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长了息肉,会不会变成胃癌?应该怎样做?

1王亚坤


胃息肉会不会癌变?哪些息肉容易癌变?在内镜中心的那段时间,每当有患者检查出了息肉,可能大多数的人心里都会有此担忧吧。为了更好地给患者答疑解惑,我通过查阅文献和询问师长,对于胃息肉的了解日益加深,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胃息肉是否癌变的知识。


胃息肉是什么


胃息肉其实就是在胃黏膜上长出来的小肉揪,发生的原因并不明确,学术界认可的病因是与胃的慢性炎症和机械性的刺激有关。胃息肉相较于肠息肉来说,病程发展得更为缓慢,体积小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和症状,且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往往也无法早期识别。因此发现胃息肉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胃镜检查,当检查时发现息肉时,可根据情况当初切除或取病理观察等。

胃息肉会癌变吗?


根据文献报道,胃息肉存在着癌变的可能,但是与大肠息肉相比,胃息肉癌变的概率相对要小得多,良性息肉的发现概率也更大。有研究人员对其医院近些年诊断的1320例胃息肉进行分析发现,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占了97.5%(共1288例),这类息肉通过研究证明癌变几率极小,几乎可以忽略。


而真正对身体构成威胁的腺瘤性息肉和错构瘤等癌前病变仅有31例,占比不到3%,其中发现癌病5例,癌变率0.4%。通过研究这5例癌变病例发现有一些相同的条件因素:患者年龄均为60岁以上,息肉病理均为腺瘤性息肉。


有关于胃息肉与大肠息肉对比的文献指出:胃息肉与大肠息肉检出率不同,胃息肉女性多见大肠息肉男性多见,随着年龄増长胃息肉与大肠息肉检岀率均増高,胃息肉病理类型以炎性息肉多见,大肠息肉以腺瘤性息肉多见,大肠息肉癌变率更高。

综上,胃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几率,但是几率很小,那么如果通过检查发现息肉该如何处置呢?

胃息肉的癌变的影响因素

根据大量的研究证明,胃息肉的癌变跟年龄、大小、病理性质关系很大,如果检查的胃息肉存在上述条件的符合,积极切除治疗是关键。


胃息肉是否会癌变首先与其病理类型有关。有关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癌变的报道非常少见,几乎可以认为此类息肉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性息肉和错构瘤癌变率较高,发现后应及时切除。


其次,胃息肉是否癌变也跟其大小有关,小于1cm的息肉癌变发生的概率小于10%,随着体积的增长,癌变率也不断上升,大于2cm时癌变率可高达50%。


最后,年龄也是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建议有家族史的人在40岁以后要密切关注自己胃里的情况的原因。

胃息肉的处理意见


根据上文的表述其实大家心里都已经有数了,当遇见良性息肉如增生性、炎性或胃底腺息肉时,可以暂行观察,但为防后患,一般也会选择当场就切掉这些息肉。当发现腺瘤性息肉或错构瘤等危险程度高的病变时,要及时进行内镜下切除切除,并注意术后的定期复查。一般建议保持3-6-12个月的间隔复查,完全正常后,建议3-5年定期复查一次。



以上就是我关于胃息肉的简单的介绍和发现息肉之后的处理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考文献


  1. 朱雪娇,万婧。胃息肉与大肠息肉临床和病理特征的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v.18(59):57-58.
  2. 郑恩典, 翁雪健, 郑亮, et al. 1352例胃息肉临床特点分析[J]. 浙江实用医学, 2013(3):172-174.
  3. 郑恩典, 余颖聪, 林细州, et al. 不同性别老年人胃息肉特点[J]. 中国老年学杂志, v.36(06):1501-1502.
  4. 张贺军[1], 丁士刚[1], 金珠[1], et al. 胃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癌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 胃肠病学, 2009(8).

