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世界考古界的“遼寧古盜鳥”造假事件,只是假化石的冰山一角

引子:

天空中如果沒有了飛鳥

太陽該會有多麼寂寞

轟動世界考古界的“遼寧古盜鳥”造假事件,只是假化石的冰山一角

鳥是從恐龍進化來的嗎?

1.

一百多年前,科學界就有一個假設:天空中飛翔著的鳥,是從恐龍進化來的。

可是,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發現恐龍進化到鳥的關鍵環節。

考古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想找到證據。

終於,1999年11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

《霸王龍長羽毛了嗎?》,文章報道了一塊似鳥非鳥似龍非龍的動物,叫做“遼寧古盜鳥”的化石。

這塊化石,上半身是鳥,下半身是恐龍,

這不就是恐龍向鳥進化過程的實證嗎?

於是,考古學家、古人學家們激動了,他們把目光都聚焦到了中國的這個發現化石的叫做朝陽的地方。

世界各大媒體也紛紛報道。

轟動世界考古界的“遼寧古盜鳥”造假事件,只是假化石的冰山一角

... ...

然而,僅僅一年零兩個月的喧囂後,中國考古專家又在朝陽發現了“遼寧古盜鳥”的恐龍尾巴的另外一部分。這個“遼寧古盜龍”的上半身的鳥和下半身的恐龍是拼接到一起的。

2000年4月,《國家地理》雜誌也公開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美國和加拿大多家媒體對這個騙局也相繼作出了報道。

“遼寧古盜鳥”大騙局欺騙科學界達1年2個月之久,這是人類文明史上巨大的悲哀和恥辱!

有人把這件事情列為《揭轟動一時的十大考古騙局》之首。

人們的目光再一次聚焦熱河生物群,

熱河,這個在行政意義上消失了幾十年的名字,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轟動世界考古界的“遼寧古盜鳥”造假事件,只是假化石的冰山一角

阿爾芒·戴維

2.

1862年,法國人阿爾芒·戴維加入了遣使會,不久就被派到了北京。傳教之餘,他開始為一個自然博物館收集資料。這個人非常敬業,據記載,中國共有一千二百多種鳥,他就收集到了八百多種,而我們常人見過的最多也就一、二百種。中國的麋鹿、大熊貓都是他命名的並介紹到了國外。

在北京的時候,有一個教徒來向他報告:

“神父,我以天主的名義起誓,在熱河,真的有一些房子的石頭上游著魚!”

太浪漫了吧,

過了幾天,阿爾芒·戴維就來到了熱河省,在凌源附近考察時,果然,在許多農民砌房子的石牆上發現許多薄薄的淺黃色石板,石板上遍佈著很多小魚。

戴維採集了一批魚化石,並把它交給法國的魚類學家索瓦士研究,這些化石後來被命名為“戴氏狼鰭魚”,這是近代以來熱河化石第一次被生物研究者發現。

轟動世界考古界的“遼寧古盜鳥”造假事件,只是假化石的冰山一角

熱河生物群復原圖

1928年,美國地質學家葛利普第一次使用了“熱河動物群”這個名稱。

1962年我國的古生物學家顧知微院士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熱河生物群”的概念,它包括了動物群和植物群兩個方面的內容。

熱河生物群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的重視。最早發現的重要化石是一些保存完整的早期鳥類,它們填補了鳥類演化在這一地質歷史時期的空白,隨後是一系列其他重要化石,如哺乳動物、帶毛的恐龍、原始的被子植物等的發現,把熱河生物群的研究逐步推向了國際前沿。

轟動世界考古界的“遼寧古盜鳥”造假事件,只是假化石的冰山一角

《朝陽日報》記者張萬連

3.

俗話說:牆裡開花牆外香,

其實,牆裡一點也沒閒著。

1973年3月6日,朝陽縣成功鄉農民閻志有在給生產隊挖井時,發現的恐龍化石,命名為鸚鵡嘴龍。這是熱河地區第一次發現恐龍化石,引發了專家的高度重視。從此,朝陽地區不斷有新屬種的恐龍化石被發現。1987年7月18日,閻志有又發現了第一塊鳥化石。這是一種新屬種的古鳥類,被專家命名為三塔中國鳥。該鳥生活在1.1億年前的早白堊世的地質時代。

化石有價值,化石能賣錢。

化石太多,挖化石,就成了很多人的主業。

遼瀋晚報的文章《首個以名字為化石命名的記者:“張氏朝陽翼龍”》裡寫到:

在遼西朝陽古生物化石揚名世界的同時,觸目驚心的盜挖活動日益猖獗。眼睜睜地看著大自然用億萬年造就的寶貴遺產就要毀於一旦,張萬連認識到作為記者有責任:呼籲社會,求得解決。
為此,張萬連經常冒險走進盜挖現場,拍照片,甚至化裝成化石販子挨門串戶錄音暗訪,在報紙上曝光。如朝陽附近的上河首從2000年開始,被發現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化石產地,先後發現了許多珍貴化石。隨之而來的就是盜挖,開始幾十人,後來達數百人。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村頭路旁拉開了幾百米長的戰線甚至有些人挑燈夜戰。當時遠近的化石販子都麇集於此。“得知這一情況後我招集了幾個記者幾次拍下盜挖現場,一再給他們曝光。後來有關部門採取了措施,遏制了盜挖狂潮。”

轟動世界考古界的“遼寧古盜鳥”造假事件,只是假化石的冰山一角

《跟人類無關的化石是文物?遼寧"化石"案惹爭議》

4.

