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沒有主見?思維混亂?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否出現了問題?

我是秋羨職場,喜歡用大白話分享職場上的各種經驗,沒有什麼富麗堂皇的文字修飾,只有最簡單的小故事大道理,請用輕鬆愉悅的方式進行閱讀,總會有所收穫!

01

沒能及時的發現問題,是邏輯思維出現了問題

王斌是單位裡的“雜務大王”,也是整個團隊的定海神針,即將到來的升職機會,他已經穩穩的拿下,但是並沒有因此而十分開心,因為王斌來到這個團隊已經整整三年。

剛剛加入團隊的王斌,是某著名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他懷揣著滿腔壯志,擬定了十分縝密的工作計劃,夢想著在五年內就要達到某個職位。但卻因為方向的錯誤,自己拖慢了自己的工作進程。

王斌很清楚,作為一名新人應當謙遜好學,於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老員工們利用王斌的這個思維,使他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出現了邏輯上的錯誤,開始偏離自己的工作計劃。

“你還是個新人,多看看我們是怎麼做的就好,沒必要太著急。”

“這些雜務雖然是小事,但領導們都看在眼裡,我們也是為了你好。”

“吃虧是福,新人要有覺悟,多幹活不是什麼壞事,即便只是些雜活。”

老員工們的這些“善意”的提醒,讓王斌的邏輯思維出現混亂,本應該是通過勤奮工作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卻變成了單位裡熱衷做雜務的邊緣人,失去了太多太多的晉升機會。雖然三年後王斌仍然獲得了晉升的機會,但是最初的雄心壯志,早已被磨得一乾二淨。

職人有野心,有覺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但如果邏輯思維出現問題,那麼再如何縝密的工作計劃,也始終只是紙上談兵,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實施計劃。王斌正是在邏輯思維上出現了問題,於是犯了以下幾點錯誤:

01 邏輯思維有問題,無法發揮出自己真正的實力;

02 邏輯思維有問題,受到了“強盜思維”的情感綁架,輕信老員工們的哄騙;

03 邏輯思維有問題,無法及時發現自己的異狀,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04 邏輯思維有問題,導致野心、抱負、計劃統統化為泡影。

邏輯思維能力,是導致王斌出現錯誤的根本原因,對於職人來說,一旦邏輯思維能力出現問題,思考問題、看待事物的準確性也會出現問題,從而引發不良的影響。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的能力。

工作沒有主見?思維混亂?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否出現了問題?

邏輯思維能力的不足,通常會引發邏輯混亂的狀況,致使職人無法準確、合理的對事物進行思考,從而無法得出最正確的結論,對自己的工作造成各種各樣的影響。

王斌畢業於著名大學,本身擁有著極強的專業技術,卻因為邏輯思維能力的不足,而使得自身實力無法發揮出來,更是受到了老員工們“善意”的哄騙,從而自己拖慢了自己的工作計劃。

02

邏輯思維能力的不足,會給職人帶來不良影響

德國著名思想家,馮·歌德說過:“所謂真正的智慧,都是曾被人思考過千百次的;但要使得它們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定要經過我們自己再三思考,直到它們在我個人經驗中生根為止。”

思考,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擁有著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能夠一直保持獨立思考,將事物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而邏輯思維能力弱的人,則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產生邏輯思維混亂的現象。在職場中具體分為三種類型的干擾,分別是“強盜邏輯”的干擾、“假定式”的干擾、意識觀念的干擾。

第一部分:“強盜邏輯”的干擾

強盜邏輯:是指以唯我獨尊的思維方式為前提而做出的極度不平等、強詞奪理、蠻不講理的邏輯推斷。

強盜邏輯,是生活中、工作中最為常見的邏輯干擾,它常常會以言語的方式,來干擾職人自身的邏輯思維,致使職人做出錯誤的判斷。比如以下兩個場景的表現:

