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股份:福禍難料|民資商業樣本觀察④

金科股份:福禍難料|民資商業樣本觀察④

2016年9月,金科集團老闆黃紅雲最後悔的事情,可能就是兩年前大肆收割“韭菜”的那段日子。

2014年底至2015年上半年,隨著限售期解禁,黃紅雲家族集中減持總股本9.35%,合計套現達40億元,賺了個盆滿缽滿。當然,金科股價在高送轉套路及隨後股災的雙重打擊下,從11元左右快速跌至4元附近。

風險和收益總是相伴的。如此大規模的割“韭菜”必然隱藏著巨大的危險,不過這對當時割“韭菜”上頭的黃老闆來言,“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在牛市的時候畫畫大餅,吹吹自己興許就又能割一波,危險什麼的不存在的。

可惜,這位黃老闆不知道的是,在股市裡從來就沒有絕對的“韭菜”,“韭菜”都是相對的。

金科股份:福禍難料|民資商業樣本觀察④

繞不開的徐翔和半路殺出的融創

和很多房地產老闆一樣,黃紅雲早年間也是包工頭出身,並在風雲幻變的90年代之際,和幾個合夥人一起進軍重慶房地產市場,創辦了金科集團。

藉助著改革的紅利和市場東風,黃紅雲踏上了房地產事業的高速列車。在21世紀的前十年間,金科通過學習複製當時主流房企的開發模式和項目,迅速成為了重慶當地的房地產領軍企業。就在在這樣一帆風順的情況下,2009年,黃紅雲看準時機,成功讓金科借殼ST東源上市。

伴隨著限售期的解禁,股市整體的上揚,黃紅雲自然而然也就產生了割韭菜的想法。如同上文所說,在2014年底至2015年上半年間,黃紅雲家族集中減持總股本9.35%,合計套現達40億元。

如此大規模的套現動作也讓黃紅雲和兩個重要人物扯上了關係,一個就是和黃紅雲套現有千絲萬縷聯繫的徐翔,一個就是未來入局金科的孫宏斌。

根據資料顯示,2015年5月6日、7日,黃紅雲減持1.55億股,套現11.45億。5月7日,陶虹遐減持0.52億股,套現3.74億。5月12日,陶虹遐減持1.8億股,套現12.83億。短短一週內,黃紅雲夫婦便套現超過28億。

巧合的是,這距離6月15日滬指開始崩潰僅僅距離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2015年11月,徐翔在杭州灣跨海大橋被公安扣留,消息瞬間傳遍全國。2016年4月,新華社發佈消息,徐翔等人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犯罪,於近日被依法批准逮捕。2016年12月,徐翔案在山東青島開庭審理,總計有13家上市公司涉及徐翔案。

在這些案件中,徐翔等控制的澤熙投資、極限資產、靈巖投資與上市公司高管合謀,在二級市場上拉高上市公司股價,幫助公司高管或大股東高位減持套現獲利。當然,這13家上市公司高管就包括黃紅雲。

實際上,這時候的黃紅雲早已經不再是金科的董事長。當時的黃紅雲擔心的已經不是公司控制權的問題,而是能不能躲過這一劫·。徐翔被抓後,敏銳察覺到勢頭不對的黃紅雲在8月11日就無理由地辭去了董事長職務。不知是否吉人自有天相,徐翔一審被五年六個月,並處罰金110億;而黃紅雲只是後來被吊銷了全國政協委員。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大刀割韭菜的黃紅雲逃過了一劫,可他辛苦創辦的金科卻沒能像他一樣獨善其身。畢竟,黃老闆並不知道韭菜總是相對的。

受大規模減持和徐翔案的影響,股權極不穩定的金科反而要變成孫宏斌手中的韭菜。

2016年9月22日,融創通過全資子公司以40億元認購金科增發的9.07億股,佔金科股份擴大後總份額的16.96%,突然躍居第二大股東。隨後,融創連續在二級市場舉牌金科。

2018年10月25日晚間,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表公告稱,截止2018年10月25日收盤,融創中國合計持有公司1,477,939,996 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27.6783%。公司實際控制人黃紅雲的持股數量被融創超過。

黃紅雲要出局了?大半輩子心血傾注到金科的他自然不可能將金科拱手相讓,於是,剛從徐翔案逃出一劫的他又重新馬不停蹄地殺入股權爭奪戰的戰爭當中。與之相對應的,案板上的金科也幾乎重新被黃紅雲塑造成了另一幅樣子。

金科股份:福禍難料|民資商業樣本觀察④

控制權動盪,頻頻對外擔保資助

雖然在2018年10月25日時,融創持股數一度超越了黃紅雲持股數,但孫宏斌並未如願以償入主金科,相反,二者對金科的控制權爭奪陷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2018年10月26日,金科股份董事長蔣思海表示:“首先,目前黃紅雲仍是金科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第二,蔣思海在與黃紅雲溝通時,黃紅雲明確表示將全力維護金科股份的控制權,同時他將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當前金科股份穩定向上的經營局面。”

10月28日,黃紅雲與女兒黃斯詩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黃紅雲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的金科股份上升至16.0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約29.99%。果不其然,作為金科的老闆,黃紅雲還是以微弱的優勢超越了融創。

隨後,11月18日,金科股份發佈公告稱,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回購註銷不符合解鎖條件的激勵對象已獲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的議案》,董事會同意將已不符合解鎖條件的激勵對象12人已獲授的限制性股票全部予以回購註銷。

在本次股票回購註銷後,黃紅雲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的股份,佔金科股份總股本約30.02%,在穩固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同時,也完美避開要約收購的紅線。

