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议潮的归义军与唐朝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重返西藏


敦煌壁画中定格了一幅这样的画卷:在高约108厘米,长达855厘米的画面上,绘制人物百余,其中部核心位置则突出表现了节度使之“旌节”,而有一人为白马红袍,置于桥上,他就是“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一个被历史黄沙淹没,却依旧熠熠生辉的人物!

安史之乱,玄宗仓皇出逃,随调河西、陇右、“安西四镇”驻防军队入长安平叛,然而却令河西空虚,寻到机会的吐蕃趁势攻占河西陇右,于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正式将整个河西地区收入囊中。

吐蕃统治下的河西诸州仿佛一片遗弃之地,高压的民族压迫政策之下,老人几乎被屠戮殆尽,青壮动辄剜目剁手,人人被发左衽、唐语不复得闻,而远在长安的皇帝与朝臣,似乎也忘了这片土地曾经烙印着“大唐”的名号,他的子民在哀号。

张议潮对于沙洲再熟悉不过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似乎只在爷爷辈口中听过一个陌生而美丽的名字“长安”,在描述中那是一个“万国来朝 恢弘大气”的时代!何时能去一趟长安呢?他幼小的心里自此卖下一粒种子,直待来日生根发芽!

“奴隶、贱民”在这样的怒斥中,张议潮渐渐长大,英武之气日显,在梦中对故国无数次的心驰神往之后,他开始默默地积蓄力量,仿佛一只幼兽在打磨自己的爪牙:“论兵讲剑,蕴习武经”,不仅如此他更是深入吐蕃首府拉萨城,探查实情、结交英豪,只待那一声惊雷,便可闻风而动搅弄沙洲这一方风云!

梦中长安

机会来了,强敌的藩篱总是从内部被攻破,尤其是其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遇弑身亡,最容易引发局势动荡。宣宗大中二年(842)的一天,沙州城内四方云动,张议潮的一切暗中布置也在这一刻发动!

守城蕃将没有发觉眼前迎面走来的一群贱民有什么不同,依旧红着眼睛喝着酒,但一支利箭却在他睁大眼睛想高声呼喊的时候,终结了他的性命!张议潮被坚执锐登高一呼。沙州之地,一夜之间,复归大唐!

然而,奇袭易,守城难,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令张议潮疲惫且有些麻木,势单力孤的他明白,起义军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无法更好的地聚拢人心,他必须去寻求远在千里之外大唐的支持:因为他的城头,猎猎作响的是大唐的旗帜、他的部队名为“归义军”、他守护的是大唐的荣光!

城门一开,十路人马在远方的沙漠中渐渐模糊,奔向遥远的长安方向,只为向那素未谋面的皇帝带来一个消息:“我们,依旧是大唐的子民”但却只有一个和尚,终于到了长安,他的名字叫做悟真!

听到这个消息的是唐宣宗,大喜过望的他敕封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而此时距离沙洲起义已经过去两年了!张议潮每日都徘徊在城头望着长安的方向,但是形势已经大为好转,沙州的成功,仿佛一点火星,燎原之势渐成,河西陇右之民望风而投,终于在大中五年,进入了战略大反攻的阶段!

归义军在此时势如破竹,连下甘凉十一州,丢失百年之久的大唐之地,全部光复之!

势如破竹

此时的张议潮重兵在手,自此完全可以雄踞河西,成为名副其实的“河西之王”,然而,他却做出了一个令很多人都诧异的决定:他将自己的哥哥张议潮出使长安,“大将在外 以亲为质”,唐廷在感念其忠心之余,特封张议潮为金吾卫大将军!

在大中十年,吐蕃不甘失败,盘踞在沙洲附近的吐浑王趁九月麦熟前来劫粮。议潮率精骑手持白刃,于阵中待步兵分道后争先突进,直踏敌阵。一时黄沙漫起,狼烟冲突,唐军再显天兵风采,而处于归义军包围的蕃军早已势穷、一击即破,“蕃戎胆怯奔南北,汉将雄豪百当千处”。

获胜后的张议潮抓住吐浑宰相三人,于众军前枭首,随后全军齐奏《大阵乐》,慷慨而归。

《大阵乐》是大汉军歌,悲壮雄浑,其中激荡的亦是汉代肇始以来中华民族的血性与忠诚之声!

而公元867年的张议潮,此时已然苍颜白发,在68岁的高龄他又做了一个惊人决定:去长安

离开沙洲、沿着河西走廊、他蹒跚的步履之下,是曾经沦陷而复归大唐的土地,一路上他偶尔沉思,也会放声大笑,他应该自豪,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他少年时代的一个“长安梦”!抵达长安后,张议潮的到来引发满朝文武赞叹,其赤子之心可昭明日月,唐廷授以右神武统军,欲以优厚待遇,于74岁寿终正寝,终于叶落归根,魂归大唐!

