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知乎上有學生提問,讀財經學校的法學專業是不是有點坑?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讓小編想到身邊一位同學的吐槽——她讀的是財經學校的法學專業,過年回家親戚詢問你學什麼的,同學答“法學”,親戚接著就問,那你是在中國政法大學嗎?同學無語,內心受到了一萬點暴擊。

的確,財經學校的法學生和政法學校的商科生同病相憐,都有一種庶出的自卑與鬱悶。似乎學法學專業的只有出身“五院四系”才是名門正統,學商科的只有在財經學校才敢挺直腰板,一旦錯位,就只能低人一等。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偏見,財經學校的法學專業並非一無是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五財一貿”法學院的情況,如有不中肯之處,歡迎留言指出。

“五財一貿”指的是國內6所最著名的財經院校,這些高校的財經專業在業內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成員有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我們先來看看“五財一貿”的法學教育大概是個什麼水平: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在最新的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五財一貿的法學實力雖然比不過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這些法學名校,但也不乏優秀者,像外經貿和中南財大就拿到了A-,成功擠入中國法學T14高校(A以上評級一共14所學校)。

在財經院校讀法學專業還有一個優勢在於,這些學校的法學生除了法學課程,還要學習很多財經課程,財經與法學相融合,有一種天然的斜槓氣質,這一點是無法在評估結果裡詳細展現的。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小編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中南財大是唯一一所既是“五財一貿”成員、又在“五院四系”之列的高校,中南財大的同學都戲稱自己學校是“財經類大學中法學專業最好的,政法類大學中財經專業最好的”。

在一些場合,中南財大通常被認為是財經專業非常強勢的高校,但事實上,法學專業也是中南財大的招牌。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作為老牌“五院四系”院校,中南財大的法學實力不容小覷。科研方面,民商法論文數量年年前三,知識產權法整體實力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師資方面,知識產權法有吳漢東坐鎮,法理學的陳柏峰、外法史的李棟、中法史的陳景良、保險法的樊啟榮等也都有不俗實力。

中南財大法學院號稱“亞洲最大法學院”,本科生有多達3000餘人,碩士生約1100人,博士生近200人。龐大的校友群體造就了人脈上的一種優勢。

中南財大是恢復高考後第一波招收法學生的學校,擁有一大批非常具有實力的77、78級校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利明、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以及清華大學的張明楷教授等。

中南財大的法學畢業生流向以中南和華東區域為主,最多的是湖北省,珠三角分佈比例也較高。考慮到法學院畢業生就業門檻高(法考是主要門檻),中南財大法學院的就業率常年維持在90%以上,也算很不錯的數據。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法學生在北京找工作,一定會聽說“清北人政貿”的說法,畢業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法學生,倍受北京律所和企業的青睞。

外經貿的法學專業可以評價為“小而精”,優勢專業為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和國際商法,在全國都排名前列;但是其他方向的部門法課程如刑法、行政法相對較薄弱。

外經貿對法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很高,是全國少有的幾所在學碩初試裡就考法律英語的學校。外經貿為本科生開設了“法律+英語”卓越人才實驗班,定向培養高端涉外經貿的法律人才。

光看校名,就知道外經貿法學學科的優勢:

1、“對外”——“國字頭”法學專業實力強,學生英語水平高;

2、“經貿”——經濟法、商法優勢突出。

外經貿法學院還有一大特色就是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法學生在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Jessup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等國內、國際比賽上屢獲佳績;同學們在校期間就得到法律檢索能力和案例閱讀能力的鍛鍊,實踐能力超群。

英語好、實踐能力強,這兩點都與律所的要求不謀而合,因此,外經貿法學院的畢業生進入律所工作的比例很高。相關機構統計過一次國內紅圈所合夥人的教育背景信息,可以看到,外經貿排名非常靠前。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外經貿法學生的就業率相當高,下面是2018屆外經貿法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統計: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本科生就業率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研究生就業率



西南財經大學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坐落於成都的西南財大法學院,比較充分地利用了學校的財經特色,開設了法學、法學-會計、法學-金融雙學位班。雙學位班要修很多課程,且集中安排在工作日,週末不上課,會比較累一點,但本科畢業時可以拿到法學及管理學學士學位證(法會)或法學及經濟學學士學位證(法金),也算是能夠苦盡甘來,就業時很有優勢。

