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兒連踢媽媽三腳,只因願望沒得到滿足,爸爸的做法令人稱讚

5歲女兒只因願望沒得到滿足,連踢媽媽三腳,爸爸的做法令人稱讚

現在教育環境和父母那輩不一樣,以前都是父母兩個人照顧兄弟姐妹好幾個,雖說辛苦,孩子倒也都懂事。現在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手心裡就這麼一個寶貝疙瘩,嬌慣的孩子有時不分輕重。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就因為她一個願望沒有及時得到滿足,連續踢了媽媽三腳,孩子爸爸的做法得到人們的稱讚,這是怎麼回事呢?

朋友小何和老公帶著5歲的女兒去逛街,小何在試衣服的時候女兒看到門外有人在賣玩具,小丫頭立刻就被玩具吸引住了目光,吵著爸爸媽媽去給她買玩具。

5歲女兒連踢媽媽三腳,只因願望沒得到滿足,爸爸的做法令人稱讚

當時小何正在試穿著店裡的衣服,不方面出去,就沒有理睬孩子,孩子爸爸也沒說話。女兒看到自己的要求沒有人理睬,生氣的走到媽媽面前踢了媽媽三腳。

小何也沒太放在心上,沒想到自己的老公覺得孩子被慣壞了,伸腿就給了孩子一腳,小何見狀趕緊攔住老公,但是孩子已經被踢到了。

孩子先是楞了一下,馬上就撲向小何懷裡哭了起來,邊哭邊揉著被踢的屁股。路人有人覺得孩子爸爸不應該當眾打孩子,但是很多人都表示支持爸爸的做法,孩子犯錯就應該教育。

領居家的小男孩特別調皮,家裡的玩具扔的連七八糟,平常都是大人收拾,孩子從來不管。小男孩的爺爺奶奶特別寵溺他,七八歲了還是家人追著他吃飯。

5歲女兒連踢媽媽三腳,只因願望沒得到滿足,爸爸的做法令人稱讚

孩子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愛摔東西,手裡有什麼都愛往地上扔,家裡人的手機都被他摔壞了好幾個,孩子媽媽也從不會責罰孩子。

孩子還小,現在沒有人管他,很難說以後孩子長大了,社會環境會怎麼教育這個孩子,孩子被寵溺的沒有任何抗挫折能力,不分對錯,父母現在不捨得教育,家長過分溺愛只會害了孩子的一生。

教育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父母都在探索學習,孩子的性格大部分是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的為人處世也需要父母教導。

5歲女兒連踢媽媽三腳,只因願望沒得到滿足,爸爸的做法令人稱讚

那我們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妥當呢?

第一點,讓孩子自己明白自己應該承擔的後果,小孩子難免會犯錯。不能過度地懲罰他們,要讓他們有知錯就改的態度。教孩子怎麼去承擔自己犯錯帶來的後果,比如,做錯事要向對方道歉,讓孩子儘自己所能去彌補錯誤帶來的損失。

這樣孩子就會變得有擔當,懂得承擔責任。

5歲女兒連踢媽媽三腳,只因願望沒得到滿足,爸爸的做法令人稱讚

第二點,讓孩子自己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就像小何的孩子,她通過踢媽媽來表達自己沒得到滿足的不滿情緒,或者她自己並沒有想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

爸爸的反應讓孩子知道,踢人是會很疼的,我踢媽媽的話,媽媽也會疼,那我不應該踢媽媽。這是一種讓孩子感同身受的方法,但是不建議不合時宜的打罵孩子,以免給孩子留下陰影。

5歲女兒連踢媽媽三腳,只因願望沒得到滿足,爸爸的做法令人稱讚

第三點,相信孩子,理性看待孩子的問題,尤其是我們沒有親眼看到的事情。幼兒園老師說孩子犯了什麼錯,回家後不要沒有了解清楚上來就責怪孩子。

5歲女兒連踢媽媽三腳,只因願望沒得到滿足,爸爸的做法令人稱讚

父母應該耐心的詢問孩子事情經過,為什麼會這樣做,原因是什麼。父母通過別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做了錯事,在不瞭解詳細情況的時候,要當面和孩子溝通,尊重孩子。

除了孩子犯了錯需要教導,我們也要保證我們和孩子是一樣的標準,"言傳身教",不只是用自己的大道理讓孩子去明白一件事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家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孩子真正理解。

教育這件事"道阻且長",各位寶媽有什麼想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