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後代綠色家園——“全國勞動模範”王銀吉一家壓沙造林紀實

留給後代綠色家園——“全國勞動模範”王銀吉一家壓沙造林紀實

深秋時節,記者來到涼州區長城鎮紅水村北面騰格裡沙漠腹地——王家治沙區採訪,遠遠望見13米高的瞭望塔上,一面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全國勞動模範”王銀吉的臉龐依然黝黑、雙手依然粗糙、嗓門依然宏亮,讓更多的沙漠披上綠裝的初心依然未改。隨後,記者登上瞭望塔俯瞰廟兒墩,天高雲淡、草木葳蕤,生機勃勃的沙棗、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宛若一片綠色的海洋。

不改壓沙初心

今年51歲的王銀吉出生在騰格裡沙漠邊緣一個叫紅水河的貧瘠村莊,從1999年開始,他堅持二十載壓沙造林不動搖。剛開始,一家人吃住全在沙窩裡,睡的是地窩,鋪的是乾草,點的是油燈,喝的是窖水,每天被子和枕頭上都是厚厚一層沙子,每當颳風,吃完飯後,碗底都是一層沙子。

一天,不太結實的窩棚突然坍塌,王銀吉的父親從下面爬出來,再用手挖開廢墟救出孫子。當時,嚇傻的孫子抱著爺爺的脖子哭喊著:“爺爺、爺爺我們回家吧,我再也不想住這裡了!”

誰都知道,沙漠最缺的就是水,而植樹偏偏又離不開水,運輸最難的還是水。當時,家境不寬裕的王銀吉東拼西湊了上萬塊錢,買回兩峰駱駝,在家與沙漠之間3公里多的崎嶇路上每天用水桶來回馱水,一趟200斤,來回一趟3個小時,一天最多能馱4趟。

為了節約水,他用勺子給小樹苗澆水,一次一勺,一滴都捨不得浪費。為多省下一口水給樹苗,王銀吉一家人吃完飯的鍋和碗很少水洗,早晨洗完臉的水捨不得倒掉,澄清留著中午再洗手,洗腳更成了一家人的奢望。就這樣,樹枯了,再栽;苗死了,再補。一年四季,二十年如一日,一家人週而復始地重複著單調枯燥的工作。

“只有把荒沙治住,子孫後代才有飯吃。”為實現這個長遠目標,王銀吉和父親王天昌開始了“別人認為不可能完成”的治沙之路。

2005年春季,正值植樹造林的黃金時節,小兒子的腿腳有些不正常,忙裡忙外的王銀吉也沒在意。一月後,兒子變得遲鈍,神情呆滯,他急忙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結果晴天霹靂,兒子得的是腦幹膠質瘤。這個噩耗幾乎擊垮了王銀吉這個與沙漠抗爭的硬漢子。第二天,他領著兒子動身前往西安的醫院診斷,結果讓他欲哭無淚,兒子的腦瘤已到晚期。回到家中,王銀吉的妻子一邊失聲痛哭,一邊抱怨都是因為顧了壓沙種樹,才把孩子的病給耽擱了。14歲的兒子臨走時說:“爸爸,你一定要把沙漠治綠!”當時,含著淚、咬著牙的王銀吉更堅定了要把沙漠治理好的決心。

2006年冬季的一天,王銀吉為了儘早出去聯繫樹苗,一大早就裹著棉衣出發,在寒風中騎著一輛破自行車前行,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趴了好一陣子才緩過神來,頭撞破、腰扭傷,腿痛得動彈不成,心中的煩惱統統湧上來,他狠狠敲打著地面,責問這麼多年到底為了啥?過了好一陣子,他慢慢坐起來,朝著自家的“綠色家園”望去,兒子的話在耳畔縈繞,“爸爸,你一定要把沙漠治綠!”,王銀吉咬咬牙又一次爬了起來……

曾有人問王銀吉:“你是不是對沙漠情有獨鍾?”他說,我對沙漠恨得不得了,恨它就要制服它、治理它,把它制服、治理以後,它就可以造福百姓了。

王銀吉告訴記者,以前廟兒墩“大風一起不見天,一茬莊稼種三遍,大風絕收小風欠”,由於自己和父親沒有多少文化,治沙全憑積累的一點經驗,最早種植的苗木有近80%枯死。多次失敗後,他們主動向市、區的林業專家請教,才得知不同的苗木應栽植在沙丘不同的部位,才能更好的成活。