01、“這些雜務雖然是小事,但領導們都看在眼裡,我們也是為了你好。”

以王斌作為例子,老員工們看似“善意”的對他進行指導,以領導作為藉口,強行將不合理轉換為合理,強行扭轉王斌的邏輯思維。讓王斌認為做雜務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將自己帶進了坑裡。

新人員工做些雜務是無可否非的,老員工們這種“善意”的指導看起來是十分正常的,但這其實是一種“情感綁架”。王斌會因此而認為,老員工們都是前輩,說的話應該沒有錯,既然領導們能看在眼裡,那麼多做些雜活,也沒有錯。

王斌因此受到了老員工們“強盜邏輯”的影響,從而改變了自己的思考方向,使得自己偏離軌道,越走越遠。

02、“你不想做這份任務,就是對不起我,枉費我教了你那麼多技巧!”

職人通過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判斷出哪些工作該不該做,但如果受到“強盜邏輯”的“道德綁架”,同樣會讓職人的邏輯思維發生改變,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例如這個例子:

員工A在老員工的指導下,漸漸從新人成長起來,正準備參與到職位競爭當中,老員工卻突然安排他去做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員工A並不想放棄競爭,希望能夠拒絕。但老員工卻說:“你這個人很有問題,我教了你那麼多,幫下忙也不行嗎?”

員工A受到老員工的“道德綁架”,不得不去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向,因為老員工在某種意義上是對的,於是出現了立場不堅定的狀況。

影響:“強盜邏輯”的干擾,會強行扭轉職人的思考方向,致使職人無法更正確的去看待事物,從而做出錯誤的抉擇,是邏輯思維能力弱的表現。

工作沒有主見?思維混亂?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否出現了問題?

第二部分:“假定式”干擾

假定:是指推想、料想、暫且認定事實的走向或本質,具體表現為以大概的內容,將事物進行假設定義。

利用智慧進行思考,是職人完成工作,實現目標的重要手段,而通過這種智慧,職人們往往能夠事先預想到事情的走向或結果,並擬定出暫時的、假設性的對策。它有可能直接幫助職人完成工作、實現目標;但也有可能使得職人的邏輯思維出現混亂。

以王斌作為例子,他在新人階段的時候,就擬定出了十分縝密的工作計劃,這就是一種假定式的工作計劃,因為它會隨著工作的內容而不斷改善改進。

在這個過程當中,王斌受到了老員工們的影響,得到了“幹雜務能獲得領導關注”的信息,而在“假定”的計劃中正好就有“通過幹好工作獲得領導賞識”的內容,兩者之間雖然具體內容不同,但本質相同,於是造成了王斌邏輯思維的混亂,最終偏離原計劃。

再比如這個例子:

員工A將某個老員工假定為師傅,認為跟著他可以學到許多本事,於是老員工指使員工A去做一些和工作無關的事情。員工A因為自己原先的假定,有可能會出現邏輯思維上的混亂,認為自己為老員工跑腿、做額外工作都是應該的。

影響:“假定式”的干擾,會使職人出現違背初心、偏離軌道,無法正視事物的本質等現象,是邏輯思維能力弱的表現。

第三部分:意識觀念的干擾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意識,能夠對事物進行主觀與客觀的認識與判斷,簡而言之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念與看法。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能夠對事物進行更深入的瞭解,使得自身的意識觀念更為強烈,立場更為堅定。而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的人,自身的意識觀念淡薄,則會受到外界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導致邏輯思維混亂,表現出立場不堅定的狀況。

比如這樣的兩個場景:

場景一:“員工A很有主見,他認為這份新產品很有市場,能通過它賺很多的錢,於是不管別人怎麼貶低這份新產品,員工A都會堅持自己的看法,有著清晰的邏輯思維,對新產品有足夠深入的瞭解。”

