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電影裡最棒的設計,在於他們最後都沒想起彼此的名字

《你的名字》劇中反覆出現移門開啟的鏡頭,包括女主角家裡的合室移門和地鐵的移動門,鏡頭的視角都是在移動門底部向著移動門開啟的方向拍攝。這樣的鏡頭在劇中出現了至少三、四次,令人印象深刻。對於這一點,我不太清楚這個鏡頭反覆出現的意義,尤其是以這樣一個較為特殊的視角呈現出來的鏡頭。或許是為了在情節上起到某種呼應的作用,又或者只是某種審美上的偏好。如果有人品出了其中意味,歡迎交流。

《你的名字》電影裡最棒的設計,在於他們最後都沒想起彼此的名字

對於隕石坑景色的描寫。看到男主揹著女主外婆上山爬到隕石坑口時的景色,我突然感覺有點似曾相識,看上去就像是《追》裡面的某個場景,略顯穿越。我之前在評論細田守的《狼的孩子雨與雪》的時候也提到過類似的問題。或許這一代的動畫導演還是有著一個“宮崎駿接班人”的情結,以至於儘管他們在刻畫城市景觀的時候能做到令人髮指的細膩與寫實,但是在描繪自然景觀的時候卻忍不住地想要往奇幻浪漫風格上靠。

《你的名字》電影裡最棒的設計,在於他們最後都沒想起彼此的名字

想象一下你看吉卜力的片子,前腳還是《側耳傾聽》、《聽到濤聲》或者《坂上花開》的畫風,後腳就變《幽靈公主》和《天空之城》了。這種風格上的分裂往往容易造成觀眾出戏,或者至少是讓人感覺到過渡不足。結尾的處理。新海老師在結尾處還是玩了一個類似於秒五式的處理。這是他擅長的,同時也是他所偏好的——對於主人公的孤獨狀態的描寫。

《你的名字》電影裡最棒的設計,在於他們最後都沒想起彼此的名字

誠然,本片的結尾做這樣的處理也並非不好,甚至還能調動一下看過《秒速五釐米》的觀眾內心的緊張感(新海老師也是個心機BOY)。但我還是認為這並不是完全必要的。導演在整部作品上的風格實現了自我突破,卻在結尾處又迴歸了他擅長和偏愛的風格,這樣做未免顯得有些保守甚至是小氣。若不客氣地以誅心之論而言,就像是手上的那點絕活到了最後終於忍不住還是要秀一把給觀眾看看,這大概也算是某種惡趣味吧。

《你的名字》電影裡最棒的設計,在於他們最後都沒想起彼此的名字

感覺這個電影裡最棒的設計在於他們最後也沒有想起彼此的名字,或者說並沒有認出彼此。電影最後的安排使這個故事不再是一個特殊的故事,不再有任何玄幻的色彩,它成了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故事。最後那些朋友,還有主人公們,都記不清那年夏天自己具體做過什麼事情了,只是模糊地感覺曾結伴如果一個地方,因為什麼去的,去做了什麼,都記不清了。

《你的名字》電影裡最棒的設計,在於他們最後都沒想起彼此的名字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乍一想都十分確定自己曾經做過什麼,比如初二那年夏天你去了哪裡,和誰一起度過,但具體的細節呢?卻越想越模糊。想到最後,什麼都無法確定了。是不是也會覺得,某個擦肩而過的人十分熟悉,或者相處了很久的人,忽然發覺好像很久以前彼此之間還有過別的故事。這就是最神奇的地方,我們的過去也充滿了無限的未知。我太喜歡電影的這個安排了,現在的這個世界和我們的過往都成了值得期待的地方,因為一切都很神秘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