寒冬臘月,迎著呼嘯的風沙,他和父親裹上棉襖,揹著乾糧,在流動沙最嚴重的地段仔細觀察風的起勢、沙的落處,哪裡能種草,什麼位置種樹最好,終於摸索到了科學的種植方法。同時,在長期的壓沙造林勞動中,王銀吉父子經過多年的摸索,探索出了用木棍打穴,然後將沙生苗木直接放入穴中,再用腳踩實的定植方法。這樣既消除了因挑樹溝造成的沙土層鬆軟容易受大風侵襲的弊端,又節省了挑溝的勞力,從根本上保證了植樹質量。王銀吉認為,治沙必須按照自然規律辦事,治哪裡,怎麼治,用什麼樹種,都要著實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20年早出晚歸,起早貪黑“鏖戰”,累計投資上百萬元,王銀吉一家人在風沙口營造了一道南北長3800米、東西長4000米的大型防風固沙林帶,栽植各類喬灌木600多萬株,成活率達到85%以上,集中治理的沙漠面積達8000多畝。昔日“莽莽黃沙遮天蔽日”的景象一去不復返,沙漠中綠樹成蔭,沙丘間喬灌木鬱鬱蔥蔥,一派喜人景象。

踐行植綠使命

走進治沙區,茂盛的沙生植物鬱鬱蔥蔥,記者向東穿行約10分鐘左右,王銀吉一家人最早紮根治沙的地方就在眼前。20年前栽種的榆樹有碗口粗壯,20年前挖的地窩依然存在,門框上的春聯每年都要“新桃換舊符”。順著地窩的臺階往下走,推門而入,一股燒土炕的味道撲鼻而來。點著煤油燈,記者看到地窩鋪呈“品”字狀,正中一間面積最大,打了大通鋪,貓腰穿過拱門,右手的一間是住人的,面積略小,左手則是面積更小的廚房,通風的天井已經有些塌陷了。很難想象,王銀吉一家人曾為治沙在這裡居住了7年時間。

王銀吉的堅持與付出得到鄉親的認可,贏得全社會的尊重,從2002年至今,共獲得各類表彰獎勵10多次,201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有人問王銀吉:“你付出了二十年的精力,還搭上兒子的命,投入上百萬元,你到底圖個啥?”王銀吉回答:“圖個啥,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一條,不能讓流沙吞噬了我們的家園!”

這些年,王銀吉一家人在沙漠裡“戰天鬥地”的事蹟被廣泛宣傳,前來治沙區觀摩、學習、取經、壓沙、栽樹的人一撥又一撥。

今年國慶節,一些家長帶著孩子來到治沙區,不少孩子是第一次走進沙漠,通過實地參觀,他們知曉了武威地處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交匯地帶,乾旱少雨,水資源奇缺,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脆弱。當聽到王銀吉一家為治沙耽擱了兒子的病情時,特別是王天昌老人講述時淚流滿面的場景,讓不少孩子眼眶溼潤,他們理解了王銀吉一家“只有把荒沙治住,子孫後代才有飯吃”的誓言。在沙漠腹地,孩子們認識了梭梭、紅柳、花棒等沙生灌木,參觀了當年壓沙時住的地窩,親眼目睹了馱水的駱駝,操作了自制的“沙漠槍”……一位家長說:“組織這樣的活動太有必要了,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勞模的事蹟,更給家長們也上了一堂傳統的教育課,對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意義深遠。”

春天植樹,秋天壓沙。深秋時節,王銀吉一家人又開始了壓沙。天氣晴好的時候,王銀吉準備好鐵鍬、犁鏵、耙子,在經改裝的吉普車上捆好麥草,載上父母、妻子和鄰舍的幫工,開著車駛進莽莽戈壁大漠。沙漠高低起伏,車顛上顛下,人前傾後仰,他們早就習以為常。到達壓沙點,開溝、鋪草、埋沙、栽苗。很快,他們身後的草方格無限延伸,並牢牢地將流沙鎖在下面。

記者看到,今年王銀吉一家人採取了新的壓沙方式,把生長了一、二十年的花棒砍下來,整齊地鋪在沙丘上用沙壓住,然後再在方格里栽種梭梭、花棒。王銀吉告訴記者:“由於花棒的根系發達,早已深深紮根在沙漠裡汲取養分,砍下它的枝蔓更有利於生長。前兩年就開始摸索試驗了,效果很明顯,所以今年大規模推行這種壓沙模式。”

歇工的時候,大夥坐在沙丘上,啃著乾糧、喝著礦泉水,王銀吉操起父親王天昌的三絃兒,吼幾嗓子父親自編的《壓沙歌》:家住長城鎮,緊靠黃沙邊,風吹黃沙過河岸……粗獷的聲音迴盪在空曠的四野,雄渾、蒼涼、古樸。

春去秋來,二十載彈指一揮間,沙漠裡早已找不到他們一家人曾經重重疊疊的腳印,唯一的見證便是那一簇簇在風中搖曳盛開著粉色、黃色花朵的花棒、紅柳、梭梭等沙生植物。

“今年治沙人的喜事、大事真多,先是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榮獲‘時代楷模’稱號,後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八步沙林場,並作出指示新時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漢’這樣的當代愚公、時代楷模,這是我們治沙人的驕傲。”採訪將要結束,王銀吉告訴記者,我的根在紅水河,魂在廟兒墩,作為全國勞動模範、全省防沙治沙標兵,只要堅定不移走好防風固沙之路,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相信一定會留給後代一個綠色、幸福的美好家園!

本報全媒體記者範武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