場景二:“員工B意識觀念淡薄,他認為這份新產品很有市場,但是同事們都在不斷貶低這份新產品,使得他開始懷疑自己原先的思維,對新產品產生質疑,並將思考方向放在了這份新產品為何不好的方向上,最終只看到新產品的短板,而看不到優勢。”

不同的意識觀念,會造成職人不同的邏輯思維,從看到事物的根本源頭上就已經出現錯亂,或者是中途受到外界影響,導致邏輯思維混亂,立場出現變化。

影響:意識觀念的干擾,會使得職人的邏輯思維出現變化,對事物的思考方向出現偏差,從而無法正確的認識到事物的本質,是邏輯思維能力弱的表現。

小結: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的職人,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產生邏輯混亂的現象,為自身發展帶來各種各樣的影響。

工作沒有主見?思維混亂?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否出現了問題?

03

增強邏輯思維能力,做個能夠獨立思考的職人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老師曾經說過:“獨立思考能力,對於從事科學研究或其他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名懂得獨立思考的職人,在他人眼裡就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他們的邏輯思維十分清晰,懂得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該怎麼去做;因為他們能夠清楚的瞭解到工作的本質目的,能夠堅定自己的立場,能夠不受外界的干擾。

文章接下來的內容,就將教授大家如何理解工作的本質目的、如何堅定自己的立場,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擾。

第一部分:理解什麼是工作的本質目的

對於職人來說,經常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完成工作目標,會通過這個問題想出各種各樣的方式與方法。那麼通過逆向思考,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無論過程如何,職人的目的都是為了完成某項工作目標。”

於是理解工作的本質目的,應當有以下三個步驟:

01 通過正常思維得出方式與方法

利用智慧對工作目標進行思考,由起點設想到終點,得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方案,為實施工作做好準備。

02 通過逆向思維來再三確認

利用得出的方法或方案,由終點進行逆向思考,回到最初的起點,確保方案的可行性,確定工作的本質目的沒有變化。

03 實施工作,完成最終的目標

通過前兩個步驟的再三確認,職人應當能夠對自己的思考能力進行肯定,因為工作的本質目的,與實施的方法方案完全契合,只要沒有極其特殊的意外發生,它都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下去。

小結:通過理解工作目的的三個步驟,能夠從某種意義上,強化職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加職人的自信心,使得自身所作出的決定、決策不易受到外界影響。

第二部分:如何堅定自己的立場

職人完成工作,是為了做出更多很好的成績,為了給自己帶來有價值的回報,因此職人堅定立場的方法,應該建立於維護自我價值之上。

自我價值:是指在個人生活和社會活動中,自我對社會做出貢獻,而後社會和他人對作為人的存在的一種肯定關係。職人自我價值的實現必然要以對工作的貢獻為基礎,以完成工作為目的。

維護自我價值的意義,就在於保證職人完成工作的過程,始終都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才能夠使最終完成的工作,給職人帶來有價值、有意義的回報。那麼職人只要懂得如何維護自我價值,就能夠懂得如何堅定自己的立場,具體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01 反向利用錨定效應進行深入思考,建立自我價值保護機制

錨定效應:是指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將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

以王斌作為例子,他受到老員工的影響,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從而忽視了自身的能力,正是受到“老員工工作經驗更強”這種先入為主的第一信息所支配。那麼王斌只需要利用這個第一信息,補足這個第一信息,使它變得更加全面,就可以避免出現邏輯思維混亂的現象,例如以下幾個例子:

  • 老員工說做雜務雖然是小事,但領導都看在眼裡,對王斌有好處,那麼王斌利用這種信息進行思考,就能得出一個結論:既然幹雜務領導也能看見,那麼老員工為什麼不去做?正是因為幹雜務帶來的效果並不顯著。
  • 老員工說吃虧是福,新人多幹點活不是壞事,那麼王斌利用這種信息進行思考,就能得出一個結論:既然新人要多幹活,那麼除了幹雜務之外,我應該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做更多的工作。

