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發電:垃圾的綠色環保“不歸路”

發光發電:垃圾的綠色環保“不歸路”

小學生在參觀垃圾焚燒發電廠。本報記者鍾啟鋼 攝

本報訊(記者吉存)變廢為寶,讓垃圾為我們發光發電在大連已經成為現實。昨日,在大連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記者親身感受到垃圾如何為我們發光發電。

大連泰達環保有限公司是天津泰達環保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9年8月,其建設和運營的大連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位於大連市甘井子區拉樹房村西側,於2012年7月正式竣工投產,成為大連市垃圾處理征程上的一座里程碑。目前,日處理生活垃圾量1500噸,年處理生活垃圾量54.75萬噸,配置兩臺12MW的空冷發電機組,年發電量1.6億度,上網電量1.47億度,能滿足5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記者在中控室的大顯示屏上看到,爐堂里正燃燒著熊熊大火。中控室是全廠的核心部位,垃圾處理的全過程操作及監控都在這裡完成。只需要6到7人就可以完成從垃圾焚燒到發電的全程自動化操作,實現生產運行的高效率。垃圾運輸車將生活垃圾送到焚燒發電廠之後,可不是直接焚燒發電,而是通過7米高的全封閉卸料平臺,卸至垃圾池內,儲存7天左右,同時實現垃圾脫水。在垃圾卸料平臺有10個卸料門,門可自動開閉,整個過程實現無人值守。垃圾經過充分儲存、混合與發酵後,由兩臺全自動垃圾吊車分別向焚燒爐料斗加料,在焚燒爐進行焚燒。垃圾將經過烘乾、燃燒、燃盡三個階段,可以充分燃燒。爐內溫度可達850℃以上,可以有效分解二噁英,基本可以消除二噁英對環境的不良影響。焚燒產生的熱能對應通過餘熱爐轉化為水蒸氣,高溫水蒸氣再分別推動汽輪機發電,產生的電能將源源不斷傳到千家萬戶。在煙氣處理工藝上,採用世界成熟、先進的半乾式反應塔+活性炭噴射+布袋除塵器的煙氣處理技術,最終實現無毒排放,主要汙染物排放標準均遠遠低於國家標準。經過燃燒,垃圾80%會被燒掉,剩餘的殘渣又可以作為制磚的原料或用於填埋場覆蓋土使用。為接受公眾監督檢查,在主要幹道上設置公眾顯示牌在線監測數據,24小時公佈和傳遞至管理部門。主要汙染物排放達到歐盟2000年標準,其他常規指標都優於國家標準。

作為一家大型環保企業,泰達環保有限公司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大力宣傳環保,普及垃圾分類、垃圾焚燒等環保知識。2014年底,建成了大連市第一座以垃圾焚燒發電廠為載體的環保主題教育基地。該基地從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回收等前段環節入手,讓市民深入瞭解垃圾與城市的關係。通過專用的參觀通道,參觀者近距離接觸中央控制室、垃圾焚燒間、煙氣處理間、發電機廠房等生產一線,體會垃圾變廢為寶的全過程,明白垃圾焚燒處理的前因後果,讓參觀者在寓教於樂中體會環保理念。基地共分三大主題板塊,分別是“城市病情探秘”“生活習慣改變”和“垃圾焚燒科普”,通過圖片、聲音、影像、模型和模擬場景再現等多種手段,為每一位參觀者帶來最生動、最難忘的環保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