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有些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強加給孩子?

高校集結號


能夠理解,直麵人生,本來,普通家庭,其實沒有那麼多選擇好的機會,讀書,工作,一客人一輩子的命運,所以努力實現父母的願望,也不一定不好


懶人坊7878


我不會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強加給自己的孩子,因為在我心裡,孩子是有生命有獨立思想的個體,我尊重他自己的選擇和熱愛。

我的兒子從小性格有些內向,這點非常像我。

善良,靦腆,多愁善感。

後來我在書上看到一句話說,一個人這一生一定要有一個自己的興趣愛好,也許這個興趣不一定能幫你謀生,但卻能讓你變得開朗樂觀,愉悅你的身心,讓你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才不會孤單寂寞。

初一放暑假的時候,我就帶他去學習街舞的培訓班。我說,“媽媽希望有一個自己喜歡的愛好,一個人一輩子一定要有一個自己熱愛的東西。但是,媽媽不會強求你去學什麼,最主要的是你自己喜歡。”

現在兒子念大學了,越來越陽光自信,在練街舞的過程中,也結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好朋友,每次兒子打電話來,我們聊的最多的話題是,他寄養在老家的流浪貓,我撿回來的小黑寶兒,他學校裡的學習情況,還有他參加學校街舞社團的事情。

在許多家長對孩子學習上有更多要求的時候,我這個媽媽鼓勵他好好練舞,快樂生活,可能在有些家長眼裡簡直有些“不務正業”吧。

可是在我心裡,一個只會唸書,擁有高學歷,低情商的考試機器並不是我想要的兒子。

曾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訪談,她說經常聽到身邊有家長用得意的語氣說,“當初不是我逼著孩子怎麼怎麼的,他現在能唸到博士碩士,出國拿著高薪嘛。”

李玫瑾教授說,“高智商,高學歷,拿著高薪的人,如果他從小沒有一個健康的人格培養,這種人往往是生活的低能兒,這些年有很多高學歷的孩子,往往經不起一點點生活的挫折,自殺跳樓的案例太多了。”

所以我覺得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只要有正確的三觀,懂得感恩,慈悲善良,知道生而為人必須要盡到自己的責任。

該努力學習的時候努力學習,該工作的時候認真工作,至於到最後學歷多高?工資多少?其實都不重要。

因為我看到他一直在努力,至於結果,有天分也有命運的安排,我願意做一個佛系的媽媽,就像種下一顆芽,給它陽光雨露,無論它以後長成參天大樹,還是隻開了一朵小花,我都接受,且滿心歡喜。





看見陽光就微笑


我覺得,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沒什麼不妥。當然前提條件是引導為主,對於那些不顧孩子實際情況,以強迫方式,必須堅決反對。我這裡講三個故事證明。

先舉個小例子。

我曾經在貴州黔西南州的一個鄉村呆過一段時間。村裡的老一輩,一生下來就在這個偏僻的山村,好多人沒上過學,或者只上過小學、初中。城裡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他們只在電視裡看到過。

由於地少人多,過去他們的夢想,就是解決溫飽問題。後來生活改善了,他們更希望孩子能夠走出大山,見識外面的世界,最後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城裡人。

所以他們拼命的種地、養豬、養雞,採摘山貨,走幾十里路去市場販賣。哪怕是幹活再苦再累,也要攢下錢送孩子去讀書。好多孩子考上了大學以後,憑著知識改變了命運。

試想,假如他們的家長渾渾噩噩、安於現狀,他們的孩子只會複製父輩的命運,仍然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再說個大名人。

其實,大多數家長都有自己的夢想。

一個家財萬貫的億萬富翁,可能物質上什麼都有了,但他可能曾經想當一個作家;

一個身居高位的掌權者,可能調動許多資源,但他也曾經想當一個大學教授;

一個受人尊敬的藝術家,可能粉絲很多,其實他更想有一塊土地,能夠自己耕種自己收穫。

這些在別人眼裡的成功人士,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家長。他們的人生也有遺憾,那些未曾實現夢想,也想有一個載體能夠實現。

