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武器天才造出古代“機槍”,最終卻被傳教士陷害,客死他鄉

清初武器天才造出古代“機槍”,最終卻被傳教士陷害,客死他鄉

他出生在官吏之家,自幼聰穎不凡。少年時專好機械,博聞多識,自造火器,能擊百步。平定葛爾丹一役,造子母炮一戰成名。受康熙寵信,官至翰林侍講卻終獲罪“私通東洋”,相傳他掌握了領先當時世界的火器技術,你瞭解他的傳奇故事嗎?快來一起看一看吧。

一、“尤好兵家言”的神童

史載戴梓出生在一個官吏之家,從小就十分聰明。在別的小朋友都“忙趁東風放紙鳶”的時候,他卻“自喜於書,無所不讀,尤好兵家言”,雖然生活在盛世,卻有經略天下的志向,凡是跟戰爭有關的學問他都喜歡研究,甚至連修築水利,測量天文這些非常枯燥的領域也不能阻止他的興趣。在戴梓十一歲的時候,他有感而發寫下了“有能匡社稷,無計退飢寒”詩句,儼然已經是一個憂國憂民的飽學之士。雖然在許多領域裡都學有專長,但少年戴梓最喜歡的還是機械製造,在父親的影響之下,少年戴梓曾試著自己製造出多種火器,其中的一種甚至能擊中百步以外的目標。

清初武器天才造出古代“機槍”,最終卻被傳教士陷害,客死他鄉

康乾盛世的繁榮景象

二、投筆從戎的少年志士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亂全面爆發,耿精忠率大軍從福建出發進攻浙江,以與吳三桂叛亂遙相呼應。康熙皇帝對叛軍的合流意圖極為重視,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派遣康親王為奉命大將軍,統帥清軍主力部隊進軍福建、浙江二省討伐耿精忠麾下部隊。途中駐紮在戴梓的家鄉浙江仁和(今杭州)修整,叛軍浩大的聲勢與日益嚴峻的局勢使得城內人心惶惶,但是少年戴梓卻是興奮大於恐懼,在自小對兵法的濃厚興趣的驅使之下,抱著在軍中大展宏圖的願望和決心,少年戴梓毅然棄筆從戎,作為大將軍帳下幕僚隨軍出征。在作戰途中,戴梓屢屢進言,對軍事形勢的詳細分析逐漸引起了康親王的注意,而在隨後的數次戰役中,戴梓也都積極獻計,許多精妙的策略令康親王也不得不稱讚有加,一路征討下來,戴梓儼然已經成為了康親王的心腹謀士,在軍中很受尊重。

清初武器天才造出古代“機槍”,最終卻被傳教士陷害,客死他鄉

三藩之亂平定形勢圖

三、初出茅廬的武器天才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投筆從戎的戴梓就是這樣一匹“千里馬”,而康親王就是他有幸遇到的賞識自己的伯樂。在康親王的照顧之下,戴梓得以在軍中繼續自己的機械研究,期間隨著研究的深入,戴梓對於火器製造的技術越發精進,終於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造出了所謂的“連珠火銃”。相傳這“連珠火銃”也叫二十八連珠火銃。為什麼叫這麼個名字呢?因為它自帶彈夾,可貯存28發火藥鉛丸。它有兩個銃機,相互銜接,互為一體,彈藥能夠自動落於筒中,同時解脫另一機而擊發,也就是說這是一把半自動的連發火槍,能夠連續射擊28發子彈。相傳同時期的英格蘭也曾有人制造出類似的連珠火銃,風行一時。還曾被作為炫耀國力的國禮由馬噶爾尼使團帶來中國,可見當時該技術就算在歐洲也是比較先進的。

清初武器天才造出古代“機槍”,最終卻被傳教士陷害,客死他鄉

英格蘭進獻之“連珠銃”

四、造大將軍炮終名揚於世

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親王得勝回朝,有志青年戴梓在康親王的舉薦下也終於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召見,在交談過後,康熙皇帝非常欣賞他的科學才能,授予他翰林院侍講的官職,同時讓他入值南書房,成為了皇帝的智囊團成員。

清初武器天才造出古代“機槍”,最終卻被傳教士陷害,客死他鄉

《職貢圖》中的荷蘭使團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當時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掌握了遠洋貿易的控制權,荷蘭政府派遣的使者來到中國,贈送了康熙皇帝所謂的——一種結構精密的火銃,來炫耀本國科技實力,康熙帝很不滿荷蘭使者倨傲的態度,但是這“蟠腸鳥槍”確是中國未有之物,正當滿朝文武為難之際,康熙帝想到了精通機械的戴梓,於是急命戴梓研究荷蘭人所送樣品後加以仿造。既出於國家尊嚴民族大義也出於迫切希望得到皇帝賞識,戴梓領命之後連夜研究,很快就仿造了出了10枝“蟠腸鳥槍”,康熙皇帝將戴梓仿造的槍回贈給了荷蘭使者。荷蘭使者仔細對比之後發現戴梓造的仿製品居然比真品更為精美,更為精確,大為驚歎,一改之前倨傲的態度。

