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基地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什么—访星光村片区综合党委书记左少平

从武昌火车站向南上高架桥,经过鹦鹉洲长江大桥后驰上蔡甸的快速高架桥路,驱半个小时便来到了全国文明村星光村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这个基地是中组部、农业农村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所采取的重大的战略举措,旨在培养有国际视野,熟悉现代农业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热爱农村工作的新型领军型人才。6年来,这个基地完成教学任务57期,共接待来自全国17个省在农村主持工作的村书记、大学生村官学员数千名,其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受到学员们的欢迎和好评,几次被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培训基地。为何星光村能够成为跻身于全国为数不多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先进行列?她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

培训基地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什么—访星光村片区综合党委书记左少平

武汉市蔡甸区星光村片区综合党委书记左少平认为星光村的发展历程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她有过荣光,有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办乡村企业带来的一时兴盛,但最终因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涣散,管理混乱,致使火火红红的村办企业全部倒闭,并背下了沉重的外债包袱,……2007年,在上级党委的重视支持下,我们新一届星光村党委痛定思痛,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入手,前车之鉴,引以为戒,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班长首先做到,要求党员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榜样的力量和为民情怀,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团结带领党员群众,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在人均不到三分地的土地上,工业强村建村办工业园,把“三园一区”的规划变成了农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2018年,星光村集体收入达1.1亿元,村民人均3.5万元,从去年开始,女村民50岁,男村民55岁,每月可领取1500元的生活补贴,并按村民股份分红。村民家家住别墅或带电梯的高层楼房,医疗全免费、水电气全报销,村民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星光社区是蔡甸区最早实现智能化的社区,被评为湖北省宜居村庄、美丽乡村,留住了乡愁,留住了诗和远方。村党委还投巨资建成了条件优越的星光幼儿园和星光小学,让村民子女享受良好的教育……,星光村的巨变得益于党的农村政策,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帮助,也是村党委带领党员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

培训基地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什么—访星光村片区综合党委书记左少平

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十二年前,在上级党委关怀下,返乡能人、优秀企业家左少平临危受命,来星光村担任党委书记。他懂经济、善管理,无私无畏,团结依靠党员群众,扎实奋斗,把昔日落后的星光村带进了全国文明村的光荣行列,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村党委也被湖北省表彰为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典型。

培训基地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什么—访星光村片区综合党委书记左少平

党建是我们改变家乡面貌的法宝,也是我们推进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我们从星光村过去一度火红后又跌入低谷的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时刻告诫班子成员,基层党建决不能走形式、做样子,而要真抓实干,下大力气抓好基层党的建设。抓党建、促发展,抓党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并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自治、法治、德治联动机制的特点。党委这些年树立起来的40个不同类型党员先进典型起到极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的村规民约与村民的福利待遇挂钩,既有硬性约束又倡导健康风尚,使村民都能做到遵纪守法,讲规矩,明事理。每年村里评选的“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区安定和谐,群众生活幸福,其乐融融。左少平书记深有体会的娓娓道来,令人印象深刻。

培训基地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什么—访星光村片区综合党委书记左少平

乡村振兴战略将给广大农村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来自全国各地的村书记,大学生村官正是肩负着这一历史使命来星光村培训基地观摩学习的。在这里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有农业部门领导对农村发展趋势的预测,又有农业专家、学者对现代农业科技前沿知识的传授,还有优秀企业家创业成功的现身说法。左少平作为专家授课组的成员,把自己创业成功的经验融入改变家乡面貌的奋斗经历,用朴素生动的语言一一道来,引起学员们的共鸣,受到欢迎和好评。左少平还利用业余时间,和学员们互学互鉴,交流党建和乡村治理的心得体会,在学员的心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培训基地给乡村振兴带来了什么—访星光村片区综合党委书记左少平

谈到今后的打算,左少平动情地说面对上级党委的嘱托,我们将戒骄戒燥,不懈奋斗,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更加出色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