五号医生吴昊


胃息肉本身并不是很严重,通常是良性病变,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未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对身体是没有伤损的。

胃息肉的本质,是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里的、隆起性的病变。目前胃息肉的病因还不明确,有认为胃息肉是由于反复的炎性刺激造成的。

实际上,胃息肉有主要有两种类型,增生性的息肉和腺瘤性的息肉。

增生性的息肉在胃息肉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大约是75%至90%。

腺瘤性的息肉是指胃黏膜上皮的,良性的胃肿瘤形成的,一般体积还比较大,但是面比较光滑,主要是表面的上皮、小凹上皮,和腺体的增生构成的,这种类型的胃息肉癌变的几率比较大。

胃息肉大多可通过内镜切除而痊愈。切除方法包括活检钳咬除、热活检钳凝除、热探头灼除、网套后电外科切除、氩离子凝固术、激光及微波烧灼、尼龙圈套扎后圈套切除、黏膜切除术、黏膜下剥离术等多种,较小的息肉可选择前3种方法。

要注意的是,各型胃息肉均可复发。

1、治疗: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巩固疗效。

2、活动:术后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休息。

3、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配合手术顺利完成的主要步骤之一,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要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充分休息,合理饮食,术后定期复查。

4、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

但实际上,胃息肉没有比较有效的预防方式,出现胃息肉以后要及时检查和治疗,这是最好的方法。

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形态、数量、息肉的组织属性、生长速度、家族遗传史等,为患者判断息肉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只是增生性息肉,通常没有必要不会做手术。

腺瘤性胃息肉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至于腺瘤性息肉是否要立即手术,也要根据胃镜检查结果,遵从医嘱。


纯钧LHGR


胃息肉是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良性肿瘤,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恶变,癌变发生的概率要看息肉的病理组织类型,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胃息肉都是胃的癌前病变。



胃息肉根据病理组织形态、恶性趋势通常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型息肉和炎性纤维样息肉等类型,下面小克分别解释如下,让大家了解有关胃息肉的知识。

1.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40岁以上男性发生的多见,多发生在胃窦部,有单发、多发、有蒂或无蒂等多种形态,大小通常在1.0~1.5cm,有些可增大到4cm以上,位于贲门、幽门的腺瘤样息肉通常会形成糜烂或浅溃疡。息肉性腺瘤发生癌变的不多见,胃镜检查息肉直径超过2cm,息肉表面出现结节、溃疡或呈菜花状、颜色比周围黏膜苍白、蒂部宽广、周围黏膜增厚现象是息肉恶变的征象。

2.增生性息肉大多数都是良性息肉,也比较常见,一般是单发的无蒂或有蒂的息肉,息肉的大小通常< lcm。常见于胃窦部,是慢性炎症导致黏膜过度增生的结果,常见于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以及胃黏膜上皮化生患者,多伴有胃酸缺乏现象。增生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极少部分癌变是通过腺瘤样增生或继发性肠化生、异形增生发展而形成的。

3.炎性纤维样息肉:是一种局限形式的嗜酸性胃炎,常为单发或多发的无蒂或蒂很短的息肉向胃腔突出性生长,也好发于胃窦部。


大多数胃息肉没有明显的症状,息肉生长较大时才会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症状,若息肉表面发生糜烂、出血时会引起呕血和黑便症状。对于胃息肉的诊断主要还是依靠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内镜下切除息肉是治疗胃息肉病的首选方法,如常用的高频电凝切除法是胃镜治疗中重要的一种,可以完整快速地切除胃息肉并能彻底止血。




谢谢阅读!


小克大夫


息肉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是肠息肉。

那胃息肉究竟是什么?

主要是指高出于胃黏膜平面的像山丘一样凸起的病变。



大部分胃息肉是良性的病变,胃息肉表面一般比较光滑,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胃息肉不会发展成胃癌,极少数的个别患者可能会发生恶变。

导致胃息肉的原因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胃部慢性发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胃黏膜引起胃息肉形成。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也可以引起胃息肉。

长期使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药,主要是因为抑制胃酸的分泌而引起胃息肉。

胆汁反流进入胃里,一是胆汁可以导致胃的酸性环境发生改变,二是胆汁可以长期刺激胃黏膜,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引起胃息肉。

另外环境因素、家族遗传也有可能导致胃息肉。



胃息肉有那些表现?

大多数的胃息肉患者没有症状,少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表现。

胃里息肉怎么办?

1、去除诱发因素:包括工作和休息规律,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劳,注意劳逸结合。

2、对于奥美拉唑等质子泵等抑制药引起胃息肉,根据患者的病情要么停用,如果实在是停不了,也要注意减量。

3、对于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息肉,则予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4、根据评估有较高恶变风险的胃息肉则在胃镜下行胃息肉切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治疗效果也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