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改梯,村民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你的收成今年怎么样?我的又多了,自从村里实施坡改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我家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呢。”11月1日,大通县逊让乡安宁滩村文化广场上,张国良正和同伴开心地说着。

聊起这些年的坡改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带来的变化,晒太阳的村民们有说不完的话。“别看我们现在这么舒服,往常这会儿我们还在田地里忙活呢,都是因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将以前的坡耕地改成了梯田,大型机械能轻松地开上去。以前需要花费40天才能收完的粮食,现在只要1天半就能轻松完成,省了我们不少力气。”村民薛国胜也抢着说。

“三跑田”变成“三保田”

对于村民而言,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更是他们脱贫致富的关键。

逊让乡地处大通县偏远脑山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坡耕地,这里的村民们祖祖辈辈过着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日子,用当地百姓的话来说“春天种不完,秋天收不完”。

坡耕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地表土大量流失,损失土壤肥力,破坏植被,生态持续恶化。“那会儿,山上种地路不好走、水不好找、土质还差,种啥收成也不好。秋收季,最担心的就是雨雪天,道路泥泞湿滑,人根本没法走,有时粮食来不及收,就全部坏到了地里。”张国良说。

随着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逊让乡八里庄村、后拉村、逊布村、安宁滩村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说起坡改梯的好处,村民们赞不绝口,“坡改梯真是好!我们要给它点个赞!自从土壤变好、土质变肥后,大家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呢。”

坡改梯带来的甜头真不少

“你应该夏天的时候来看看,那是我们这里最美的季节,万亩油菜花海全部绽放,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美极了!”薛国胜满脸自豪地对记者说。

“实施坡改梯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坡面的土壤不易被水冲走,更易于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农作物增产增收,劳动力得到解放,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大通县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副站长哈进菊说,现在秋收完,不少村民还有时间外出打工赚钱。

通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大通县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为农、林、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截至2018年底,该县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4.3平方公里。

远处山顶上的坡耕地里,推土机正在轰鸣作响,加紧实施坡改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丰收的喜悦。

如今,昔日的贫瘠土地变成了沃野良田,呈现出一派阡陌纵横、林茂粮丰的新气象,明年将又是一个丰收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