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迅雷能靠区块链翻身吗?

前段时间区块链又火了一把,在重大的利好之下,我们的“老朋友”迅雷,又回到了互联网企业的风口浪尖上。

领导的一席话讲出,迅雷直接暴涨,25日晚时涨幅就达到107%,而28日晚间又一度上涨超过41%,两天累计涨幅接近150%。

这对于股价阴跌的迅雷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这一次,迅雷已经做好了准备进入区块链领域了。

据11月1日消息称,迅雷海外公司宣布其正在筹备成立一支独立运营的基金,该基金计划募资1亿美元,而所关注的方向正是创新型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商业模式以及数字资产等领域的投资。

尽管由于该项目尚在初期筹备阶段,迅雷方面并未公布更多消息。但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迅雷正在拥抱区块链,抓住未来的机会。

背水一战,迅雷能靠区块链翻身吗?

从“下载界大哥”到区块链明星的转身

说到迅雷,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是一个帮我们下载电影和游戏的工具而已,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区块链业务也逐渐成为了迅雷业务营收中的重要一环。

迅雷的收入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板块:订阅服务,产品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广告服务而在其中区块链业务即属于产品服务板块。而从迅雷公开的年度营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产品服务的营收占比在2016财年仅有3.2%,2017财年便大幅上升到了16.3%,2018财年又进一步上升为23.5%。

据迅雷在去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迅雷在这一季度的总营收为4530万美元,其中1980万美元由云计算及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创造,玩客云为其来了约44%的营收。

随着迅雷的持续投入以及区块链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可以预测,这个数字今后肯定会继续增长。

其实,迅雷对于新业务、新技术的投入和开拓都是意料之中的:因为自从互联网主战场由PC端转移至移动端后,迅雷下载业务遭遇大幅度的缩水,自2008年起,迅雷四次赴美IPO均以失败告终,也和互联网的改朝换代有着巨大关联。

雷军大量收购迅雷股份,迅雷与区块链的正式结缘,也就是2014年之后。

得益于雷军旗下的小米科技和金山软件的资金注入,迅雷成功的上了市。此外,由于小米和金山的持股比例总数达到了40%左右,雷军也因此成为迅雷新一代掌门人。

迅雷初次尝试区块链技术

在迅雷初次踏入区块链领域时,网心科技成立了,它是由雷军主导,是一家专攻共享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公司,由原腾讯云计算业务总裁陈磊担任CEO。

其实早在2014年,迅雷于提出“共享计算“的概念后,就把这个模式装进了同心科技。”共享计算“其实就是把普通家庭中闲置带宽、存储等计算资源收集起来供C端用户和B端商户有偿使用。

2017年,44岁的邹胜龙正式卸任了迅雷CEO一职,而接替他的陈磊同时担任网心科技和迅雷的CEO。外界都说,迅雷的这次高层换血是迅雷共享云计算和区块链业务爆发的信号。

而事实的确如此。陈磊上任以来,区块链技术就一直是迅雷发展的重点方向,迅雷把“共享经济“整合进了”云计算“和”CDN内容分发网络“,在漫长的试探研发过程中,三大产品——玩客云、迅雷链和星域云相继问世。

2017年8月,私人云盘”玩客云“问世,它借鉴了比特币PoW算法,引入了数字资产奖励“玩客币”。后来它更名为链克。通过使用链克,C端用户可以在专门的链克商场兑换商品,B端客户就需要用链克来获得计算资源。

而链克怎么获得呢?这就需要购买“玩客云”,通过此设备共享带宽、存储等网络计算资源来获取链克奖励,玩客云就是矿机,而链克就是挖矿奖励。很明显,链克是迅雷云计算生态中的流通资产,不过这个资产一旦进入二级市场,就立刻变成了炒作标的,而链克钱包的早期版本中,并没有封堵链克流出的门墙。

2017年10月,玩客云也开始启动挖矿,多个数字加密货币平台陆续上线玩客币(链克)。跟随着比特币牛市的步伐,玩客币也出现疯狂上涨,从最初的0.1元涨至最高近10元。

