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打仗時,用一手法讓將士不餓肚子,日軍卻因此餓死5萬多人

文|探筆史記(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戰爭一直都是一件殘酷的事情,但是古往今來,戰爭的存在依舊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一旦發生戰爭,受到波及的地區與人民必定不得安生。

戰爭的損耗是巨大的,參與戰爭的國家必定要有財力才能支撐戰爭的消耗,參加戰爭的隊伍必定要配備精良的武器,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戰爭上所向披靡。

話雖如此,但軍隊的後勤也同樣重要。畢竟軍隊也需要有充足的糧食與軍需儲備,這樣才能保證士兵們在戰場上沒有顧慮。若要展開一場持久戰的話,那麼後勤保障有時比士兵們的武器還要重要。

成吉思汗打仗時,用一手法讓將士不餓肚子,日軍卻因此餓死5萬多人

在這一點上成吉思汗就做的很好,他能夠成為我國古時的戰神。不僅是因為他本身十分的優秀,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知道如何提供後勤保障。

相信大多數朋友都十分熟悉成吉思汗這個人物,此人是一位梟雄,即便過了幾千年,他的名字依舊被很多人銘記。他帶領著蒙古軍征戰亞歐,戰無不勝,在他的帶領下,歷史上有了一個蒙古帝國。

不過大家也知道,如果戰線拉長的話對遠離國家的軍隊來說必定是不利的。那麼在當時交通條件十分惡劣的情況下,成吉思汗是如何保證軍需充足的呢?

成吉思汗打仗時,用一手法讓將士不餓肚子,日軍卻因此餓死5萬多人

這就要說到他使用的兩個方法,其一是“畜力行軍”,顧名思義便是讓牛羊等牲畜取代戰馬來拉糧食。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行軍的速度,還可以節省戰馬的消耗。若是糧食不夠,蒙古人還可以用牲畜來充飢。

除了這種方法之外,蒙古人還有一種十分常用的手段,那就是搶奪。蒙古人生來好戰,他們在攻下一座城之後體內的好戰分子也沒有停歇。

所以他們每攻破一座城,幾乎都會在城中搶掠幾日。由此這兩種手段讓蒙古軍的後勤儲備時刻充足,因此這兩種方法也被稱為“成吉思汗補給法”。

成吉思汗打仗時,用一手法讓將士不餓肚子,日軍卻因此餓死5萬多人

因為成吉思汗的戰績,所以也有不少人對他的這種方法十分中意,這其中也包括日軍。在二戰之時,日軍侵入他國,這麼長的戰線對於日軍來說並不利。就在1944年日軍攻打英帕爾時,有一位名叫牟田口廉的參謀長便提議從敵人那裡奪取糧食。

於是他便利用大象、水牛、猴子等動物來充當腳伕,原本他想要的便是成吉思汗“畜力行軍”的效果,誰知道卻適得其反。當時英軍很快便發現了他們,並對他們進行轟炸。

而沒見過炮火轟鳴的大象、水牛、猴子被爆炸聲和殺傷力嚇得四處狂奔。由此日軍也損傷慘重,其後竟有五萬餘人因為得不到不濟被活活餓死,真真狼狽至極。

成吉思汗打仗時,用一手法讓將士不餓肚子,日軍卻因此餓死5萬多人

由此可見,後勤儲備對於軍隊來說確實十分重要,但是不同的軍隊儲備糧食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日軍想要模仿成吉思汗的方法,但是他們卻忘了,即便成吉思汗使用的是牲畜,那也是經過訓練的牲畜——牛、羊、馬。

而日軍找來的動物們雖然也身強體壯,但是他們並沒有經過訓練,野心十足。所以很容易就會因為外界意外而感到激動,所以他們才會這麼快暴露。總之,充足的後勤對於軍隊亦或是對於現在企業來說都是重要的,但是絕不可生搬硬套他人的方法。

更多精彩歷史故事,歡迎關注【探筆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