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李濠编修《苫羊山志》

东阿李濠编修《苫羊山志》
东阿李濠编修《苫羊山志》
东阿李濠编修《苫羊山志》

李濠编修《苫羊山志》

刘玉新

东阿县刘集镇苫山村,因苫羊山而得名。苫羊山,为泰山西来之余脉,因其主峰形若苫盖,故名苫山;又因其西岩有峰突起,状若卧羊,故又名羊山;因两山所处一地,当地人将其合称之为苫羊山。“人顾称苫不称羊者,省文也”。(《苫羊山志·自叙》)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苫羊山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宜居的地方。迨至明清,人文鼎盛,名人辈出,为一地之冠,令人翘首。清朝初年,村人李濠,积一生之才情,欣然编修了《苫羊山志》,给后人留下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李濠(1593—1661),字知之,号濠翁,廪膳生员。据有关史料记载,李濠一生钟情山水、绘画、治史,信奉佛教。5、6岁时,即习丹青。8岁随祖父就读于本村石佛寺,并开始接触佛经。14岁习八股,20岁成篇章,秦汉史书朝夕诵读,摄其要领,研讨古今事理。25岁入邑痒习举子业,并教书以赡养父母。30岁时其父病逝,到东昌府高家任教,并游览了东昌名胜巢父陵、鲁仲连祠等。明天启七年(1627年)应山东省试不第,遂放弃仕途,肆力于诸子百家之书。崇祯十三年(1640年)八月,其堂兄李澐因救族人劫县狱违犯国法,株连家族,李濠远走淮海,后赴镇江。遇镇江府守程九屏,一见垂青,召为幕友,每日供给膳食、书帛,如此一载,毫无厌倦之意。乘便游云间、姑苏、太仓、金陵等地,登名山胜景,访通人异书,以增益其学问。后因程九屏升任太仓道,李濠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回到家变已平息的故乡苫山村。回乡后由于家中久无人居住,房屋破败不堪,不得已借住在高村岳父家中。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李濠到安平镇(今阳谷县张秋镇)度来方家中任教。度氏,原为新安郡世家大族,曾冒生命危险,招抚舟山乱寇有功,封官兖州郡。后因忤逆朝廷罢官,迁居安平镇。其人性情耿直,学富五车,德高望重,时人称道。与李濠相知互慕,交情深厚。三年间,两人极尽燃烛观书,促膝论道,把酒看剑,携手出游之乐。顺治十七年(1660年)春,度来方南归故里,李濠亦回到苫山老家,“构一舍为颐养逃禅地。”(《李氏家乘·濠翁自叙》)清《东阿县志·人物志》记载:李濠“暮年归来,会值鼎革,闭门著述,篇帙甚夥,遭兵燹散失殆尽,仅存《苫羊志》一部。”

东阿李濠编修《苫羊山志》

《苫羊山志》,编修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春,虽然名为“山志”,其内容所记述的实为一部“村志”。正如李濠在《自叙》中所写: “苫羊名乡也,岱宗盘回几三千里,西来之脉至苫羊而止,故又名驻岱山。济汶诸水互相环绕,山水会而灵气呈。故其间多绣文纬武之儒,异才绝智之士,自是有忠孝焉,有仙释焉。事业文章之大,他乡莫能先焉,实为寰舆郡邑所关,何可以地非郡邑而弗志也。”志书分十三门类:地图、分野、景致、山水、风俗、人物、神祠、佛寺、恩典、艺文、古迹、灾伤、祥瑞。比之一般府州县志,《苫羊山志》缺少了建置、官师、赋役、学校等与官方相关的篇目,又将方舆的内容加以分解,形成单独的地图、分野、景致、山水、风俗五部分,显示了与官方编纂体例的差异及苫山的地域特色。而在十三篇中,以人物所占篇目最著,并将其细化为甲第、文学、贡生、高隐、贞妇、文媛、烈妇、烈女、节孝、奇孝、宗释、蜕仙、勇健、异人等十四类,以人物的形式突出了“他乡莫能比焉”。

“人物志”中,着墨最多的当属明代该村落之五进士。明代东阿县有十七进士,该村有五,这在当时可谓不凡。“五进士”来源于苫山三大家族:土著刘氏、洪洞李氏和登州李氏。其为:刘约(1459—1514年),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右参政,著有《黄石吟稿》。刘田(1481—1519年),刘约长子,明弘治十八年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著有《东溪存稿》。刘隅(1490—1566年),刘约三子,明嘉靖二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右副督御史,著有《范东诗集》四卷、《范东文集》十二卷、《治河通考》十卷、《古纂分韵》五卷。李仁(1489—1552年),明嘉靖二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右佥督御史,著有《吾西文集》。李学诗(1530—1580年),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郎中,著有《忠孝录》、《李氏家训》。《苫羊山志》除对五人进行详细介绍外,还收录了他们的墓表、墓志铭及行状等。

“艺文志”列举50余首题诗及碑记、奏折若干,都为苫山村落族人所作。如刘谷的《弘轩存稿》、刘舜典的《次谷山人诗文集》等,彬彬至盛,并且还有明万历帝师于慎行(为苫山刘氏之外甥)所作之《庞眉生集》、《谷城山馆诗文集》等。凡此诗文,其他文献较少收录。此外,该志其他景致、神祠、佛寺、古迹篇目的记载,高隐、贞妇、文媛、烈妇、烈女、节孝、奇孝、宗释、蜕仙、勇健等人物的记述,或在空间之中融以人文之道,或在人物之上关乎水土风俗。山川灵秀与郁郁人文都凸显了苫山的地域特色。

东阿李濠编修《苫羊山志》

另外,志书中有关灾异的记载也较为详细,包括河决、地震、旱涝灾害、大疫及人为之战乱等,与《明史》及《清史稿》所记内容大体吻合,并具体说明了灾异发生时的情况。如其所载:“顺治七年,荆隆口决,大河北。十月初一,水至苫山,阔四十里,中洋深十丈,迳虎窟苫羊之间,东阿庄村田禾漂没殆尽。苫山街水深八尺,田舍俱没。士庶环山结庐赖以全躯。如是六年,至有累岁不收一粒,漂散差徭之苦笔墨难悉。至十又有三年,荆隆口塞。十一年八月初五辰时地震,未时复震。”

《苫羊山志》自问世以来,先后有手稿、手抄本、石印本和复印本传世。方志的功能在于资治、教化、存史。就该志所提供的史料来看,“言近荒唐者必正之,虽有所传闻弗取焉……贤有泯没者,虽邑乘不载必阐焉。”(《苫羊山志·自叙》)一方面证伪驱讹,另一方面补府州县史之阙。不仅“五进士”的“文章功业”“文学造诣”可补正史之不足,如道光九年编纂的《东阿县志》中,十分之三来自《苫羊山志》。同时,其它诸如信仰、民俗、宗族、灾异等史料亦为区域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细致的史料。《苫羊山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地方文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