而在当时,用户购买玩客云的主要目的是想要通过玩客云挖矿来获得链克。因为这个原因,玩客云和迅雷股票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出现大幅度溢出。官网预售价338元/台的玩客云甚至被炒到每台3000多元;而迅雷的股价则在2018年1月份达到15.3美元的高点,比2017年8月上涨了近4倍。

迅雷因此做了一场关于区块链的美梦,但是其催化剂“链克”币将美梦演化成了噩梦。

2018年1月,互联网金融协会点名迅雷,称其“以矿机为核心发行虚拟数字资产,变相1CO”。玩客云团队以关停链克钱包的用户间转账功能来回应这个消息。CEO陈磊更是表示他在2017年11月份市场上出现链克交易平台后就在采取行动,坚决不让第三方平台上线链克,以此来打击相关投机和炒作行为。

为了进一步与“数字加密货币”的敏感性划清界限,迅雷甚至在2018年9月份将链克钱包、商场等相关业务授让给了福建的一家公司。

迅雷的主动“脱币”,虽然让它甩掉了合规的包袱和对那些高位接盘链克和玩客云的用户的责任,但是在监管打击和“玩客云与链克”脱节的双重作用下,链克、玩客云、迅雷股票价格纷纷开启恶性下行通道,连带着迅雷的另一产品“星域云”也受到影响。

到2018年底,链克的价格从5元直接下挫到不到1元。官网售价599的玩客云矿机,在某电商平台上以271元的价格进行促销,而在二手市场上,它的价格甚至都低至80元/台。

2018年5月份,星域云诞生了,它是由星域CDN升级而来,主要是用海量的共享节点取代传统大型云计算中心,使B端商户能够获得分布式云计算服务。

一些企业用户曾表示“迅雷的星域云计算资源,可以支撑起10k级别的计算节点,在价格上比阿里云有优势,且扩展性很强,部署方便,相比较,适合做边缘计算和去中心化计算的用户。”

而迅雷原本设计版图中的云计算平台是需要币的激励机制,但是由于链克的崩塌和迅雷对其的割弃导致无论是针对C端的玩客云,还是针对B端的星域云,它的正常运行都大打折扣。

正是由于链克的价格下跌,让云计算平台上的用户对节点维护的动力不足,同时用户们的耐心也在经受着考验,所以星域云也显然因此失去了一部分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客户。

看政策吃饭,迅雷的调整

在2017年牛市中迅雷在初次尝试区块链技术中获得了甜头,而在迅雷的区块链布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云计算”思路。

迅雷以区块链之名进行的转型转型,唯一的美中不足即是对数字货币的染指。“链克”价格的迅速蹿升和下跌,以及它对于云计算硬件玩客云和股价的联动效应,就像是迅雷“云计算”主线延伸过程中一条难以抹去疤痕。

在这个过程中,迅雷也体会过币价、矿机价、股价同涨时资金充裕的感觉,它的野心逐渐膨胀了,想进一步发展。而忽略了监管对于币的严控,这次的栽跟头让迅雷知道了:币绝对不能碰。

而现在,迅雷的发展思路格外清晰,那就是着重发展区块链和云计算业务的同时,绕开与币的纠缠。

在区块链业务上,迅雷除了有玩客云和星域云。此外,迅雷还布局了一条公链——迅雷链。

然而,这种同时涉及“云计算”、“云挖矿”、“矿机销售”、“公链“这么多业务的布局也让迅雷有着许多竞争对手。无论是来自相似概念“分布式存储”的IPFS还是来自公链的ETH、EOS,这些也让迅雷陷入发展困境——即无法做出差异化,在其中突出重围。

迅雷看似又要被淹没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了,直到10月25日晚间,迅雷股价再度出现异动上升。在这次政策的影响下,迅雷区块链概念股仅25日和28日两天涨幅达到了150%。迅雷领涨也带来了28日的百股涨停效应。

在这种背景下,迅雷终于要对区块链进行二次尝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