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落地了!對標成都,重慶又多了一利器

01

佔了一個省的版圖和人口優勢下,重慶的GDP雖仍高於成都很多,但重慶這些年在與成都的競爭中,明顯處於下風。

最明顯的一點是,成都第二機場天府國際機場,2021年就要投入運營了,屆時成都將成為中國內地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另外兩個是上海、北京),也是中國內地第二個擁有兩個4F機場的城市(另外一個是北京)。

而重慶,僅有一個江北國際機場,不但排名吞吐量靠後,僅排名全國第9位,與其經濟第五城的地位不匹配,最關鍵的是,還被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遠遠甩在了後邊。

正式落地了!對標成都,重慶又多了一利器

數據:民航局

有人說過,如今的航空樞紐,就像當年改革開放的港口一樣。

從2008年以後,陸權城市逐漸取代海運城市走向舞臺中央時,高鐵運輸與航空運輸愈發重要,甚至決定了未來城市的發展潛力。

而重慶,不但現有的機場體量上不如成都,在未來的爭奪中,也棋差一招。

成都目前的雙流機場吞吐量已經高出重慶一個段位,未來還將有另一個近期規劃4000萬人次、遠期規劃9000萬人次的天府國際機場加盟,重慶怎麼追?

好在,重慶第二機場也要來了。

近日,重慶市人民政府、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印發了《重慶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明確了:

1、重慶第二機場建設勢在必行,預計在2035年前投入使用。

2、繼續做強做大江北國際機場的吞吐量,到2025年,要達到7000萬人次流量。

3、到2035年,將重慶打造成國際航空樞紐。

正式落地了!對標成都,重慶又多了一利器

02

本號細數了一下,目前國內擁有雙機場的城市有四個,分別是上海、北京、臺北、成都。

也就是說,在第二機場助攻下,重慶將正式登上中國航空第五城的寶座,與其經濟第五城正好相配。

從成渝競爭角度來看,這份規劃,為重慶送來了與成都對標的利器。

按照規劃:

到2025年,實現年旅客吞吐量7500萬人次,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通達80個城市以上,年貨郵吞吐量80萬噸以上。到2029年,江北機場第四跑道和T3B航站樓建成投用。

到2035年,重慶新機場建成投用,主城區都市圈機場體系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2億人次。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2400萬人次,國際及地區航線通達城市100個以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全面通達。
正式落地了!對標成都,重慶又多了一利器

為了完成這個目標,除了規劃建設重慶第二機場外,重慶市還提出,要提升江北機場目前三條跑道的運行效能,並建設第四跑道和T3航站樓。

目前重慶第二機場的位置還沒有確定,但據網上的討論來看,落戶璧山和黔渝合作示範區兩個地方的概率較大。

以客流量規劃來看,2025年之前的機場吞吐量,都需要江北機場來完成,因為按照機場從規劃到竣工週期來看,重慶第二機場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能交付。

江北國際機場2025年旅客吞吐量要達到7500萬人次,目前江北機場的吞吐量是4159.6萬人次(2018年末數據),未來7年,重慶的吞吐量要增加80%。

這個目標超越了大多數省會城市。

目前,杭州、西安、鄭州、武漢、南京、長沙、瀋陽、濟南等城市大多給出的是2030年的機場規劃,到2030年這些城市預期達到的旅客吞吐量分別是:

9000萬人次、8300萬人次、8000萬人次、7500萬人次、7000萬人次、6000萬人次、5000萬人次、5000萬人次。

正式落地了!對標成都,重慶又多了一利器

按照重慶目前的規劃來看,到2030年預估應該能達到1億人次。力壓以上城市,但較成都仍遜色不少。

按照規劃,成都兩個機場在2025年就能達到1億人次以上的客流量、貨郵吞吐量力爭達到190萬噸,國內通航城市180個,國際通航城市達到120個。

兩相對比來看,成都2025年,基本就能完成重慶2035年的機場規劃目標。

這是兩座城市的腹地決定的。重慶雖然佔據了一個省的資源,與四川省沒法比,重慶背靠的是3100萬人口,而成都背靠的是整個四川8341萬人口。

正式落地了!對標成都,重慶又多了一利器

數據:各省市統計局

從這個角度來看,重慶的航空運輸與成都相比,差距會長期存在。

但重慶第二機場的到來,一定程度上,縮小了重慶與成都航空運輸能力上的差距,讓重慶在與成都綜合實力的對標上,多了一點力量。

03

狹義上來說,重慶第二機場的問世,利好重慶與成都之間的競爭,更利好重慶航空經濟的發展。

廣義上來說,第二機場,可以增強成渝城市群的航空運輸能力,完成管理層在“十三五”交通規劃中,對成渝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定位,目前獲得這個定位的除了成渝外,還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管理層讓重慶建設第二機場,還有兩個目的:

1、平衡成渝。

平衡成渝,是讓成渝之間繼續良性競爭下去,不至於一個被另一個甩開的太遠。良性競爭是城市發展的動力,並不是壞事。

此外,第二機場的到來,也可以補足重慶的機場吞吐量,消除機場與經濟實力不匹配的現狀。

2、壯大成渝。

雙機場是世界級城市的標配。除了面積特別小的城市外,一般的世界性城市均有兩個以上的機場,如美國的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休斯頓;日本的東京、大阪;法國巴黎;韓國首爾;英國倫敦;德國柏林等。

如今,西南雙子星一個在建第二機場,一個確定要建第二機場,同一個區域,兩個城市擁有雙機場的現象,目前只在成渝城市群發生了。

足可見,管理層對於西南城市群的重視。

西南遼闊的版圖,依靠另一個單獨的城市都無法帶動,依靠成都不行,依靠重慶也不行,必須依靠成渝組成的城市群來帶動。

所以,在做大成渝方面,管理層不遺餘力,同時又雨露均霑,基本上最好的頭銜與政策平分給到了西南這兩座雙子星。

例如給了重慶、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給了重慶、成都國家級新區,給了自貿區。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打包給到了成渝。如今給了成都雙機場,重慶自然也不能落下。

除了航空方面的支持外,陸路方面,已經通過頂層設計的“八縱八橫”高速鐵路規劃,擴大重慶、成都高鐵樞紐優勢,未來重慶和成都,均有八個方向的高鐵連通。

在陸權時代崛起的當下,陸路與航空的強大,將是對成都、重慶經濟的最好助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