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不敵廣廈的戰術原因解析,史蒂芬森失靈,一人比郭艾倫更低迷

CBA第二輪的首場比賽,遼寧主場不敵廣廈,遭遇開賽兩連敗,算是開賽以來首個冷門。本文試圖通過戰術分析的角度淺談遼寧隊失利的原因,不足之處,還請讀者批評指正。

01 遼寧隊選擇用史蒂芬森更換哈德森的原因推斷

上個賽季,遼寧隊止步半決賽,未能實現對總冠軍的衛冕。一個是由於韓德君在季後賽中受傷,球隊的內線實力折損嚴重;另一個則是哈德森在面對季後賽高強度的壓迫防守下,不在具備個人高效撕扯對方防線的能力,外線的三分球投射也不具備當年的能力。 因此,球隊如果希望本賽季重新奪回總冠軍,升級外援也是勢在必行。

那麼,遼寧隊在選擇更換小外援時,為什麼選擇的是鋒衛搖擺人的史蒂芬森,而不是像哈德森這樣的純控衛呢? 用簡單直白的話說,就是為什麼沒有去複製一個哈德森類型的球員,而是選擇身體更高更強壯但投射能力較弱的史蒂芬森呢?

遼寧不敵廣廈的戰術原因解析,史蒂芬森失靈,一人比郭艾倫更低迷

遼寧隊選擇史蒂芬森的初衷想法還是非常好的,用芬森這樣的在CBA可以打三號位的外援替換哈德森這樣在CBA打1號和2號位的外援,理論上可以在2個方面優化遼寧隊的陣容:1)讓趙繼偉和郭艾倫控球,不僅可以完成球的良好運轉,還可以解決郭艾倫需要大量持球的問題,哈德森在隊時郭艾倫和哈德森都需要持球攻的問題就解決了。2)引進芬森可以彌補遼寧隊3號位側翼攻框能力偏弱的問題。三號位的叢明晨、賀天舉都不具備持球攻擊籃筐的硬實力,引進芬森就直接把這個位置的劣勢變成了優勢。

因此,遼寧隊引進史蒂芬森確實是在陣容上升級了。

02 郭艾倫趙繼偉狀態低迷,球隊戰術運轉不靈是主因

上文提到的設計奏效的前提是——郭艾倫和趙繼偉需要打出上個賽季的水準。原本這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因為郭艾倫和趙繼偉正值當打之年,個人狀態處於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

但是由於郭艾倫和趙繼偉整個夏天都在國家隊備戰和征戰世界盃,身體沒有得到休息和調整,因此賽季開始階段,郭趙兩人的身體並不處於最佳狀態。更糟糕的是,由於國家隊在世界盃上表現不佳,郭艾倫和趙繼偉都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身心俱疲的情況下,郭艾倫和趙繼偉很難在短時間內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

遼寧不敵廣廈的戰術原因解析,史蒂芬森失靈,一人比郭艾倫更低迷


新賽季開始的兩場比賽,遼寧後場雙子星雙雙隱身,球場上顯得步履沉重,處理球猶豫,傳導球失誤較多,導致遼寧隊的進攻支離破碎,更多的時候是把球交給外援持球單打。今天,遼寧戰廣廈的比賽體現的尤為突出,大外援巴斯多次在罰球線選擇強突籃下,小外援史蒂芬森也是原地啟動加速強突籃下,個人單打的效率極低,造成廣廈隊推動快速反擊,三分球快如雨下。

03 史蒂芬森外線三分能力不穩定,賀天舉狀態不佳

哈德森時期的遼寧隊具有全聯盟都恐懼的追身三分能力,一方面得益於哈德森的個人能力,另一方面賀天舉也是有名的外線火炮。在用師弟替換哈德森之後,遼寧隊外線強攻三分的能力下降的厲害。史蒂芬森的三分球能力並不出眾,所以多數時候他的選擇還是強突籃下。

外線最準的賀天舉則因為近幾年的傷病一直未能恢復到最佳狀態。郭艾倫的三分球一直就不準,趙繼偉的三分則是斷斷續續不穩定。所以,新賽季的球隊陣容中,沒有一名隨時可以在外線發力的選手,造成對方在防守遼寧隊時可以大膽的收縮防守,讓遼寧隊突不進去,遼寧隊自己外線又不準,自然就贏不了球。

遼寧不敵廣廈的戰術原因解析,史蒂芬森失靈,一人比郭艾倫更低迷

04 球隊內外進攻無側重,進攻戰術不流暢

新賽季遼寧隊的新陣容中,巴斯和韓德君的內線依然是CBA頂級,郭艾倫、史蒂芬森的外線也是CBA頂級,因此球隊是主內的打法還是主外的打法需要明確。但是球隊目前遇到了現實困難,外線方面,受制於國家隊比賽對體能和心理的影響,後場雙槍狀態低迷;史蒂芬森剛剛加盟球隊,是攻是傳還需要磨合。

內線方面,韓德君傷病初愈,手上依然纏著厚厚的繃帶,個人進攻的狀態也需要重新調整。也就是說,遼寧隊的戰術發起點和戰術終結點目前都不在狀態,因此比賽中球更多的時候交給史蒂芬森自己來處理,我們就看到師弟一次又一次的持球突入籃下,其他四名球員就在旁邊看著,這種效果自然是贏不了球的。

遼寧隊的實力是不用懷疑的,球隊現在要做的是三點:1保證球隊人員健康,真的再也傷不起了;2.儘快調整郭艾倫和趙繼偉的狀態;3.圍繞史蒂芬森設計調整戰術,儘快明確攻擊層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