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斯内德,告别荷兰“三棍客”

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荷兰,属于“三剑客”——范巴斯滕、古利特、里杰卡尔德,那么最近十年的荷兰,属于“三棍客”——罗本、范佩西、斯内德。

告别斯内德,告别荷兰“三棍客”

“三棍客”这个说法,源自于球迷的调侃。

荷兰足球,才华横溢,进攻犀利,球风大开大阖,追捧者无数。

但他们的历史,又是一段令人惋惜的失败者通史。

失败,一方面是因为时运不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更衣室内的不和谐。

当然,这怪不到罗本、范佩西和斯内德身上。

更衣室问题,是荷兰足球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

早在1978年,克鲁伊夫就因为与国内行政部门的矛盾(主要是因为他老人家总是喜欢慷慨解囊扶危济困,导致自己虽然收入不低却没钱交税),拒绝代表荷兰男足参加世界杯。

告别斯内德,告别荷兰“三棍客”

到了“三剑客”时代,虽然荷兰人终于捧起了欧洲杯的冠军奖杯,但更衣室内依旧矛盾重重。

就在1988年拿下欧洲杯冠军之后两年,在1990世界杯上,“三剑客”就携手逼走了主帅伯莱格茨。

1994年世界杯,古利特与主教练艾德沃卡特势同水火,干脆就退出了国家队。

告别斯内德,告别荷兰“三棍客”

1996年,荷兰足球名宿戴维斯为首的苏里南球员和荷兰的白人球员干脆就立场鲜明的公开对抗,最终这次对抗以戴维斯被开除而告终,没了中场大将的荷兰人也没能走得更远。

八年之后,又是戴维斯,在国家队与“伞队”范博梅尔和范尼两位白人球员公然斗殴。

2008年欧洲杯,苏里南黑人球员和白人球员之间的矛盾好不容易有所缓和,俱乐部之间的派系斗争又开始了——范巴斯滕作为主教练,是阿贾克斯系的主心骨,而“小禁区之王”范尼,则领衔埃因霍温系,两派的内耗之下,八强战中,球队最终不敌俄罗斯,再次铩羽而归。

告别斯内德,告别荷兰“三棍客”

这么一个矛盾重重的群体,在那一批球员的黄金时代仍然能取得不俗的成绩,荷兰球员的才华可见一斑。

虽然“三棍客”的传说,让很多人觉得斯内德不是个善茬,但老胡必须要再次申明一下,“三棍客”这个说法,本来就属于球迷杜撰,斯内德的脾气,也真没那么糟糕。

只不过,虽然从来都不是派系斗争中的主角,但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之下,你很难要求斯内德完全保持中立不站队,甚至去作为对立双方的润滑剂。

但从球场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在踢球的时候,斯内德绝对可以做到心无旁骛。

告别斯内德,告别荷兰“三棍客”

苛刻如穆里尼奥,对健康的斯内德,也分外青睐。

2010年实现三冠王伟业的那支国际米兰中,穆里尼奥是球队的灵魂,埃托奥和米利托是球队的两杆大枪,卢西奥、萨穆埃尔和塞萨尔是球队的盔甲,而斯内德,就是球队的大脑。

那一年的世界足坛,都差点被斯内德踩在脚下。

帮助国米拿下三冠王之后,斯内德随荷兰出征南非世界杯。

范马尔维克治下的那支荷兰队,绝对是历史上最没有观赏性的荷兰队。

但不可否认,那是进入21世纪以来,荷兰人距离冠军奖杯最近的一次。

如果比赛第62分钟,斯内德送给罗本的那记秒传,最终能转换成进球,可能一切都不一样了。

很遗憾,这地球上没有如果。

斯内德也仿佛在那一年之后,用光了自己的运气。

之后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斯内德再也没能回到那一年。

告别斯内德,告别荷兰“三棍客”

伤病和失败,成了他职业生涯之后的日子里,最纠缠不休的怨侣。

斯内德35岁了,伤病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

他曾经差一点在梅罗争霸最激烈的时代捧走一座金球奖,也曾经因为伤病原因,被他曾为止奋斗并立下赫赫战功的球队扫地出门。

他曾差一步便可登临巅峰,也曾因为伤病而跌落谷底,甚至在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还去了卡塔尔淘了笔退休金。

现在,他离开了,荷兰“三棍客”的时代,也正式落下帷幕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哪个去听旧人哭。

告别,就洒脱一点,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