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單做信用證,你得這麼來

外貿單做信用證,你得這麼來

信用證,作為國際貿易結算方式之一,在外貿業務談判中時有出現,避無可避。

雖然我們一直強調,在實際業務談判中,儘可能把付款方式談成“一定比例的定金+尾款發貨前付清”,但並不代表其他付款方式就不能做;

之所以讓業務員去談發貨前付清的方式是因為這樣最穩妥,對於出口方最安全,把出口風險最小化了,當然,相對來說,進口方(國外客戶)的風險自然就被增大了。

所以,很多國外採購商是非常非常牴觸發貨前付清的,他們擔心全部付清以後,賣家就玩消失或各種拖延不給發貨,那樣就悲劇了。

所以很多國外採購商為了規避自己的風險,同樣會嘗試談判各種其他對於出口方風險特別大,對於進口方風險特別小的付款方式,比如O/A,比如憑提單複印件付全款,比如收貨後付款等等。

而對於以上風險特別大的付款方式,Mike是非常不建議大家去操作的,因為那無異於“撞大運”、“賭博”,說不定哪天就栽坑了,如果坑太深,你可能就這輩子也別想爬上來了。



01、那麼,信用證到底能不能做呢?

——能!



02、哪個國家的信用證安全些?

——哪個國家的信用證都不安全!



03、如何做信用證最安全?

——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一定要收定金,並且不低於30%(尤其是定製產品,儘可能提高定金比例,降低自己的風險);

第二,一定要做不可撤銷的即期信用證,不做可撤銷,不做遠期(輕易別做信用證60天、90天、120天之類的,拖賬期是小事,重點是早晚會出現壞賬);

第三,挑選大的開證行,比如匯豐、渣打、花旗,當然客戶國家本地的一些大銀行也可以(順便跟自己開戶行查一查有沒有過業務往來);

第四,高風險地區建議投中信保;

第五,找專業的單證員認真反覆審核信用證草稿,排除所有潛在暗條款,避免出現不符點成為客戶拒付的藉口(很多公司沒有專門的審證人員,都是業務員自己來,如果自己沒把握,還是建議讓老闆花錢找人看看);

第六,如果可以,儘量找到保兌行擔保,如果是上面提到的三大行再好不過。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望各位外貿朋友謹慎開單,遠離高風險操作,穩步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