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村的人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更是從來沒收過這麼多錢

趙家村的人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更是從來沒收過這麼多錢

一般說來,世界各國最基層組織的負責人,比如說村長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很多村長長久以來也是一直默默奉獻在自己的崗位上,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凡諾君遊歷各國,卻總是發現不少怪事,例如在南太平洋印度尼西亞爪哇島附近有這麼一位村長,就卓爾不群,不同凡響。

首先這位趙家村趙村長是一位遠近聞名的大能人。

作為先富起來的代表,他的別墅在村子方圓十幾公里別樹一幟,很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很是吸引人眼球。一度作為先進代表成為了趙家村經濟發展的典型代表和財富的象徵。尤其是他家聘請的私人廚師,據說燒製的趙家農村特色菜,深得不少上級領導的喜愛。一來二去領導們不愛村裡的招待所,都愛與村長交流工作,都喜歡與群眾打成一片。

其次,掐指一算,趙村長他也已經幹了十六年村長了。曾經有記者私下問,為啥不退下來休息一下,幹嘛老這麼自己挑擔子累自己。他總是哈哈一笑,村長的活是苦差事,如今沒有人願意幹這吃力不討好的活啊。只有我這一把老骨頭了,無所謂了。

話雖這麼說,在趙家村,幾百戶人家,趙村長可是一位說一不二的人物。

有人曾開玩笑地說,村裡的一切生殺予奪大權,都深深掌握在趙村長手裡。比如趙家寡婦趙大姐的出嫁。趙大姐至今想起這事就後悔。

趙大姐的老公早些年進城務工,後來據說跟著小三跑了,也有說是被工傷丟了命。

三十多年過去了,老公仍未見蹤影,趙大姐因此就成了寡婦。終於這一年,她遇到了他,她和他都想把事情辦了。

這一次,就是趙村長及時成功阻止了她的出嫁。

“大姐,你都這麼大了。就不要折騰了。人家有兒女的,怕給兒女丟臉。你這啥也沒有的,會給村裡丟臉,何況萬一老趙回來了咋辦?老趙不回來,村裡到時候了會給你申請五保戶,你又不會缺吃喝,瞎鬧什麼。”

村長是大人物,村裡的人誰敢不聽。

趙村長的話猶如撥開雲霧見明月,遂一錘定音。

趙大姐至今還是趙寡婦。

趙家村的人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更是從來沒收過這麼多錢

在趙村長這些年的統治中,趙大姐一直還記得一個二愣子,那是一個乞丐,一個明顯有點痴痴呆呆的人。

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村裡進來了這麼一個乞丐,曾經傳言說是從大明縣縣城來的,是某某家的三少爺,因為在自家兄弟幾個的權力爭奪中失敗,被打傻了流浪至今。風言風語倒並不可信,只是這叫花子原本一直在隔壁村乞討,孰料隔壁村那新村長氣量太小,使盡詭計騙了他到了趙家村。

這傻子倒好,一到了趙家村,就賴著不走了。細細算起來,他呆在村裡的時間大概比老趙當村長時間還長。前年為了村精神文明建設,趙村長親自召集了人馬,硬是把二愣子遠遠地徹底趕出了趙家村。

這傻子最後究竟去了哪裡,現在如何,就誰也不知道了。

“真是個可憐的人。”趙大姐談起他,眼角似乎還有些溼潤,“也是一條命啊”。

趙大姐還能數出趙村長好多事情。

比如有一年,村東口的趙冬瓜家的二兒子趙猛蛋,那個不孝子竟然反了天,因為打遊戲父親不給錢,就在集市上打起了他老子。

這一次,也是趙村長及時出面,

趙村長猛的一喝,

“猛蛋,你威風啦。”

猛蛋一驚,才放下打老父親的手。

“猛蛋,你也簡直太不把我放在眼裡了,派出所不管的,我村長管。”

“狗子,二牛,大山……你們幾個給我看好了猛蛋,給我綁起來。”

旁邊幾個人,一聽到趙村長的話,早跳了起來,一把按住趙猛蛋,有人乘機迅速遞過來幾根長草繩,大家三下五除二就給綁了個嚴嚴實實。“竟然敢打自己親老子,反了天了,給我打。”大家一窩蜂而上狠狠揍了猛蛋一頓,一直揍到猛蛋腿軟跪地求饒,徹底認錯了為止。

當然令人記憶更深刻的是,那一年除夕夜的計生罰款。

趙綿綿家當家的,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竟然在計劃生育高峰期頂風作案,為了追求人丁旺盛,竟然一口氣接連生了五個娃,三女孩倆男孩。

當然,就在那一年除夕,老趙村長來了,帶了民兵營長、婦女主任、計生委員、治安委員等一大幫人來了。

趙綿綿家當家的立刻被控制住,接著家裡所有人被控制住,

很快趙綿綿家當即被拆了門板,扒了屋頂,被拖走了家裡唯一的櫃子,還牽走了唯一的耕牛,趕走了豬圈裡的兩頭豬。最後治安委員臨走還抓走了院子裡的那幾只雞……

趙綿綿家好好一個家,直接就家徒四壁,徹底地淪落一窮二白了。

他們當時那個哭聲慘叫,至今叫人心冷。

剩下的,就是一些紅白喜事了。

趙村長喜歡熱鬧,喜歡喝酒,尤其喜歡喝酒的時候被人恭維。

於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趙家村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凡紅白喜事,必請趙村長主持。

