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这一难,如来不敢插手,老君也不敢过问,猴子力挽狂澜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行人可谓是吃尽了苦头,一共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算功德圆满,求得真经,上升成佛。这九九八十一难中,有一难,是极其困难的,就是西天灵山的掌管者如来佛祖,位列“三清”的太上老君也不敢贸然相助。

这一难,仅凭着孙悟空一人的力量,才得以化解。那么,这一难究竟是何缘故呢?

取经这一难,如来不敢插手,老君也不敢过问,猴子力挽狂澜

在原著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中,唐僧师徒一行人来到了凤仙郡,见这凤仙郡已有三年不曾下过雨,地里庄稼一颗不得,百姓疾苦,唐僧一时慈悲之心,便叫孙悟空前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帮助凤仙郡的百姓。

孙悟空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便去找到了东海龙王,请求龙王下一场大雨。但若是没有玉帝的旨意,龙王断然是不敢轻易下雨的,由此,龙王拒绝了孙悟空。

孙悟空一听要玉帝的旨意,便来到了天庭。天庭的众天兵天将一听孙悟空是为凤仙郡求雨一事前来,纷纷对他说:“那地方是下不得雨的。”一听这话,孙悟空便知其中有蹊跷,几步来到了玉帝跟前,偏要玉帝给一个说法。

玉帝也是满足了孙悟空的好奇心,说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

取经这一难,如来不敢插手,老君也不敢过问,猴子力挽狂澜

原来,当日玉帝出去视察,碰见凤仙郡的郡侯夫妻在吵架。本来是夫妻吵架之事不该多闻,却不曾想到,这郡侯气急之下,口出诳语,掀翻了供桌,还让狗吃了地上的贡品,侮辱了上天。玉帝见状,便要给凤仙郡一个教训,降罪三年不下雨

由此可见,凤仙郡三年不下雨,是玉帝的旨意,任何人若是贸然为凤仙郡下了雨,就是拂了玉帝的面子。三界之内,没有人敢冒这个险,也就不会有人帮助孙悟空。

孙悟空自然是听出了玉帝话中的意思,没有任何人帮助他,求雨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孙悟空不会就这样放弃,他是一个有义气的人,是不会半途而废的。

孙悟空深知“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只有凤仙郡郡侯亲自解决。他命郡侯亲自作善,念佛看经,感化玉帝。这郡侯也知错在自己,当即命众僧众道,启建道场,写发文书,申奏三天。郡侯带着家族成员拈香瞻拜,引罪自责,郡中的百姓们也是如此,烧香念佛,善声一片。

孙悟空见状,十分欢喜,暗想这求雨之事一定有了着落。他再次上天庭,祈求降雨,玉帝见凤仙郡中善念顿生,善声盈耳,果然开怀,便命雷公电母四将为凤仙郡降雨

取经这一难,如来不敢插手,老君也不敢过问,猴子力挽狂澜

这一难在孙悟空的力挽狂澜中,得以妥善解决。可以说,这一难的解决,是孙悟空的功劳。取经路途劫难众多,仅凭唐僧一行人自己解决的劫难却很少。这一难,便是玉帝特地为唐僧师徒一行人设下的难关。

设下此难,一来是考验唐僧众人是否能担得求取真经的大任,二来是威震于三界。而这后一点,便是最为关键之处。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如来佛祖出面降服了孙悟空,从此,如来佛祖的威声很是大噪。

而玉帝作为三界的掌管者,怎能容许如来佛祖的威声高于自己。因此,玉帝在西天取经的劫难中加入了这一难。孙悟空四处碰壁,是玉帝想看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点醒三界,这三界的掌管者,始终还是玉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