清初武器天才造出古代“機槍”,最終卻被傳教士陷害,客死他鄉

全盛時期的荷蘭艦隊

取得了外交勝利的康熙皇帝龍顏大悅,戴梓自然也是愈發受寵而成為皇帝的心腹謀臣,隨後他又奉命仿造“佛郎機”炮(西班牙、葡萄牙製造的小型火炮),竟只花了5天就完成了。

康熙年間,西學東漸,很多西方傳教士來華訪問,當時服務於清廷的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曾向康熙炫耀他們國家發明的“沖天炮”(又稱“子母炮”),並且向康熙皇帝炫耀,只有比利時人會製造沖天炮,康熙帝當時雖然表面上沒有明顯不悅,但是心裡對南懷仁這洋人很不服氣,暗自命令戴梓同步展開相關研究加以仿製,結果南懷仁鼓搗了一年的時間都沒有造出來成品,而戴梓只用了八天時間就造成了。“沖天炮”完全造好之後,康熙皇帝帶領文武百官親自去實驗場地觀看試射,只見“沖天炮”炮聲震天,彈無虛發,康熙皇帝感到非常高興,同時也對戴梓大加讚賞,當即將戴梓造的大炮命名為“威遠大將軍”,同時下令把戴梓的姓名刻在炮身上紀念。

清初武器天才造出古代“機槍”,最終卻被傳教士陷害,客死他鄉

清威遠將軍炮

清史還記載,康熙皇帝御駕親征準噶爾汗噶爾丹的時候,就帶上了許多門子母炮,在隨後展開的昭莫多戰役之中,康熙皇帝命令子母炮部隊向向噶爾丹的大營密集轟擊,噶爾丹麾下的部隊抵擋不住,大敗而逃。

清初武器天才造出古代“機槍”,最終卻被傳教士陷害,客死他鄉

平定準噶爾時清軍使用大量火器

五、蒙冤屈被汙“私通東洋”終抑鬱而死

正如上文所訴,由於戴梓製造火槍火炮獲得巨大成功且得到康熙帝親自嘉獎,使當時也在清廷工作、作為外國顧問的比利時人傳教士南懷仁感到地位受到威脅。再加上在“子母炮”事件中戴梓研究的迅速讓鼓搗了一年的還毫無成果的南懷仁相形見絀,顏面無存。南懷仁眼看著戴梓恩寵日隆而自己在宮中卻日漸不受重視,竟夥同農民軍叛徒陳通巖向康熙皇帝舉報、栽贓戴梓“私通東洋”。當時康熙皇帝雖然非常寵幸戴梓,但是“裡通外國”是康熙皇帝無法容忍的紅線,在南懷仁和陳通巖的讒言之下,戴梓最終還是獲罪了,康熙三十年初,戴梓被判決舉家流放盛京。

清初武器天才造出古代“機槍”,最終卻被傳教士陷害,客死他鄉

荒涼的遼東

戴梓被流放到盛京之後的生活非常艱難,在東北寒冷的冬夜之中只能裹著破被子,睡在冷炕上,凌晨太陽還沒有出來就要進山找吃的,就這樣還吃不飽飯。還好戴梓年輕的時候學過畫畫的手藝,依靠賣畫賺的錢勉強度日。戴梓雖然在遼東流放了三十多年,但是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年輕時為國經略的願望,他常常希望自己能夠像馮唐一樣得到赦免而為國盡忠。然而,這一盼就是一輩子,不知道是康熙皇帝真的忘了這個少年志士武器天才,還是宮廷鬥爭帶來的音訊阻隔。戴梓終究未能再回故里。最終鬱鬱寡歡,因病而逝,享年78歲。

文史君說:

戴梓雖生於盛世然胸懷天下,雖少年神童卻不恃才放曠,沒有同時代人對“奇技淫巧”的偏見,卻醉心於機械研究。所制火器在戰場上屢建奇功,受帝王寵而煊赫一時,然當上區區四品翰林就已滿足。平三藩,平噶爾丹,兩次隨軍,出謀劃策,制器築壘,功不可沒。智鬥荷蘭使團,力挫比利時人南懷仁,給“天朝上國”掙足了面子,最後竟獲罪於小人讒言,終老遼東不毛之地,何嘗不是時代之哀。

參考文獻:

1、李桓編:《國朝耆獻類徵初編·戴梓傳》,中華書局點校本1986年版

2、金兆燕:《戴耕煙先生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版

3、戴梓:七十自壽十首(戊戌十月三日),《耕菸草堂詩鈔》,遼海書社1934年版

4、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九《灤陽續錄(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清史稿·藝術傳四·戴梓傳》,中華書局1998年版

6、《清史稿·南懷仁》,中華書局1998年版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好書推薦

更多清史故事,盡在《清史通俗演義》。《中國曆朝通俗演義》可以說是最具盛名的中國歷史科普讀物了,作者蔡東藩乃是清末民國人,有“一代史家,千秋神筆”的美譽。這上下冊的《清史通俗演義》,乃是全書的第一卷。書名雖有“演義”二字,但只是就其通俗化的表達方式而言,作者本人實際上是以寫正史的態度,完成的這部長篇鉅著。

總之,如果您想更多的瞭解清朝,又不喜正史的嚴肅枯燥,那這本書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