尤其是村裡上點檯面的紅白喜事,最尊貴的地方,最露臉的時刻,最好的食物乃至最好的禮品,當仁不讓都是必須留給趙村長的。

哦,還有,趙村長當村長後,村裡還流行起一種認乾爹或者幹爺爺的習俗。據說村裡所有的小孩子長到一定時候,父母就必須要帶他們去找一個資深望重的人認乾爹或者幹爺爺,說是吉利能保佑孩子以後逢凶化吉。

在趙家村,沒有誰比趙村長德高望重。

因此村裡的孩子,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就會由父母引著,上門去找趙村長。誠誠懇懇地認了他做乾爹或者幹爺爺。一般情況下,同時還需要給趙村長五斤米酒,三斤豬肉和一個豬頭,就算完成了儀式。

當然,趙家村最令人醒目的是村裡的大喇叭。

大概是趙村長在第二次當選村長之後,他愛上了廣播,於是他就在村裡最中間的位置找了塊空地,豎起了一座堅固的高約十多米的架子,上面設置了一排高音喇叭,這聲音可是震天響,全面覆蓋了整個村落。

隨後村裡也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每天中午十二點到十二點半,每個村民不管在村裡哪個角落,都必須規規矩矩認認真真聽廣播,尤其不能嬉戲吵鬧,村長一旦知道了就會認為是這幫人完全不尊重自己。而村長在廣播喊話的時候,一般還會隨時派出自己的侄子四處巡邏,遇到有完全不當一回事的村民,他侄子會及時記錄下來,而村名們也相信事後總會有這村民好受的。

好在村長廣播內容五花八門,倒也不單調,有時候還會有一段上門免費服務的廣告。尤其某次村長廣播通知縣城醫院來免費體檢,就查出了村裡三個隱性病患者。一來二去,大家徹底摸清楚了村長的脾性,反正也就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何況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何苦為難村長呢。一開始大家將就著聽,漸漸地聽成了習慣,最後不聽了還不習慣。村裡有人外出的,一段時間沒聽到村裡的廣播,回來後還給大家回憶說總覺得一天空落落的。

甚至,趙家村裡屁大點的孩子們,去學校上了一天課啥也記不住。唯獨對老村長廣播中的幾句話,脫口而出,順手捏來。

大概兩年多前,趙家村附近某座山脈勘探出了一種世界稀有礦石,村裡人稱之為“春礦”,據說因為其引人發春,還據說這種礦石賣往國外,很值錢。於是一大批有錢人跑來開廠挖礦。隨著礦場的擴大,很多外鄉人跑來打工,很多人因此陸陸續續住進了趙家村裡。

一時間,趙家村,僅僅是村裡徵地、道路、設施等補償款數以千萬計。而其他方面,僅僅是路過的車隊就必須給村裡交納數額不等的修路養路費……

趙家村的人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更是從來沒收過這麼多錢。

大家都說趙家村發了。

很快在趙村長的全力主導下,

村幹部們一個個外出學習取經,有些村幹部還攜帶著家屬一同前往外地學習,回來時還購買了大量的各地建設發展的珍貴資料,含各種光碟。

同時,趙家村也開始大力維修當地小學、幼兒園。

趙家村還重新修建了環村公路,直接建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此外,趙家村全村也建起了高檔路燈,還在某繁華路口建起了一棟高檔招待所,同時街上的袖珍型村集體門店項目也破土動工了。

當然,再省著花,最後一千多萬元也花得只剩不足兩萬元了。

最後,在村長侄子領著縣電視臺的村長侄女採訪村民時,大家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都說,“幸虧是村長主持,要不然這錢早就花完了,哪能幹這麼多事情。”

最值得一提的,是趙村長首創了新村風新村貌的受閱式。

原來這幾年,趙村長一直琢磨著,美麗鄉村,趙家村新村風新村貌建設必須要搞出動靜,要搞出點名堂。

老趙村長想來想去,請了無數高人高參,最後想通了,唯有借鑑軍隊做法,進行檢閱受閱。

很久以後,

趙家村簡直橫空出世,將空前絕後般的舉辦一期新村風新村貌的檢閱的消息不翼而飛。

屆時趙村長坐鎮趙家村,趙家村新村風新村貌將以軍人軍容閱兵式向世人展現。

消息傳出一舉震驚了世界。

消息的另一邊,趙家村的人們更擅長憶苦思甜,

他們說趙村長總是說,

“除了我,還有誰一心一意想著村民的。”“要不是我,我要不是在村長崗位,我操心這幹嘛。”“我都一把老骨頭了,生是趙家村的人,死是趙家村的鬼。”

“做人民的公僕是一個老村長的本色。”

“時刻不忘為人民服務。”

趙家村的人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更是從來沒收過這麼多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