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福州烏山福州三山之一。從唐朝至今,一直是榕城聞名的風景勝地,三山之中以烏山風景最佳,被稱為三山之首。烏山名勝自東往西大致可分為烏石塔、古廟群、道山亭、石林園、石壁觀音、凌霄臺等。烏山除了風景優美之外,更是一座書法藝術的博物館。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烏山上的摩崖石刻有很多,大都集中在道山亭及黎公亭一帶,此處同時也是觀賞全山風景的最佳處。據山中的碑刻記載,烏山上有摩崖刻石自唐到清共有約二百處,其實加上清後的石刻烏山上石刻有二百多處,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均有。其中包括唐朝李陽冰,宋朝程師孟,曾鞏、趙汝愚、朱熹、李綱、蔡襄、元朝薩都剌及明朝葉向高等名家留下字跡。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李陽冰——篆書大家]

烏山上名氣最大的要屬“般若臺”。不僅因為它是烏山石刻群中最古者,更因它是李陽冰所書。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李陽冰,唐代文學家、書法家。字少溫,漢族,譙郡(治今安徽亳州)人。

李白族叔,為李白作《草堂集序》

初為縉雲令、當塗令,後官至國子監丞、集賢院學士。世稱少監。他善詞章,工書法,尤精小篆。自詡“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也。”他所書寫的篆書,“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甚至被後人稱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

康有為誇他的“篆書大者唯有少溫‘般若臺’,體近咫尺,骨氣遒正,精采衝融,允為楷則。”少溫指的便是李陽冰。“般若臺”就是烏山的這一處,這也是如今僅存的四塊李陽冰篆書碑刻之一。

雖李陽冰本人並未到過福州,但他的族人、任著作郎兼監察御史的李貢在唐大曆七年向他討得“般若臺銘”墨寶後勒於烏石山上。全文24個篆字:“般若臺 大唐大曆七年 著作郎兼監察御史李貢造 李陽冰書”。“般若”是梵語,意思是智慧。

[ 潘正夫——趙氏皇族 ]

李陽冰的24字看似平實,但一直聞名於世,以至於北宋靖康之變,宋哲宗的女兒——吳國長公主和她的丈夫一路南逃,到福州時特意到烏山看李陽冰的篆書,並也留下一塊石刻作記載(霹靂巖處):“靖康之間,金人犯闕。二聖北遷……循贛水走湘湖、瀕南海而迭閩川,館於福唐之神光,因登烏石山觀李陽冰篆,乃得古人之遺意……”落款是潘正夫,駙馬爺!逃難中的公主、駙馬仍有雅興上山觀看陽冰墨跡。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而這個石刻也透露了靖康之變皇室南逃的線路:從睢陽(今商丘以南一帶)一路南下直廣東後再至閩川(福建),最後到了福州。

[程師孟-讓烏山聲名遠播]

烏山聲名在外,宋朝福州知府程師孟是首功,他將烏山與道家蓬萊、瀛洲相比,改其名為道山,

“道山亭”三個字就出自他之手。山上還有“天章臺”"“霹靂巖”等多處為程師孟手跡。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曾鞏-唐宋八大家]

程師孟曾邀曾鞏寫《道山亭記》,就刻在烏山先薯亭之下。也因此吸引來了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前來遊玩。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 北宋書法家——米芾 ]

米芾是個怪才,人送外號“米顛”,有愛石癖,愛石及山,在福州就有兩塊他題寫的碑刻真跡,一塊就是烏山上的“第一山”。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 北宋理學家——陳襄 ]

在先薯亭不遠處的華嚴巖側,有一塊記述程師孟與一眾好友在冬遊烏山的石刻:“程公闢、陳述古、沈公儀、湛仲謨、劉執中、杜伯通、馬損之,熙寧元年冬遊”的題刻。“程公闢”即程師孟,而“陳述古”就是陳襄,他與陳烈、周希孟、鄭穆齊名,並稱福州“海濱四先生”。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陳襄,字述古,福州侯官人。他在杭州任上時,曾為蘇軾的頂頭上司,因比蘇軾年長20歲,且當時蘇軾已以詩書名滿天下,故與蘇軾成為忘年交。之後陳襄受宋神宗信任,提拔進京,他向皇帝舉薦的人有蘇軾、曾鞏、程顥、張載、蘇轍等日後的大人物。

[ 休齋居士——陳知柔 ]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在程師孟題寫的“天章臺”三字旁,有一塊“陳休齋曾來 淳熙丙申秋”的題刻。這位敢在“福州前朝市長”的字邊寫上“到此一遊”的陳休齋是誰呢?

陳知柔,字體仁,號休齋居士,永春(今屬福建)人,宋理學家。陳知柔與奸相秦檜之子熹系同榜進士,時人多以阿諛攀援而通顯貴。陳知柔不願隨俗而受排斥,在臺州離任後,遍遊名山大川,吟詠怡情。朱熹任同安主簿時,兩度前來永春拜訪陳知柔,結為忘年知交,晝則攜遊名勝,夜則對榻論文唱酬。陳知柔病卒時,朱熹親寫祭文.極表痛惜。

[ 北宋理學家——朱熹 ]

據《烏石山志》記載:“在雙峰夢下,宋朱文公(朱熹)楷書福字丈餘,鐫石”。朱熹寫的“福”字在“雙峰夢”的下方,年久被毀,現在的“福”字是根據朱熹手跡,新鐫刻的,“福”字左邊鐫刻朱熹晚年的字號“晦翁”。朱熹的“福”字,成為福州最大的單字摩崖天刻之一,與鼓山喝水巖的“壽”字,並稱“福壽齊天”。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朱熹在烏山上的另一墨跡更為雅緻——“清隱”:這是朱熹為避“偽學禁”隱居福州時所題,朱子曾在烏山上坐而論道。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 南澗翁——林廷玉 ]

程師孟的“霹靂巖”三字的最右側,是一首林廷玉的題詩:“草樹迷濛謝豹啼,江山依舊世人非。野翁識破塵凡事,一度來時一醉歸。”在烏山南麓,還有一塊“冰壺”二字題刻,也是出著這位明代人物林廷玉之手。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烏山石刻很多,筆者也不一一贅述了,直接上圖,以享大家。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烏山石刻太多,不能一一上傳,大家要是看到烏山上的書法藝術,可擇一閒時,上福州烏上一一觀之。千萬別錯過李陽冰的篆書哦。

說明:

1、[藝延]倡導用藝術美化生活,專注於藝術、藝術版權、藝術美陳、藝術授權相關知識,本文圖文由藝延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異議請聯絡我們。轉載請註明

3、藝延徵稿啟事

為了傳播藝術,給廣大藝術家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從即日起藝延推出“藝術家”微個展欄目,現向各類藝術家徵稿,具體如下:(1)徵稿對象:畫家(國畫、油畫、水彩、水粉、版畫、漆畫等)、雕刻家、雕塑家、書法家、攝影師等。(2)徵稿要求:有意的藝術家可選15-30件左右代表性作品(每件作品註明名稱、尺寸、年代等)、簡歷、個人照片、聯繫方式(若有評論文章更佳)等打包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3)此展覽不收任何費用,媒體覆蓋微信公眾平臺、騰訊天天快報、網易、搜狐、新浪、藝延官網等媒體

這裡是福州三山之首,更是一座露天書法藝術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