西南財大法學院的金融法學實力突出,擁有全國第一個金融法學博士授權點,還可以與中國金融研究中心等機構聯合培養金融學(金融法方向)博士後。

不過囿於西南財大財經專業過於強勢的特點,西南財大的法學學科知名度較低,學生雖有就業優勢,但在考研、出國、保研時容易受到忽視。

西南財大法學院畢業生主要流向為西南地區,考公務員的不少,其他人主要會去銀行、證券機構等單位工作。

西南財大法學院2018屆畢業生就業率統計如下: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中央財經大學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中央財經大學與外經貿一樣具有北京的區位優勢,強勢的法學專業主要集中在金融、證券、保險方面。從法學實力上看,央財雖然比不上外經貿,但競爭力也不錯,特別是在銀行領域有很多校友資源,畢竟有“銀行行長搖籃”之稱

法學專業在央財雖是邊緣學科,但在北京讀研工作的話,央財法學院性價比還是很高的,有央財法學生戲稱自己“進可攻金融機構,退可守法檢律所”。

一位2016屆央財法學本科畢業生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求職經歷,他面試了一家財經類公司,並且最終拿到了offer,同場競爭者都什麼背景呢?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全場唯一學士突圍拿下offer,可以說非常值得一誇了。當然,並不是只錄取了這一人,但在差額篩選的情形下,該生可以勝出還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央財法學生畢業後,大部分在北京工作,也有少量會去江浙滬和廣東地區。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上海財經大學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上財法學院不僅有濃郁的財經特色,還很重視涉外發展,是國內第一個開放“英美法證書班”的高校。“英美法證書班”的同學在學習中國法同時,要修讀八門全英文課程;這些法學生有機會參與更多的國際交流、英文講座、國際暑期課程、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大賽等。

2016年-2018年,上財“英美法證書班”共畢業了88人,其中:

39名同學進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喬治華盛頓大學、英國瑪麗女王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法學院攻讀LLM或J.D.學位,總出國深造比率為44%;

28人考取了北京大學法學院等國內知名法學院研究生或進入本校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基地班項目,繼續深造;

20多名同學進入國內外頂尖級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諮詢公司以及證券公司。

而針對研究生,上財法學院則設立了面向國際學生的全英文LLM項目及全英文法律金融學博士項目。

上財法學院畢業生在華東地區的認可度很高,尤其是進入銀行等金融機構,會比較容易,因為有專業優勢及廣大的人脈支持。

上財法學院2018屆畢業生的整體就業數據如下:

18屆法學院畢業生就業率

Bachelor本科畢業生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Master碩士畢業生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東北財經大學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東財雖說是老牌財經院校,但自從落選“211工程”之後(東財是“五財一貿”中唯一一所“雙非”院校),資金支持、師資力量各方面都有所下降,且學校對法學院的關注不夠,故法學專業實力在“五財一貿”中算是最弱的。

雖說東財的會計、金融等專業實力依然強勁,但學校並未充分將財經特色與法學專業結合起來。法學院唯一體現財經特色的就是要修至少三門財經課程,但與上述五所學校的法學院相比,確實沒有利用好財經加法律的複合優勢。

但由於財經專業過於熱門,東財會計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一直很高,也變相拉高了法學院的錄取分數線——因為法學院的學生好多是報考會計然後被調劑的(其實這一點在西財、上財、央財也比較普遍)。2008-2017年東財的十年錄取分數總排名在全國是第51名,竟然比吉林大學還高!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東財的生源質量在東北三省是頂尖的,在面對調劑到法學院的事實時,很多同學都很失落。每當學生抱怨學校連211都不是的時候,老師們也會安慰說:我們學校至少在東北認可度還是很高的,有些單位在招聘時,院校限制那一欄會寫上“限985、211學校(東財除外)”。

東財畢業的法學生,通常會選擇遼寧省或大連市的銀行金融機構,或者繼續深造,最起碼要通過法考。

對了,央財號稱“銀行行長搖籃”,東財也常常宣傳自己是“中國最盛產銀行行長的學校”,到底孰真孰假呢?

作為一所老牌財經院校,東財實力不容小覷,但近年來隨著東北經濟壞境的衰退,東財已被其他院校甩在了身後,東財是時候發憤圖強了。


總結

同時擁有法律+財經複合知識背景的法學生,在法律行業是很搶手的人才,財經學校的法學專業雖比不過“五院四系”,但勝在有特色,如果充分結合本校的財經優勢發展法學專業,畢業生未必就不受歡迎。

知乎上,有人這樣說:

在“五財一貿”讀法學是什麼感受?

五財一貿的法學生,雖然出身不一定比得上五院四系,但平臺在其次,修行看個人,合理利用自己的優勢,補足自己的劣勢,潛力是非常大的。


相關數據來源於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