2011年1月1日,世界首個《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在我國正式開始實施。

2012年6月5日,遼寧省公安廳接到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報案,指令本溪市公安局調查遼西翼龍化石出現在山東一家博物館的事件。對此,本溪市公安局成立了605專案組。

據《紅星新聞》:

發掘出翼龍並賣給山東那家博物館的朝陽市北票鳥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處管護隊隊長李海山首先被抓,此後,朝陽市陸續又有93人被抓捕、被省公安廳紀委移送和主動投案。這些人包括管理處職工、農民、工人、警察、化石店主等。

2016年1月28日終審裁定後,很多人表示不服,《紅星新聞》的文章說:

現年45歲的雙下肢殘疾人高國輝也是被告人之一。“指控我賣了幾隻鳥化石。第一我並沒賣,在那兒放著;第二那是攢的,多種化石拼湊起來的,根本就不是真的,能有什麼保護價值?”

農民高立偉說,他被繳獲的是兩個用不同品種零碎化石拼湊起來的龜化石,竟然被鑑定為有保護級別的化石,他因此而獲罪,“我要求重新鑑定,法院不給鑑定,卻不說理由。”農民井玉軍說,她頂賬給井昆的2塊用骨粉做的假的鳥化石,也被鑑定為真品。兩人雙雙因此獲刑。

作假都能成為自己無罪的辯護理由,可見化石作假,已經非常普遍。

“遼寧古盜鳥”,只是冰山一角。

轟動世界考古界的“遼寧古盜鳥”造假事件,只是假化石的冰山一角

5.

1992年2月,美國。

猶他州布蘭丁恐龍博物館館長、古生物學家、藝術家斯特芬·柯瑞克斯先生和西爾維婭·柯瑞克斯夫婦在位於亞利桑那州圖桑世界最大的化石市場上,花8萬美元買下了一塊化石去收藏。

這塊57釐米*48釐米的石板上,清晰地鑲嵌著一隻與雄雞大小差不多的動物骨架,這就是“遼寧古盜鳥”的標本。

一個星期後,斯特芬·柯瑞克斯夫婦邀請加拿大著名恐龍專家菲利普·居里教授、博士合作撰寫一篇論文。

菲利普·居里教授是世界上研究獸腳類恐龍方面最有經驗的專家之一,享有很高的聲譽。

“遼寧古盜鳥”正是他們一直苦苦尋找的恐龍向鳥類進化過程中缺失的環節。

儘管他們在發現化石到發表論文期間,不斷有人對化石的真偽存在質疑,但他們還是急急忙忙的做成了這個自己非常願意相信的騙局。

轟動世界考古界的“遼寧古盜鳥”造假事件,只是假化石的冰山一角

6.

化石研究是科學,也是市場,還是江湖。

季強博士,是中國考古界的著名人物。

2000年10月6日,南方網採訪季強博士,季強博士說,遼寧古盜鳥由三部分拼接而成:一個孔子鳥的身體,一個爬行類的頭部和一條恐龍的尾巴。

早在1998年6月遼寧錦州的一位化石販子想將假化石賣給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陳丕基研究員。陳丕基觀察後,認定這是一塊假化石標本,斷然拒絕了那位化石販子,當他經過觀察發現為人工假化石標本時,就拍下了照片。

季強將照片與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的圖片進行對比驗證,證明就是走私到美國的“遼寧古盜鳥”化石標本。

季強說:當前商業交易捲入了科學研究,化石造假與走私販賣對科學研究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2000年5月28日,“遼寧古盜鳥”標本終於回到了中國,並保存在古脊椎所標本館中,這是外國博物館或者個人第一次無償歸還的從中國流失到國外的具有重要科研究價值的古脊椎動物標本。

轟動世界考古界的“遼寧古盜鳥”造假事件,只是假化石的冰山一角

這裡的石板,就有恐龍足跡化石

7.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很多外國人一直懷著各種不同的目的在觀察。

1995年夏天,一個美國人在承德避暑山莊熱河泉東側和南側甬路鋪設的石板上,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和鳥印化石,他不由得發出驚歎:

你們承德太奢華了吧,化石都用來鋪路了。

在“熱河”這兩個字越來越被人淡忘的時候,熱河泉邊發現恐龍足跡和鳥印化石,也是冥冥之中對“熱河生物群”的一個銘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