錢鍾書的父親是一名有學問的實業家。小時候錢鍾書是一個玩劣少年,有一次父親氣不過,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頓,從此錢鍾書開始專心讀書,成為著名學者,被稱為“文化崑崙“。

還有個小理論。

按照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社會進步總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人類的每一點的進步,都是在總結前人的經驗,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的。

好多家長的夢想,是因為某個階段不具備實現的條件,比如缺錢、缺物、缺人脈,所以這個夢想只能埋藏在心裡。

有了孩子以後,夢想的種子重新發芽了。他們會提供當年不能提供的條件,幫助孩子實現夢想。人類就是在這樣一代又一代繼承發展,才能慢慢進步。

當然,家長的夢想不能“強”加給孩子。

有的家長愛唱歌,逼著自己孩子去學,偏偏孩子五音不全。有的家長不愛讀書,給孩子的目標卻定的很高,完全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這也是不對的。

借用馬雲的一句話:人是一定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我是@文史稻讀,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成長。

文史稻讀


這個問題,反而讓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鋼琴家朗朗的故事。


朗朗因為父親是鋼琴老師,自幼就受到很大的激勵,希望在鋼琴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對於朗朗父親的教育,是褒貶不一的,絕大部分人是不能夠接受的。為什麼呢?因為幾乎把一個為了鋼琴完全封閉的青少年逼上了絕路。沒有幾個孩子是能夠承受得住那麼大的精神束縛的。幸運的是,朗朗挺過來了,才成就了今天的他。


前段時間,只要孩子下午作業完成,我都會帶她到小區打打羽毛球。每次都會遇到一對夫妻,夫妻倆應該都是專業羽毛球的教練,在教他家的小女孩打羽毛球。作為業餘玩玩的,我們也在邊上旁觀了。說實在確實很專業,可是爸爸媽媽太兇,一直衝著女孩吼,打的不好就叫到邊上拼命訓斥,每次都要讓孩子大哭一回。當然哭過之後那個孩子的球技還是很到位的。她的父母好像聽著說是省隊的,孩子以後是要走羽毛球這條專業路線的。相比他們,我和孩子的三腳貓功夫那就只能是娛樂放鬆了~

其實這個事情很正常,要想成龍成鳳,不付出十二萬分的努力,怎麼可能擯棄大部分人群登上頂峰呢。


父母會把自己的夢想帶給孩子,其實很正常。因為在父母該學的年代可能沒有條件,可能沒有金錢,可能中途因故放棄了,這都是成年人心中的遺憾。所以當有了子女,對子女寄託了很大的希望。


有夢想是好的,但是不要讓你的夢想成為孩子的枷鎖。每個人生來都是不同的,不會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也繼承了你的夢想。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機會去嘗試,去體驗或學習,但是一切,真的要看孩子自己的意願。不要因為你的夢想,耽誤了孩子自己的夢想。這個才是關鍵。


泥鰍裡的香草


大人孩子都會很累,我就是這樣,工作了家人都希望我隨便找個文職做做,然後嫁人生子,想著女生只要穩定就萬事ok,一步一步的按照他們想的來走,偏偏我找的工作卻不是這樣,時不時拿我工作說事,好嘛現在變成多無人士(除了年紀稍微還能看其他什麼都沒,過段時間嫁都嫁不出去),反正現在我在家話是越來越少了。

說實話一般孩子每天在這樣不停的否定中生活,能好嗎?確實大人經歷多打拼多,都希望孩子成長能順順利利,寄託希望無可厚非,但系強迫性的把自己所希望當成孩子所希望的,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我覺得所謂的“我做這麼多都是為了你”不是強迫性的,而是靜下心來聽孩子的想法,不管他的夢想有多麼的簡單或者遙不可及都好,那起碼是孩子自己的夢想,家長應該做的引導他以正確的方式走向這夢想,讓他能在這過程中明白這件事對他自己到底是好還是壞,能自己的做出一個正確的不後悔的選擇。

