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乡亲们的主心骨”

“詹书记,多亏了有你,我这老头子才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近日,安阳乡郎家城村村民刘得兵紧紧握着村党支部书记詹文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刘得兵的儿子英年早逝,只留下2个年幼的孩子,而他本人又患有疾病,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安阳乡郎家城村村党支部书记詹文得知情况后,不时来看望刘得兵,还给他送去慰问金,帮助他渡过难关。

今年36岁的詹文,是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家乡父老、造福家乡人民是我最大的荣光!”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毕业后,怀揣着对父老乡亲的深情,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选择了在广阔的农村天地自主创业。

“踏实、能吃苦、脑子活”,这是郎家城村村民对詹文的一致评价。在村民的信任和期盼中,2014年1月,詹文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肩扛着群众的信任,詹文苦苦思索带领领导脱贫致富的路子。针对“缺水”这个制约村际经济发展的瓶颈,詹文日夜操劳跑项目、选地址,二话不说带领群众修建了1座蓄水塘坝,一下子解决了水源这一卡脖子的难题。同时组织全村群众修建磨光渠3公里、U形渠1.5公里,改造危房27户、5670㎡。此后几年,全村上下建大棚、修牛舍,干劲十足……短短几年间,全村翻修新建日光温室19座,流转土地1800亩,引进制种菜心,小豌豆、生菜、菠菜等蔬菜制种1300亩;引进外来企业2家,集中连片种植茴香、紫菀等中药材及小杂粮,实现劳务输出1000人次以上;创办盛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祁连山沿山浅山区第一家省级标准化种羊场,存栏2000只,年销售量达6000只,新建存栏150头的牛场1座,引导扶持72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并全部实现了脱贫。

同时,在詹文的主导下,郎家城村积极与甘州区正惠等3家专业合作社合作,流转土地2000余亩,村民王东承包了13座大棚,主要种植番茄辣椒等反季节蔬菜和火龙果、无花果等热带水果。

“别看詹书记年纪轻,敢想敢做有担当,头脑灵活想法多,这几年,不仅为郎家城村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事,还带动整个乡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引导父老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过上了安逸幸福的生活,真是乡亲们的主心骨啊。”安阳乡郎家城村原村主任张英一提起詹文,就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詹文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实现了郎家城村旧貌换新颜。

在詹文的推动下,郎家城村积极探索“村委会+合作社+养殖户+市场”的发展模式,与周边村社养殖户在肉羊养殖、市场信息、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品提升等方面确立稳定的服务关系。依托养殖专业合作社,詹文积极在周边村社发展饲料基地,带动群众种植高产优质苜蓿500亩、饲用玉米350亩、甜高粱150亩,在解决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羊饲草问题的同时,为周边群众提供了致富的新门路,并辐射带动周边村社320户农户发展肉羊养殖业,促进了农民增收,有效激发了农户发展产业、共同致富的动力。

“要富大家一起富,不能落下一个人。”这句话詹文始终挂在嘴上。

在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詹文始终怀揣着一颗真挚善良的心,诠释着一位共产党员助人为乐的博大胸襟,用爱心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张文斌是该村三社群众,身患肝癌,因家贫无法医治,詹文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自掏腰包为其垫支医药费3000元,发动全村群众和周边亲朋好友帮助筹集医疗费用3万多元;建档立卡户詹发东,得病后无钱看病,詹文知道后,帮助讲解精准扶贫医疗报销政策,帮着联系医院,帮扶现金1000元;低保户方兵,因房屋破旧、修建资金不足,他送上现金5000元,并协调危旧房资金帮助修建安全住房。多年来,詹文先后在“水滴筹”上帮助83人,累计捐款7300元;自掏腰包为全村130名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累计18.3万元;在共青团甘州区委开展的“关爱工程进校园·我为孩子捐本书”的活动中,一次性捐赠价值30000元的图书300套。

“现在政策好了,群众的精气神也足了,我们今后发展的目标就是产业化加规模化,让群众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宽,这也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必将永远在路上。”谈起今后的打算,詹文这样说道。 (李海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