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創城監督曝光臺:公共設施“變了味”城市文明很“受傷”

 垃圾桶的設置,本是為了保護環境,而今卻“藏”在公示欄後面;盲道的鋪設,不僅方便盲人出行,也是城市文明建設的象徵,卻被佔用;看起來整潔宜居的小區內部,角落裡卻藏汙納垢……10月31日,記者跟隨市創城辦巡訪組走訪了魏大廟小區、鑫鵬花園小區周邊,發現仍存在一些不文明行為。

  藏汙納垢的城市角落

  10月31日,記者跟隨市創城辦巡訪組來到鑫鵬花園小區。在小區北側通道,記者看到,這裡堆放著一些啤酒瓶、紙盒、木架等雜物。南側是一個堆放著建材、紙箱等雜物的小院,一位大姐告訴記者,這所院落歸鑫鵬花園小區物業所有。小院被一扇鐵門鎖住,門前遍佈垃圾和汙水。小區內有一處沒有投入使用的地下車庫,通道內堆放大量購物車、桌椅等雜物。記者在小區內轉了一圈,幾處角落丟棄著壞掉的水桶、石膏板、尖銳的金屬板下腳料等物。

  閒置車庫通道堆放雜物的現象,在一諾林花小築小區也有發生,而且不止一處。該小區還存在樓前、步梯通道堆放雜物、飛線充電等現象。魏大廟小區內,也存在大量雜物堆放現象。

  從外觀看,金立文苑小區整體很上檔次,但在該小區西南角看到的一幕讓記者和巡訪組成員大跌眼鏡:破舊的鞋子、兒童車、塑料袋、調味品瓶……還未走近,便可聞到陣陣刺鼻的氣味,令人作嘔。旁邊還有一座活動集裝箱房,裡面放著管道等雜物。

  有些垃圾和雜物,被堆放在不易發現的角落。有的地方垃圾量大、氣味刺鼻,顯然這種現象已持續了一段時間。要想將藏汙納垢的城市角落徹底治理,打造衛生整潔的生活環境,不僅需要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還需要周邊居民從自身做起,自覺摒棄各種不文明陋習。

聊城創城監督曝光臺:公共設施“變了味”城市文明很“受傷”

  “變了味”的公共設施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藏”起來的不只垃圾,還有垃圾桶。在魏大廟小區內,兩個垃圾桶分別“藏”在草坪裡的公示欄和閱報欄後面,好像兩位害羞的姑娘。如果要向垃圾桶內扔垃圾,必須踩進草坪,公示欄擋住了垃圾桶的門,清理垃圾也不方便。擋住垃圾桶的公示欄上,寫有“您的文明言行是水城最美風景”,而公示欄下就扔有一個飲料杯,十分刺眼。一旁的閱報欄上寫著“黨報在身邊·東昌時訊閱報欄”,而上面張貼的全是演唱會海報和出租、招聘等小廣告,絲毫不見黨報的影子。

  在魏大廟街和站前街路口,魏大廟街的路牌立柱上鎖著一輛自行車。根據車身堆積的灰塵來看,這輛自行車鎖在這裡應該已有一段時間了,卻不知是由於什麼原因,一直無人清理。

  形同虛設的閱報欄、失去功能的垃圾桶、變身鎖車杆的路牌立柱……這些“變了味”的公共設施,不僅折射出少數群眾的文明程度有待提升,也反映出個別部門的工作並不細緻。

聊城創城監督曝光臺:公共設施“變了味”城市文明很“受傷”

  紫荊花幼兒園門外,一輛電動車直接停在了盲道上。

  700多米的盲道5次“受阻”

  盲道的鋪設,體現著社會對殘疾人的尊重,同時也是考量一座城市文明建設程度的重要指數。當日,記者沿站前街自西關街路口走到魏大廟街路口,發現700多米的道路上,盲道竟然有5處被阻。

  在魏大廟街和站前街路口東南角,一處盲道上停放著一輛裝滿貨物的電動三輪車;再往南不遠處,一段盲道坑窪不平、路磚損壞;在嶽莊小學花園小區門南側的金太陽幼兒園門外,幾輛機動車停放時謹慎地避開了盲道,但一些電動車停放的就較為隨意,擋住了部分盲道;在其南側,一條水泥路面高出兩側不少,盲人通行時有被絆倒的危險;再向南,紫荊花幼兒園門外,非機動車輛完全擋住了盲道,一輛電動車直接停在了盲道上,還有一輛電動三輪車不僅停在了盲道上,一截車廂還伸入綠化帶中……一路走來,僅車輛停放佔用盲道的情況,記者就發現了4處。

  盲道不應成為城市管理的“盲點”。暢通盲道,更要疏通城市的“堵點”,這需要有關部門和沿街商家、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