但財大氣粗的融創並不甘心,今年一季度,融創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了509.6萬股金科股份,截至今年年中,融創的持股比例達到29.35%,黃紅雲方面持股29.98%,雙方差距再次縮小。

6月初,黃紅雲方發佈了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根據草案內容,公司全部有效的員工持股計劃所持有的股票總數累計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0%,資金來源為員工合法薪酬、自籌資金、通過融資方式籌集的資金以及公司計提的專項基金等。這也意味著,佔據高管數量優勢的黃紅雲方將通過持股計劃顯著和融創拉開差距。

雙方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三年大戲可謂吸人眼球,這也就造成了當下金科董事會里代表融創的張強和姚寧頻頻反對和棄權的“奇觀”。但黃老闆並沒有就此止步於股權方面的較量,憑藉著董事會的優勢,在他的操控下,金科的資產開始不斷膨脹和外流

,進一步打壓融創的野心。

根據11月份金科發佈的公告顯示,截止9月末,金科對外擔保額已經達到了876.46億元,佔本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378.10%,佔總資產的37.99%。但實際上,這些被擔保的企業負債狀況大部分高企不下,很多公司位於三四線城市,且不少為新註冊的項目公司,或者尚處於虧損狀態。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7月至2018年末,金科股份共發佈對外財務資助報告近20份,涉及其參股公司、子公司、項目公司股東等多達70多家,涉及金額三百億元左右。

相關專家表示,為子公司融資進行擔保在行業內較為常見,但如果子公司的負債和盈利情況並不樂觀,且隨著棚改政策調整和三四線城市樓市降溫,“去化”壓力或將集中呈現,可能會加大母公司的債務風險。對於此類無息的資助,會讓中小股東會更加關注,如果過多的低利息的融資,那麼在資金收益方面若是做不到位,部分中小股東可能也會有怨言。

金科股份:福禍難料|民資商業樣本觀察④

逆勢狂奔,債務壓力日益增大

為了斷絕融創主局金科的念想,近三年來,黃紅雲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在房企普遍去槓桿,降速度的背景下,讓金科逆潮而上,走上了一條激進的擴張之路。從這個意義上,孫宏斌的攪局反而成就今天房產市場這匹突然殺出的黑馬,或許幾年後,黃紅雲還可能會感謝孫宏斌一番。

財報顯示,2014年至2018年,金科的資產總額分別為820.7億,955.5億,1092億,1574億和2307億,明顯可以看出金科16年開始就如同換了發展模式一般:僅18年的資產規模就是16年的兩倍,而17年相對於去年的資產增長額達到了482億元,遠高於16年的136.5。

金科股份:福禍難料|民資商業樣本觀察④

與資產規模一起飛速擴張的,是其膨脹的土地儲備。

在2015年以前,金科在區域佈局上一直堅持“622”戰略,既中西部佔比60%、長三角地區佔20%、環渤海地區佔20%,全國化佈局並未打開局面。但2017年、2018年,金科提出“三圈一帶”、“八大城市群”的區域發展戰略,持續增加對核心城市的佈局、深化省域深耕,開始全國性的擴張佈局之路。

根據年報顯示,2015-2018年間,金科的土地項目投資分別為100億,208億,460億和700億;城市分佈也從15年的“核心十城”變成18年的核心25城,僅僅四年間,就完成了由區域房企到全國性房企的華麗轉身。

除了自家買土地,建樓盤外,金科更是開啟了買家模式,直接收購一些現成項目。

在今年新城事件爆出來後,金科成了第一口吃螃蟹的企業。7月末,新城控股以及金科股份發佈的公告顯示,新城控股出讓15個項目公司的股權,交易價格合計約69億元,而金科地產在交易中共收購8個新城控股項目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月月初,金科股份發佈公告,擬受讓中科建設及重慶凱潤分別持有的重慶星坤地產51%和49%的股權,但因為涉及關聯交易和近11倍的溢價,受到深交所的問詢。

在大規模的擴張,全國性的佈局下,金科銷售額增長也締造了業內奇蹟。此前金科董事長蔣思海表示:“過於穩健就是保守,就要被市場淘汰,小而美是不行的,必須大而強。為此,我們提出了跨越式發展的目標,金科2019年的目標是銷售規模過1500億元,2020年超過2000億。”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金科的銷售規模只有319億元,在2018年卻跨越式邁進了千億門檻,幾乎翻了三倍。

在當下整體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這樣擴張的速度堪稱百米衝刺,如今的金科和幾年前安居於重慶的金科可謂天壤之別。當然,用不到五年時間從區域龍頭到躍居國內一線房企,金科也付出了快速膨脹的代價。

財報顯示,2018年,金科實現營業收入412.33億元,同比增加18.6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38.85億元

,同比增加93.85%,同期金科的房地產業務毛利率較上期增長8.05%。

在金科飛奔的大背景下,這份業績過於斐然的財報遭到了深交所的質疑。5月20日,深交所對金科股份下發年報問詢函,從淨利潤增幅遠超營收原因、是否存短期償債風險、監事會主席持股來源等關鍵性指標作出問詢。

除了財報過於亮眼受到質疑外,金科明重要的財務指標也出現了明顯變化。

負債由16年867.2億擴張到18年1929億,翻了2倍;融資成本從2015年金科銀行貸款的融資成本最高為7%,到了2018年其銀行貸款成本上升了2.2個百分點,融資成本高於同業水平;流動比率也從2016年開始逐漸下降,分別為207.37%,171.05%和155.02%,速動比率分別為57.95%,43.85%和38.15%,債務壓力日益增大,讓金科的未來道路越來越充滿了壓迫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