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鋼城到江南農耕文化小鎮之間有多遠?


新興城市張家港之前被稱作“沙洲”。同樣,西部文化重鎮“敦煌”也曾被稱作“沙洲”,叫這名字自然是因沙子多,滾滾長江從上游帶來很多沙子,在此淤積,才有了這片土地,形成不過數百年。然而,張家港很年輕,又因處在長江入海口附近,擁有天然良港而顯得精力充沛。敦煌則在失去了陸路重鎮作用後,一度頹廢成荒地。

張家港永聯村的成長曆程代表了長三角由平凡轉向蓬勃發展的縮影。嶄新的小鎮,沒有什麼歷史背景,也能小橋流水,詩酒田園。清新靚麗背後是新時代的機遇,也是永聯人敢破敢立、自強不息的倔強勁兒。

小飛機升到120m高空,看到永聯鎮被金色稻田包圍,工業區和住宅區之間隔著農耕文化園。公路繁忙,河道兩岸綠樹成蔭,船來船往。華夏第一鋼村的生活區,休閒區佈局規整,錯落有致,大景套小景,四通八達,即是水鄉,也是花園。

時間倒退45年,這裡還是一片長江的荒灘,被稱“七○圩”,沙洲縣組織千餘民工在此圍墾出810畝良田。後陸續從南豐、鹿苑、兆豐、大新等地遷來213個農戶808名社員,從此有了永聯村。

上世紀70年代,永聯村民的生活十分艱苦,“住草屋,醃菜搭粥,吃糧靠返銷,生產靠貸款,社員靠救濟”,全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不過百元,大隊集體負債,致使當初遷移來這裡的農戶因貧困,陸陸續續走掉一半。後來,永聯人開挖魚塘養魚,發展農副業嚐到了甜頭,漸漸地,村民隨著鄉鎮企業興起,相繼辦起了小作坊工廠。


80年代,永聯人瞅準鋼材市場買了一臺軋鋼機,從此一個作坊軋鋼廠誕生,當年即見成效,第二年實現千萬元產值。江邊灘塗小鎮光芒初現,當年邁入市級十大富裕村之列。

以此為基點,永聯村人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還有了自己的港口。2008年,永鋼集團資產已超百億元。

經濟發展起來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要跟上。永聯村的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幾年間小鎮變水鄉、現代農莊,花十多億元建設起小學、幼兒園、醫院、圖書館、社區服務中心等……一幅中國農村現代畫像。

聯峰廣場和永聯文化中心是讀解永聯的兩扇窗口。金手指廣場的雕塑名為“創造”,又名“白手起家”。含有三層寓意。一隻創造之手、一隻共享共建的手、一隻鬆緊有度的手。整個拳頭沒有完全握緊,為永聯村留有發展的空間及餘地。

永聯村以鋼興村,卻在10年前年順應發展趨勢,加速發展旅遊休閒消費,本著優化產業結構,立足長遠,產生大力發展旅遊業的戰略部署。時至今日,已形成景區、酒店、餐飲、接待、旅遊產品等全要素旅遊資源,具備了“食、住、行、遊、購、娛”一體化旅遊發展模式。


與永聯村隔著一條馬路即是蘇州江南農耕文化園。

循著江南水鄉、農耕主題的思路,強調農耕歷史。分設農耕歷史區、土地利用區、動物養殖區、農家休閒區、鄉村能源區、江南作坊區、農耕諺語區、農戶設施區、生肖區。

各功能區惟妙惟肖,入骨三分,細緻描述江南民俗。

最後一站來到作坊街,小朋友們開心了。一條街不僅展示磨豆腐、釀酒、榨油、織布、打鐵,而且陶藝製作是個人人都可以參與的項目。這裡有很耐心的老師,爸爸媽媽終於可以放羊,輕鬆坐下來喝杯咖啡了。

陶瓷展示廳

永聯——永遠聯合起來,共同進步。看到這樣的永聯,完全顛覆了原有的江南古樸印象。新興城市格局與面貌,以及背後那股創新倔強勁兒,形成的永聯模式像領航燈一般激勵著前來見學的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