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些地区禁止种小麦,这样会缓解地下水水位减少吗?

农村搞笑刘盲


我认为是可以的

农业用水占河北省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二,而所有农作物当中小麦和果树是最浪费水的,而果树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小麦的种植面积最大,所以减少小麦的种植面积是最有效的缓解地下水超采的办法。尤其是河北南部产粮区的几个大型的地下水漏斗区域,休耕节水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河北省地下水累计超采量已经达到1500亿立方米,面积达到6.7万平方公里,如不控制,四十年后河北省将没有地下水可用。


比如我们村,由于今年大旱,麦收后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浇玉米定苗水,很快全村的井都抽不上水来了,附近村子也是一样,所有的井全部开始换30千瓦的大泵,接管道,200米深的井都把管道接到井底了,还有的重新打了井,打到300米深。如果这样的旱年持续几年的话,恐怕连生活用水都困难。

目前河北省实行的休耕是一季休耕,一季种植。就是不许种冬小麦,夏季的玉米照常种植,每亩地国家补助500元,重要的是只是不种小麦就可以,种植其他的油葵,绿豆,花生和其他一切一年生经济作物都是没关系的,其他的夏季作物因为在雨季,都不需要大量的浇水,抗旱能力也强,所以可以种植。

我觉得这对于咱们农民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种植小麦一季每亩地的利润可是没有500元啊!还有灾害天气的风险,和大量的成本投资,小麦的投资比其他作物都大。省下来的时间打五天的工,也不止是挣500元啊!地里还可以种一点油葵或绿豆之类的省工省时的作物,不耽误夏季种玉米,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认为这项政策是英明果断的,但不知能不能让我们村摊上这好事?


彬彬说三农


对于这个问题,我就是河北南部农村农民,我来谈一谈农民看法,想法。好几年了在我们这里,就推行不让种植小麦,补贴每亩500元,可能就是为了节省地下水开采,控制水位下降,采取措施,但农民未能接受,继续种植小麦。最主要农民考虑是,种小麦比种玉米,省事,秸秆矮,从种植到收获,天气不是太热,好管理减轻劳动强度,痛苦,收益高。要想实施节水资源。国家必须全面考虑,可根据全面实际情况,采取调查制定措施,农民不种小麦,就能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吗?然也。现在在我们这里,种植小麦,如果不是特旱年,从种植到收割,一到两水,就行产量在1000斤至1100斤左右。不要听专家说种植小麦,全程浇4到5水,好了关于节约用水,控制地下水下降措施,我谈几点建议,看法。一,在水资源缺乏地区,要全面节约用水,有其工厂用水大户,必须控制,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服务行业等,要限量供应。这不是目的,但是目标是,提高全民节约用水意识。二,农业要多推广实行,小麦抗旱品种,农业节水工程,把农业种植物浇水次数控制1,2,3,水当中。好了不说了,可能费话不少,敬请凉解。相互学习。谢谢大家。


前途无量165124393


由于工作关系出差,今年春季去了一次石家庄,见到了老同学,谈起河北很多地区禁止种小麦,每亩地补贴500元钱,有些愕然,结合近期南水北调引水至京津冀,引黄河水利用北京永定河生态补水,保定西大洋水库开闸放水等打出一套套组合拳,意味着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华北平原的生态环境问题了。

上图是中科院团队利用美国GRACE卫星监测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情况图

图中红颜色越深,代表缺水越严重,基本上是以石家庄为中心,向外辐射,包括整个太行山和山西阳泉、太原等地。白色曲线表示自2002年~2014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状况。

华北平原成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区”,每年地下水超采达到60亿-80亿吨,其中大多数为难以恢复的深层地下水。当地农民抽地下水灌溉小麦以后,而小麦是耗水农作物,每生长一公斤小麦得用480公斤水浇灌,地下水水位以每年0.5到1米的速度下降,一些城乡集中供水的水井已经打到500米深,开采到了数百万年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下水。这些水像化石资源一样,很难更新、循环迟缓,如果不严格管理,后果会很严重。

据测算,自70年代大规模开始机井灌溉以来,华北地区地下水储存量已累计亏损1800亿立方米,目前我们还没有能力解决亏空额度,首先要解决的是每年的采补平衡。华北平原每年超采60~80亿吨,我们从哪里调水?自从2014年国家开始整治地下水超采问题,每年节约农业用水21亿吨,南水北调城市减少7亿吨用水,两项相加,占河北超采量近一半,但目前距离地下水采补平衡仍有30~40多亿方的缺口。

上图,1961年~2011年河北省50年来降水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量还很大,特别是80年代和2000年这两个十年中降水量缩减近40%。

京津冀多年平均实际降雨量仅540毫米,按照超采治理前的地下水开采强度,降水需达748毫米时,才能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看来“先天不足”也是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

事实上,农业用水我们每年压采了21亿吨,河北很多地区禁止种小麦,这样会缓解地下水水位减少,从目前来看再压采空间有限,且成本很高,进一步节水增效的难度较大,因此,还要探索超常规路径和创新性技术方法,来解决华平原生态缺水问题。


