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机遇也是挑战!——线下商业老龄化的转型启示

中国老年消费市场正在迎来井喷,淘宝/京东/拼多多平台上50+人群消费的产品从老年鞋服、化妆品、智能家居到文娱旅游,最近几年都保持50%以上的增长,老年消费市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亮点。

  与火热的线上老年消费市场相比,老年消费在线下商业零售的发展仍然处在快速起步阶段,基础设施构建在快速完善中。

  现在我们已经能看到兴起的迹象,比如足力健的老人鞋专卖店开遍全国几百个城市,比如一二线城市许多商场、购物中心70%时间都是老人带着小孩在逛,比如许多KTV的工作日白天时段都是中老年纵情歌唱……

  而在日本,早已出现单店营收超过8000万美元、每年服务中老年客户超过110万的永旺葛西店。并且永旺计划到2025年,为所有战后婴儿潮一代和将满75岁或以上用户量身打造100个永旺百货商场。

   而中国的线下商业却仍处于被动老年化的阶段,很少有企业会主动地去思考如何开发线下商业的银发商机。

中日老年商业之间的差异到底在哪里?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人口因素:人口结构差异决定老年商业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发展节奏。

日本为什么在老年商业上遥遥领先中国?首要的原因是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8.4%,而中国的老龄化率虽然近年来快速上升,但与日本相比仍要少得多,目前约为11%。

如果从65岁以上人口总量上对比,中国是日本的4、5 倍,这样的人口基数带来的消费潜力巨大,而且商机首先体现在不受中国广大地域限制的各种电商平台上。

但对于线下商业来说,一般3公里范围内的人口贡献大部分的收入,因此特别依赖于周边区域的人口结构。

相比于人口稠密且65岁以上老人占比很高的日本来说,中国大部分商业选址的周边区域人口结构中,其65岁以上人口及其消费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单个的老年商业综合体。

还是以日本的永旺葛西店为例,其周围2公里半径范围内,约有3.5万人年龄介于65至74岁之间,该地区8万居民的44%。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周边人口结构,才能出现永旺葛西店年营收8000万美元的“奇迹”。

回到中国,不同城市间的的人口结构及趋势差异巨大,由此产生的老年商业机会也会在不同城市之间拉开差距。

比如在人口结构加速老化、外来人口有减无增的北京和上海,老年商业的机会肯定会来得更快一些,政府扶持和企业经营都会相应向中老年人需求倾斜。而在武汉等外来年轻人口持续涌入的新一线城市,人口结构维持年轻化的趋势,城市商业的发展重心肯定也会更加偏向年轻人群。


另外,好产品不足,是老年商业发展不起来的硬伤

AgeClub过去一年来对国内中老年消费品市场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虽然也发现不少市场亮点,但总体来说,国内在研发生产真正符合中老年需求的产品方面,与日本差距甚大。
比如在永旺葛西店,第一层全部是餐饮区、食品购买区、商超区,很多食品都是适老化食品,注重于老年人的饮食结构需求,小袋包装的熟食类产品占比很大,然后就是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小份健康型食品。

在日本的另一家中高端商场新京王百货,老年服装、老年鞋的品类非常繁多,而且客单价格都相对高端,单价在800到1500人民币左右,也有更贵的几千元人民币的老年服装,也非常受欢迎。有些很知名的日本设计师,比如三宅一生的副线,还有专门的中老年产品线。

是机遇也是挑战!——线下商业老龄化的转型启示

另外像人工头皮假发、中老年化妆品等各种消费品类,在日本都有丰富的产品可供选择,而上述这些品类,除了老人鞋最近几年在国内快速普及,其他仍属空白。

要抓住老年消费市场的蓬勃机遇,线下商业应该怎样转型突破?

  带着这些疑问,近期AgeClub洞察团队调研了国内一二线城市多家商场百货运营负责人、商业地产资深专家及相关创业公司,认为:

  • 中国的线下商业虽然主流上仍处于年轻化、时尚化、亲子化,但在一线城市已经全面出现被动老年化的迹象,这背后与中国不同城市之间在人口结构、收入水平、消费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密不可分;
  • 而在移动互联网如此普及、大爷大妈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当下,线下商业要想抓住银发商机,需要突破传统的单纯销售商品、坐等客户上门的思维,在流量导入、用户运营、体验业态上更加创新,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