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天,錦繡澗河換新顏

100 天,錦繡澗河換新顏

工作人員正在展示社區居民的微心願。本報記者 姚凡 攝

10月中旬,記者在同煦苑社區太鋼自建二宿舍看到,小區內牆面上書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可愛的卡通畫彰顯著錦繡澗河幸福家園的美好生活。一牆之隔的馬路上,路面乾乾淨淨,共享單車有序地擺放著,老人們三三兩兩地坐在街邊長椅上聊天……

在這裡,歲月靜好是記者能夠想到的唯一描述。

但是,你可以想到在100多天前,這裡作為太原市的老舊小區,大街上佔道經營情況成為常態,小區裡髒亂擁擠情況普遍。今年7月份開始,杏花嶺區創城辦開始對澗河街道進行改造,短短100天左右的時間,這裡舊貌換了新顏。

“我們真的是做夢也沒有想到,這裡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太鋼的老舊宿舍,人口密集,以前在柏楊樹街北一巷,隨處可見佔道擺攤的、沿街叫賣的,不僅如此,汽車、自行車穿梭其中,我們走路,像是探險一樣。”太鋼自建二宿舍居民60歲的趙鳳英向記者描述這裡從前的光景。

趙鳳英說:“我們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啦,創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不僅是外在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我們自己的精氣神也提高了。小區裡古風、古韻,傳統文化遍及,街道邊亭臺樓閣煥然一新,有了這麼優美的環境,我們生活幸福感更濃烈了!”

如今,每天早上,趙鳳英都會和她的夥伴們穿上志願者的馬甲,小區裡、馬路上轉一轉看一看,有髒亂的情況,立刻清理;有不文明的現象,立刻制止,文明的根已經深深地紮在他們的心裡。

澗河街道地處太原市東北部城鄉交會處,轄區面積18平方公里,現有居民8.6萬餘人。街道所處位置大多為太鋼職工家屬住宅區,有許多背街小巷。老舊院落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建成,長期以來存在“基礎設施差、環境衛生差、綜合管理差”的現狀。同時,馬路市場攤點多、私搭亂建問題多、破牆開店亂象多、交通擁擠困擾多、空架線纜隱患多成為澗河街道的創城難題。

今年以來,為有效解決創城難題,在杏花嶺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澗河街道黨工委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為契機,重點開展錦繡院片區綜合治理,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澗河街道黨工委書記王秋月介紹道:“在創城開展之初,為全面摸清整治區域內的街巷和院落底數,通過入戶瞭解等方式徵集駐地單位、居民群眾意見建議,找準存在的問題,逐步形成了符合轄區實際的‘兩路三巷四街七院’的治理方案。”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園,這所剛剛建造好的一個小遊園裡,記者見到了郝景泉老人,他是錦繡澗河的最美疏導員。老人說:“今天這裡花草芬芳,以前可是一個又髒又亂的垃圾場。通過100來天的改造,這裡建成了居民休閒漫步的小花園。我們這些老居民把曾經的這裡比作北京的‘龍鬚溝’,如今通過創城改造,這裡變成了北京的‘長安街’。”

王秋月自豪地說:“如今,在我們的中澗河,街邊景緻添了亮點,背街小巷譜寫了新篇,老舊小區換了新顏。不僅在環境改造方面,在精神家園,黨建遊園、工匠精神、睦鄰守望、科普基地也將陸陸續續映入居民群眾的眼簾,未來,群眾會有更多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本報記者 姚凡 通訊員 彭姝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