他,是应该被历史铭记的忠魂,但不论《新、旧唐书》均未单独为其列传,而近代学者罗振玉则撰写《补唐书张议潮传》为他留下一笔浓重色彩。可是千百年来,去过敦煌莫高窟的人不计其数,驻足在这幅画前的人不计其数,有谁能读懂定格在画中那白马红袍凯旋而归的张议潮?


南飞雁1988


唐朝中央的政策。唐朝中央对归义军的态度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欢迎,转变为防范和压制。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唐朝廷对张议潮归义军总体是支持的。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派其兄张议潭奉河西陇右十一州地图入朝,上报唐廷,被封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

其实,此时这十一州中归义军直接控制的只有沙州、瓜州、肃州、甘州和伊州这五个州,其余六州都控制在归附唐朝的吐蕃势力手中。唐朝封张议潮为十一州观察使,宣示了唐朝此时的政治态度,是将六州吐蕃都划归为归义军的下属,允许归义军扩大势力。无疑,唐中央的政治支持,能够大大提高归义军的政治地位和威望,使得吐蕃等势力不敢妄动,老老实实的依附于归义军。这是张议潮能率领归义军在861年攻克凉州,彻底摧毁吐蕃政权在河西的最后据点的背景。

但是,在唐懿宗即位之后,唐朝对归义军的政策逐渐发生了转变。在归义军攻取凉州以后,唐朝拒绝将凉州划归归义军管辖,下令归义军退出凉州。又从山东天平军调兵镇守凉州,设立凉州节度使,凉州节度使的主要作用实际上是防范归义军。唐朝又下令扩大凉州节度使和天雄军节度使的辖区,把归义军的法定辖区从十一州缩小为五个州,其余六州都划分给凉州节度使和天雄军节度使。为了进一步削弱归义军,唐朝还把张议潮召入朝廷,同时扣发给张议潮的继承人张淮深归义军节度使印信达十几年之久。

唐朝的这种做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在归义军方面,其实他们的愿望一直都是恢复唐玄宗时期的“河西节度使”建置,归义军内部一直自称为河西节度使,希望能把驻地迁往凉州,从而合法的控制整个河西。由于唐朝拒绝给予归义军河西节度使称号,并把归义军辖地缩小为五个州,从而大大削弱了归义军的政治地位和威望。在唐朝中央压力下,归义军不得不放弃凉州,从而放弃控制整个河西的计划。

归义军政治地位的削弱使得河西异族势力蠢蠢欲动。在吐蕃统治河西的时期,向河西迁入了大量的异族,汉族人口已经不占明显优势。这些异族除吐蕃人外,主要包括从漠北迁来的回鹘人,从青藏高原来的吐谷浑人,从西域来的“龙家人”,还有原本是汉人,但是被吐蕃化的“嗢末人”部族。

在张议潮任十一州观察使时期,河西各族看到归义军受到唐中央支持,不敢妄动。到了张淮深时期,河西各族便纷纷反叛。868年,归义军被迫放弃凉州。之后,肃州、甘州、伊州先后落入龙家、回鹘之手。到了890年,归义军发生内乱,张淮深一家被杀,归义军手中只剩下了沙州、瓜州两州。

虽然后来归义军曾一度收复过肃州、甘州,但是已经无法恢复到从前的实力。后期的归义军,被甘州回鹘汗国所压制,地盘仅限于沙州和瓜州,最终被西夏李元昊所灭亡。


文哥哥江西


1.张议潮出生地沙洲本就是大唐的疆土,他父亲是工部尚书张谦逸,当地的贵族,后来吐蕃进犯,他出生时沙洲早已沦陷几年了。张议潮自幼对吐蕃的残暴统治耳濡目染,对大唐故国心驰神往,立志要驱逐侵略者,回归祖国。为实现志向,他自幼就刻苦学习兵法和武艺。以自己的家产为军资,秘密招募、训练义军,同时不断收纳反抗吐蕃起义被镇压后的流亡者。蓄积力量,伺机而动。他的机会终于来到了。

2.公元848年,张议潮率众组成归义军驱逐吐蕃收复瓜州,沙洲等地,公元867年,张议潮入朝,敕封河西十一州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西万户侯。

3.归义军骨干力量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敦煌的名门望族。如索氏、张氏、李氏等,都是沙州一带举足轻重的家族,这些家族在沙洲陷落之后得以留存下来,并暗中积蓄力量。唐朝民风尚武,讲究文武合一,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平时骑马射猎,习武刺击都是非常普遍,这习武之风在世家大族中更是被看重,这些家族人丁众多,实力雄厚,他们在张议潮起义和收复河西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二,佛门的僧徒。第三,豪杰义士。如后来张议潮的得力部下副使安景,部落使阎英达等等,都是当地著名的豪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