田(1481—1519年),劉約長子,明弘治十八年進士,官至戶部員外郎,著有《東溪存稿》。劉隅(1490—1566年),劉約三子,明嘉靖二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右副督御史,著有《範東詩集》四卷、《範東文集》十二卷、《治河通考》十卷、《古纂分韻》五卷。李仁(1489—1552年),明嘉靖二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右僉督御史,著有《吾西文集》。李學詩(1530—1580年),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官至兵部武選司郎中,著有《忠孝錄》、《李氏家訓》。《苫羊山志》除對五人進行詳細介紹外,還收錄了他們的墓表、墓誌銘及行狀等。

“藝文志”列舉50餘首題詩及碑記、奏摺若干,都為苫山村落族人所作。如劉谷的《弘軒存稿》、劉舜典的《次谷山人詩文集》等,彬彬至盛,並且還有明萬曆帝師于慎行(為苫山劉氏之外甥)所作之《龐眉生集》、《谷城山館詩文集》等。凡此詩文,其他文獻較少收錄。此外,該志其他景緻、神祠、佛寺、古蹟篇目的記載,高隱、貞婦、文媛、烈婦、烈女、節孝、奇孝、宗釋、蛻仙、勇健等人物的記述,或在空間之中融以人文之道,或在人物之上關乎水土風俗。山川靈秀與鬱郁人文都凸顯了苫山的地域特色。

東阿李濠編修《苫羊山志》

另外,志書中有關災異的記載也較為詳細,包括河決、地震、旱澇災害、大疫及人為之戰亂等,與《明史》及《清史稿》所記內容大體吻合,並具體說明了災異發生時的情況。如其所載:“順治七年,荊隆口決,大河北。十月初一,水至苫山,闊四十里,中洋深十丈,逕虎窟苫羊之間,東阿莊村田禾漂沒殆盡。苫山街水深八尺,田舍俱沒。士庶環山結廬賴以全軀。如是六年,至有累歲不收一粒,漂散差徭之苦筆墨難悉。至十又有三年,荊隆口塞。十一年八月初五辰時地震,未時復震。”

《苫羊山志》自問世以來,先後有手稿、手抄本、石印本和複印本傳世。方誌的功能在於資治、教化、存史。就該志所提供的史料來看,“言近荒唐者必正之,雖有所傳聞弗取焉……賢有泯沒者,雖邑乘不載必闡焉。”(《苫羊山志·自敘》)一方面證偽驅訛,另一方面補府州縣史之闕。不僅“五進士”的“文章功業”“文學造詣”可補正史之不足,如道光九年編纂的《東阿縣誌》中,十分之三來自《苫羊山志》。同時,其它諸如信仰、民俗、宗族、災異等史料亦為區域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細緻的史料。《苫羊山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地方文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