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不敌广厦的战术原因解析,史蒂芬森失灵,一人比郭艾伦更低迷

CBA第二轮的首场比赛,辽宁主场不敌广厦,遭遇开赛两连败,算是开赛以来首个冷门。本文试图通过战术分析的角度浅谈辽宁队失利的原因,不足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01 辽宁队选择用史蒂芬森更换哈德森的原因推断

上个赛季,辽宁队止步半决赛,未能实现对总冠军的卫冕。一个是由于韩德君在季后赛中受伤,球队的内线实力折损严重;另一个则是哈德森在面对季后赛高强度的压迫防守下,不在具备个人高效撕扯对方防线的能力,外线的三分球投射也不具备当年的能力。 因此,球队如果希望本赛季重新夺回总冠军,升级外援也是势在必行。

那么,辽宁队在选择更换小外援时,为什么选择的是锋卫摇摆人的史蒂芬森,而不是像哈德森这样的纯控卫呢? 用简单直白的话说,就是为什么没有去复制一个哈德森类型的球员,而是选择身体更高更强壮但投射能力较弱的史蒂芬森呢?

辽宁不敌广厦的战术原因解析,史蒂芬森失灵,一人比郭艾伦更低迷

辽宁队选择史蒂芬森的初衷想法还是非常好的,用芬森这样的在CBA可以打三号位的外援替换哈德森这样在CBA打1号和2号位的外援,理论上可以在2个方面优化辽宁队的阵容:1)让赵继伟和郭艾伦控球,不仅可以完成球的良好运转,还可以解决郭艾伦需要大量持球的问题,哈德森在队时郭艾伦和哈德森都需要持球攻的问题就解决了。2)引进芬森可以弥补辽宁队3号位侧翼攻框能力偏弱的问题。三号位的丛明晨、贺天举都不具备持球攻击篮筐的硬实力,引进芬森就直接把这个位置的劣势变成了优势。

因此,辽宁队引进史蒂芬森确实是在阵容上升级了。

02 郭艾伦赵继伟状态低迷,球队战术运转不灵是主因

上文提到的设计奏效的前提是——郭艾伦和赵继伟需要打出上个赛季的水准。原本这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郭艾伦和赵继伟正值当打之年,个人状态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

但是由于郭艾伦和赵继伟整个夏天都在国家队备战和征战世界杯,身体没有得到休息和调整,因此赛季开始阶段,郭赵两人的身体并不处于最佳状态。更糟糕的是,由于国家队在世界杯上表现不佳,郭艾伦和赵继伟都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身心俱疲的情况下,郭艾伦和赵继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辽宁不敌广厦的战术原因解析,史蒂芬森失灵,一人比郭艾伦更低迷


新赛季开始的两场比赛,辽宁后场双子星双双隐身,球场上显得步履沉重,处理球犹豫,传导球失误较多,导致辽宁队的进攻支离破碎,更多的时候是把球交给外援持球单打。今天,辽宁战广厦的比赛体现的尤为突出,大外援巴斯多次在罚球线选择强突篮下,小外援史蒂芬森也是原地启动加速强突篮下,个人单打的效率极低,造成广厦队推动快速反击,三分球快如雨下。

03 史蒂芬森外线三分能力不稳定,贺天举状态不佳

哈德森时期的辽宁队具有全联盟都恐惧的追身三分能力,一方面得益于哈德森的个人能力,另一方面贺天举也是有名的外线火炮。在用师弟替换哈德森之后,辽宁队外线强攻三分的能力下降的厉害。史蒂芬森的三分球能力并不出众,所以多数时候他的选择还是强突篮下。

外线最准的贺天举则因为近几年的伤病一直未能恢复到最佳状态。郭艾伦的三分球一直就不准,赵继伟的三分则是断断续续不稳定。所以,新赛季的球队阵容中,没有一名随时可以在外线发力的选手,造成对方在防守辽宁队时可以大胆的收缩防守,让辽宁队突不进去,辽宁队自己外线又不准,自然就赢不了球。

辽宁不敌广厦的战术原因解析,史蒂芬森失灵,一人比郭艾伦更低迷

04 球队内外进攻无侧重,进攻战术不流畅

新赛季辽宁队的新阵容中,巴斯和韩德君的内线依然是CBA顶级,郭艾伦、史蒂芬森的外线也是CBA顶级,因此球队是主内的打法还是主外的打法需要明确。但是球队目前遇到了现实困难,外线方面,受制于国家队比赛对体能和心理的影响,后场双枪状态低迷;史蒂芬森刚刚加盟球队,是攻是传还需要磨合。

内线方面,韩德君伤病初愈,手上依然缠着厚厚的绷带,个人进攻的状态也需要重新调整。也就是说,辽宁队的战术发起点和战术终结点目前都不在状态,因此比赛中球更多的时候交给史蒂芬森自己来处理,我们就看到师弟一次又一次的持球突入篮下,其他四名球员就在旁边看着,这种效果自然是赢不了球的。

辽宁队的实力是不用怀疑的,球队现在要做的是三点:1保证球队人员健康,真的再也伤不起了;2.尽快调整郭艾伦和赵继伟的状态;3.围绕史蒂芬森设计调整战术,尽快明确攻击层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