通過對第一信息、或者第一印象的補足,使它變成更全面的信息或印象,職人就能夠知道什麼對自己有利,什麼對自己沒有利,從而判斷出事物是否存在價值,是否影響到自我價值。

再比如以下這個例子:

同事們都覺得這個方案可行,對他們有價值,但是員工A對方案進行考慮,發現這個方案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這個方案雖然適合同事們,但是不適合自己。

小結:通過造成錨定效應的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職人進行深入的瞭解與思考,就能夠發現更全面的信息,從而起到保護自我價值的目的,避免邏輯思維受到支配的影響。

02 通過自我價值的保護機制,對事物進行全面的瞭解與判斷

德國著名哲學家,亞瑟叔本華曾經說過:“一個明智的人就是一個不會被表面現象所欺騙的人,他甚至是預見了事情往哪一邊發展變化。”

通過第一階段瞭解了工作目的的本質,職人們在工作過程中應當有著自己的邏輯思維;但在有些特殊的情況下,職人仍然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從而改變自己的邏輯思維。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利用自我價值保護機制,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就十分重要。例如以下場景:

場景:“你這個方案雖然很不錯,但太耗時間了,不如這麼做,應該會更快。”

職人通過自己的計劃開展工作,依照自身的邏輯思維做出行動,但有些時候周圍的人會有不同意見,並且提出改善的建議。在這種情況下,職人就需要通過自我價值的保護機制,對這些意見建議進行判斷,判斷的內容有三:

  • 同事的建議,是否能夠實現我的工作目標?
  • 同事的建議,是否真的能節省時間,是否更有價值?
  • 同事的建議,我自己是否也能做到?

通過這三點思考,就能夠得出最終的結論:

  • 結論一:同事的建議有效,能為自己帶來更多價值,那麼有主見的選擇採用。
  • 結論二:同事的建議無效,不能為自己帶來更多價值,那麼有主見的選擇不採用。
  • 結論三:同事的建議有效,但自己無法很好的掌握這個建議,那麼有主見的選擇不採用。

利用智慧進行思考,利用自我價值保護機制作為判斷的基點,職人就能夠快速的得出正確的觀點,從而有主見的做出明智抉擇。

小結:利用自我價值保護機制,對事物進行判斷與瞭解,職人就能使工作始終保持在對自己有利的方向上,從而堅定自己的立場,由始至終都做出有主見的抉擇。

工作沒有主見?思維混亂?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否出現了問題?

第三部分:避免外界的干擾

通過前兩個部分的理解與自我保護,職人已經能夠確保在工作中,自身的邏輯思維不會出現混亂,但為了不斷提升、鞏固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職人就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辨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

職人的在工作中不斷的思考的目的,是為了完成好工作,而完成好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做出更多的成績,從而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最終獲得更多的回報,來改善、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那麼職人用來判斷的價值觀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具體有以下幾點:

  • 做什麼、如何做,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價值
  • 做什麼、如何做,能幫助自己提升工作能力
  • 做什麼、如何做,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

不斷思考、不斷進步,職人只有不斷朝著積極正面的方向進行思考,才能讓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加嚴謹,才能更有效的避免受到外界的影響,才能更加正確的、全面的、深入的瞭解事物的本質。

總結:邏輯思維能力的強弱,會使得職人在工作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麻煩,而為了避免這種麻煩,職人就需要不斷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具體方法是瞭解工作目的的本質,堅定自己的立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好的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擾!


通過這篇文章,職場朋友們或許能發現自己身上的一些問題。

如果你的工作忙而無序,那麼你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的邏輯思維是否正確。

如果你的工作沒有主見,那麼你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的邏輯思維是否受到他人的影響。

如果你想事情總是無法想得透徹,那麼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就需要得到提升。

六千字的一篇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職場上努力拼搏的朋友們,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能夠對你起到幫助,不如點個關注,點個贊或者留下你們的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