地理纵横


确有此事!去年一年,河北省要求全省200万亩耕地(赔偿标准500元每亩每年)不能在进行粮食种植(官方说法叫做“休耕”),不管是种麦还是种玉米都不允许,归根结底就是确保地下水位不再降低。

2018年,河北省休耕面积200万亩整。

根据官方的说法,题目中所谓的“禁止种小麦,但是发放500元每亩补贴”就是这些年我国一直在提倡的“土地轮作休耕”中的“休耕”,仅在2018年,河北省实施休耕的耕地面积总量高达200万亩,几乎覆盖了省内的所有地市,其中衡水市就占据了70万亩以上。
而河北省的休耕究其原因,这主要还是由于当地的处于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位已经非常低,不再适合进行大量的地下水开采来进行农业灌溉,或者为了减轻当地的用水压力。
据钟情三农了解,根据河北省政府制定的《河北省2018年度耕地季节性休耕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在去年,河北省境内共有200万亩耕地进行了土地休耕,其中廊坊市,衡水市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休耕面积分别在70万亩和14万亩左右。
另外,为了将这项任务推进下去,河北省对此准备了10亿元的专项资金,为这200万亩的休耕土地的承包者以每亩500元的补偿标准来进行赔偿,以弥补因为无法进行传统粮食作物种植而造成的的收益的降低或者影响。


2018年,我国土地轮作休耕面积3000万亩以上。

就是由于省内很多地区地下水位已经明显低于警戒线,不再适合大量的灌溉用水。而从当地反馈来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年多来的土地休耕,确实对于缓解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以及环境退化等问题,效果还是比较明显。
这也是响应当地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藏粮于地”号召,给不少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的耕地进行减负的一种体现,毕竟土地的肥力或者承受能以及地下水都是有限的,一旦超出某个程度就会带来比较大的麻烦。根据权威消息显示,仅在2018年,我国实施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超过3000万亩,比2017年增加了1800万亩。而另据农业农村部此前发布的消息,到了2020年,我国土地轮作休耕面积或将达到5000万亩。
在这一政策的实施区域上:轮作主要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开展试点,比如说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地区的大豆轮作补贴就是典型的代表。除此之外,我国还在实施土地休耕的典型地区还有——湖南多地区的重金属污染区、以及西北或者西南部分省份的生态严重退化地区。


钟情三农


这是一个农民给小麦种植算的一笔账,如果真是一亩地补贴500元钱,单独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那就真比种强多了。



今天小麦收完了,算算帐赚多少钱,一亩地!收小麦880斤,每斤1.02元。共记收入897元人民币!支出:秸秆还田,犁地120元,播种25元,种子50元,底肥110元,浇地一水78元,除草剂30元,追肥105元,打农药45元,浇地二水63元,收割70元。10趟往返油费每趟按20元,共200元。请假单位没扣钱。共计支出896元。10月1播种,到6月1收获。整整8个月。897-896=1元人民币!这样的算法虽然有点偏颇,即使不算往返油费,那一亩小麦的收入也不过201元。



很多人还在种植小麦应该也是有一种情节在里面吧!毕竟一些上年纪的农民对土地和夏收还是有很多感情。还有他们朴素的精神,不忍看着土地白白的荒废!


博士后丁小邦


国家不让农民种小麦,亩补贴500元,为的是少采地下水,以缓解华北平原水位下降的问题,但补了几年了,钱都去了哪里?真正种地的农民一分也没有见到,事情可想而知


诚信苗木482


真正影响地下水位的是农业?哪位专家写的,敢站出来报个名吗?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民手中的耕地,随着工业,房地产业等等一系列能促进国家GDP增长的行业的发展而逐年减少,耕地少了,地下水位反而降了!是现在的粮食品种更费水了,还是掌管下雨的老龙王不喜欢光顾河北这块土地?假如河北的农民都不种地了,那么请专家给出一个能让农民活下来的理由,都进工厂?还是都去考公务员?不好意思,忘了一点,大部分农民都不识字!唉!……河北的农民啊,你们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自己文化不高也就罢了,不好好种地,还把地下水都给抽干了!


qwert小马哥


不是禁止种小麦,而是采取“季节性休耕”的方式种小麦。

近年来,河北省以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等地下水超采区为重点,推行“季节性休耕制度”。

季节性休耕”的方式确实会缓解河北省地下水水位减少的问题。当然,造成河北省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不仅是农业(小麦)。


一、推行“季节性休耕”方式种小麦的原因

(一)河北省属于生态、人口双重压力的资源型极度缺水地区

1.水资源量短缺

雨水可以说是河北省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其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河北气候近年来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水资源日益紧张,干旱化趋势愈加明显,雨水丰年少,多为平水、枯水、偏枯年。

此外降雨量不仅时空上分布不均,而且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也是为何要优先在一些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地区为推行“季节性休耕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2.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由于水资源开发利月过程中对水环境的认识不足造成水污染而引起省內水质型缺水。

