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有人說,“班主任是學校裡最忙碌的人”。眾所周知,班主任責任重大,工作細緻、煩瑣,當班主任也自然成了“苦差事”。面對學校的眾多煩冗瑣事,面對學生眾多問題,如何做班主任、如何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是一個教育難題。

用“心”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保持良好心態

既然選擇了做班主任,就應該學會調整心態,在繁雜、瑣碎的工作中感受幸福、收穫幸福;平時,帶著樸素的情感、美好的心願,捧著一顆誠心,輕鬆、愉快地與學生一起享受教育時光。培養幸福的學生,班主任應具有職業幸福感。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良好的心態是第一位。

“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班主任的心態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如果學生每天都面對焦慮、暴躁的班主任,心態就很難平和、樂觀。只有充滿陽光、積極向上的班主任才能帶出陽光、樂觀的學生。

學校班級管理存在平行班之間的競爭,學校各種各樣的評比、固定節點的綜合檢查等,都會給班主任造成心理負擔。在各項班級評比、競賽中力爭上游,是許多班主任共有的想法。這種力爭榮譽的想法,對於一名積極上進,具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班主任而言更是如此。但是,當我們經過努力,學生成績仍然不理想或不令人滿意的時候,應該持有怎樣的心態?除了尋找差距,繼續努力外,也不可使自己處於一種壓抑、低沉、失衡的狀態之中,一定要調整好心態。語文特級教師李鎮西說:“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這句話辯證而又深刻,保持良好的心態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用“心”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

愛是教育的根基,也是教育的歸宿。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要在學生心田播撒幸福的種子。其中,尊重和愛護學生是核心。孩子的心靈是一方淨土,也最敏感、最脆弱。班主任對學生的愛,不應是掛在嘴邊的一句空話,而是一個具體的教育過程,建立在教師對學生充分理解、信任、尊重的基礎之上;有時候,班主任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教學中,班主任往往比科任老師更容易發脾氣。當學生犯了錯時,班主任歇斯底里地“河東獅吼”,甚至出言不遜,傷害學生,有時候自己也很難堪,下不了臺,而收效卻微乎其微。例如,我班有一名學生,初一入學軍訓時,學校對於正步走的姿勢要求很嚴格,這名同學怎麼也做不到位,我糾正過很多次,他還是我行我素。一次,我在後面踢了他一腳,他衝我吼道:“我做得不好,要不你做給我看看!”當時,我努力平復了自己的情緒,靜下心來說:“你看好了,我給你示範。”當我示範完後,他臉紅了,認認真真地完成了每一個動作,其他同學也更用心了。下課後,他主動向我道歉,我也因勢利導,對他進行了教育;此後,這名學生成了一個非常有禮貌的孩子,見了老師會主動打招呼。如果當時我用粗暴的方法,結果也許會截然相反。

用“心”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在班級管理中,這種愛的傳遞在師生之間廣泛存在,愛應融入學生心中。課間時,我會去班級轉轉,傾聽同學們的心聲,為他們答疑解惑。批閱週記,成為我最快樂的事情。學生們在週記裡暢所欲言,有些學生大膽向我反映班裡的一些情況;有些學生敞開心扉,向我說出自己的秘密,傾訴他們的喜怒哀樂,我會寫上一段話,或指引,或排解,或鼓勵。我把日記當成與學生交流的平臺,這樣能更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近年來,我在教學實踐中明白了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批評學生,即使學生表面服氣了,也只是懾於班主任的威嚴,心裡沒有真正服氣。羅曼·羅蘭說:“教育是從愛出發的,沒有愛的教育,陽光就無法照進學生的心靈。”作為班主任,更應該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每天走進教室,應該珍惜眼前盛開的每一朵花。因為,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

用“心”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營造良好班級氛圍

每帶一屆學生,我都會把“班級就是一個家庭”的理念灌輸給他們,帶著他們把班級建設成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我常對他們說:“班榮我榮,班辱我辱。”作為班級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應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班級榮譽高於一切,無論在學習習慣上還是行為習慣上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都源於他們對班級的熱愛。

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到勤管、嚴管、善管。引導學生自查自糾,變“他律”為“自律”,這樣既起到教育個體的作用,也為形成良好班級氛圍奠定基礎。例如內務管理,學生在家基本比較放鬆,到了學校需要事事親為,就拿最基本的床鋪整理來說,被子疊得五花八門。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讓他們利用休息時間,以宿舍長為榜樣進行訓練;我每天早上親自到宿舍檢查,不合格必須重來。經過兩週時間,同學們能把自己的鋪面整理得乾乾淨淨,被子疊得有模有樣。後來,我將每天的必檢縮減成一週兩次突擊檢查,學生也因此變得自律。

用“心”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在班級管理中,必須注重與加強班幹部的隊伍建設。努力培養出一批職責明確、工作熱情、人緣好、威信高、有獨立處事能力的班幹部,讓他們在班級管理中發揮強有力的作用。班級管理可實施分層管理,加強學生自我管理,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

率先垂範,潤物無聲

教師要做學生的表率,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做到,要自己先做到。每天,我提前到校,提前處理班級業務,學生也會認認真真完成自己的學科作業,平時也會將自己的桌面收拾得整齊有序;學生看到我彎腰拾起地上的紙屑,就不會再亂扔垃圾;我堅持出操,學生就不會掉隊;我常進餐廳,學生都能按時吃飯;我與各科任教師多交換意見,及時瞭解、掌握班上學生的學習狀態,他們也自然養成了主動學習、主動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用“心”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