(1)工业

河北省是工业大省。特别是在早前,河北省工业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开发过程中,对污水处理认识不足,而且效率低,再加上污水处理厂等建设不配套,进而造成水污染。

(2)农业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一方面由于农业用水量大,另一方面由于化肥、农药、农膜使用总量大,不但造成土壤肥力、质量下降,而且化肥、农药、农膜中的有害成分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3)生活

河北省是人口大省,生活废水总量大,哪怕是一小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直接流入江河、湖泊河流等,也会导致水污染。

3.地下水超采

水资源总量短缺、水质污染较为严重,但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生活,处处又离不开水。所以只能“被迫”开发利用地下水。可是由于人口、经济的发展,地下水开采范围、规模也就随之不断加大,地下水超采也就造成了水位的下降,不仅导致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会引发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


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的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均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从2014年起,河北省便成为国家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试点。截止到2017年,河北省三年累计投入244. 6亿元治理地下水超采问题,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也有明显缓解,三年累计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38.7亿立方米。

4.人口压力大,供需紧张

之前也说过,河北省是人口大省,这是事实也是现状。人口多,水资源需求量自然就大。目前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0余立方米,是全国平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7,不及国际上人均1000立方米缺水标准的1/3。

(二)小麦作物为需水量较大

我们都知道小麦的生长习性,水可以说在小麦作物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播种到拔节、拔节到抽穗、抽穗到成熟,哪个环节都离不开水。

据悉,一亩小麦需要耗水260—400立方米,哪怕是采用滴灌、喷灌、漫灌的方式,一亩小麦需水量也至少在150立方米以上。每生产1千克小麦约需1000一1200千克水,但其中却有30%一40%的水是被蒸发掉的。

原本种小麦就很耗水,如果水量充足,蒸发多少水可能不会在意,但是对于河北省这个缺水的地方,被白白蒸发掉的1/3的水就很可惜。


二、采取“季节性休耕”方式种小麦的具体措施

(一)实施规模

2019年,河北省季节性休耕制度试点规模200万亩。

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相结合,在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等6个市和雄安新区的47个县(市、区)推行“季节性休耕制度”,预计可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3亿立方米。

(二)技术模式

重点示范自然休耕和生态休耕2种方式,探索和试验研究冬休夏秋种等技术模式,发挥季节性休耕效益。

(三)技术路径

“季节性休耕”不是不让农民种地!

而是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只种植雨热同季的玉米、油料作物和抗旱耐旱的杂粮杂豆等作物一年一熟,实行“一季休耕、一季种植”。

季节性休耕期间支持试点地区农民种植油菜等绿肥作物,不浇水,不收获,下茬作物种植前直接翻耕入田,减少地表裸露,培肥地力。


三、推行“季节性休耕制度”尊重农民意愿

(一)以农民为主体,不搞强迫命令

尊重农民意愿,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

(二)逐步建立季节性休耕政策框架

建立政策框架,调动农民积极性,支持农民开展季节性休耕。根据小麦市场价格变化,对承担季节性休耕任务农户的原有种植作物收益给予必要补助,确保农民收入不降低,稳定休耕预期。

(三)对季节性休耕地采取保护性措施

禁止弃耕、严禁废耕,不能减少或破坏耕地,不能改变耕地性质,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能够复耕。


四、推行“季节性休耕制度”给予农民补贴

(一)补助标准:季节性休耕试点每亩补助500元。

(二)补助方式:按照先实施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程序进行,通过“一折通”或“一卡通”兑现到实施季节性休耕的农户。


五、河北省采取措施缓解地下水水位减少问题,并不仅针对农业


近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了河北省地下水综合治理目标:到2022年,要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1.6亿立方米,回补地下水8—13亿立方米。

除农业外,对工业、城镇节水问题也做了明确要求:

(一)加快工业节水减排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加快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推进高耗水工业结构调整,推广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到202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二)加强城镇节水降损实施城镇供水管网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推进公共领域节水,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将节水落实到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到2020年,各设区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  

乡村产业规划师


农民都不种地,水位还是下降?谁知过?


361度度娘


河北省属于严重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由于水资源严重匮乏,近30年来累计超采地下水1500亿立方米,超采区面积达到6.7万km2,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由此引发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了地面沉降、湿地萎缩等一系列地质环境灾害。

小麦属于耗水量较大的作物,如果采用传统的畦灌,冬小麦全生育期每亩灌溉总量在200立方米以上,如果采用喷灌、小白龙等节水灌溉方式,每亩灌溉总量也在150立方米以上。如果大面积压缩冬小麦种植面积,改种耗水少的作物,是可以通过减少灌溉量来缓解地下水位下降。

例如河北省在廊坊、保定、衡水、沧州、邢台、邯郸6市地下水漏斗区开展季节性休耕200万亩,实施自然休耕和生态休耕。改冬小麦种植为二月兰、紫云英、油菜等绿肥作物,可亩均减少地下水开采180立方米,年可实现地下水压采3.6亿立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