有時候壓迫越大,厭惡越也越大。。。


和酸奶的YU


我奮鬥了,幾十年無果後,所以把一切希望,都放在一雙兒女身上,結果實現了願望,兒子本科畢業參軍,現正團級軍官,女兒研究生畢業,現大學老師,最終理想實現了,兩人工資都是萬元,我老有成績感了,走到哪都很揚氣。


張志祥453


只所以家長把自己沒實現的夢想強加給子女,從本質上說,是希望子女不再像自己那樣艱辛。不再像自己那樣生活窘迫。生活品質能好一點。能有一個更高收入且人人都向往的職業。

但現實情況是子女並不買帳,且適得其反,往往很反感。

因為沒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我記得有位哲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喜歡嚮往的職業,子女未必喜歡。當然他們喜歡的,我們也不一定喜歡。

父母和子女之間不僅在年齡上有代溝,價值觀也不相同。更何況視覺和眼界也大相徑庭。

我們作為家長大可不必對孩子的未來實行包辦,讓其實現自己未曾實現的夢想。看開些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牛不喝水強按頭呢?

即然我們希望子女未來都能有個好的工作,有個好的歸宿。那麼不妨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興趣,任其自由成長,相信孩子自己。我們能作的只有引導,而不是強制和打壓。

孩子沒有義務一定得按照父母的意志

行事。所以真誠地奉勸天下的父母不要違背孩子的意願而替他作決定。該放手時且放手。

當然,也奉勸天下的子女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耐心做父母的工作。使其愉快地接納自已的意見,畢竟家合萬事興不是嗎?

不知我的回答能否讓您滿意?


清風徐徐888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一份堅持,有的人夢想實現人,有的人則留下了遺憾!

成為父母后,每個人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父母做為最初的引路人。

在這過程中,父母如果能成功的讓孩子的理想與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合而為一,也未嘗不可。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畢竟時代不同了,年輕人的理想可能會與父母輩不同了,而且人與人是不同的。要讓孩子做他們喜歡的事,他們也有自己的理想!

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必須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








波特hz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庭的未來。從一定意義上講,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的夢想,寄託到孩子身上,是太正常的現象。問題在於如果孩子不太感興趣,或孩子根本就不喜歡,父母能否強加給孩子?

孩子身上流淌著父母的骨血,父母當然會把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寄託到孩子上。子承父業是太普遍的現象。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受家庭的影響,潛移默化,會把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轉移到父母從事的職業上,這也就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祖孫幾代人從事相同職業的現象。比如一家幾代人都是醫生,或都是教師,軍人等等。父母未能實現的夢想或願望孩子有責任替父母實現,這也是自我價值的體現,是中國傳統孝道的最好表現方式。



如果孩子不感興趣,要不要強加給孩子身上呢?其實不能一概而論。有時候強迫孩子從事某種職業,孩子會從開始反對到逐漸理解,最後到真正喜歡,變成自己的事業,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當然相反的例子也很多。對於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喜歡從事的工作,只要是正當合理的,父母還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一味強迫很明顯不是明智之舉。更有甚者會造成父子反目,嚴重影響父子關係。如果是這樣的話最好的方式是學會放手,讓孩子自由發展,或許結局比自己想的要更完美。

總之,父母希望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是人之常情,但也應區別對待,不能一味強求。尊重孩子的選擇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笑傲天涯兒


目前家長的焦慮遠遠大於孩子 造成孩子與家長的關係緊張 深層的邏輯是家長不承認自己的孩子不具有讀書能力日日深耕不息 找原因力求突破 通過課外補習力求成為優等生 其實每個孩子生來不平等 基因不用 智商不同 這是科學 生來就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差距不是一點點 這就從根本上解釋了孩子成績的差異 補習僅僅是在自己的基礎上略微有所提高 與別人家的孩子永遠不可能超越 與其花功夫花時間浪費在不擅長的讀書領域 還不如好好挖掘孩子的優點及潛能 加以培養 使之成為具有一技之長的能將來立足社會衣食無憂的合法公民 設想一下 這也是幾乎每個孩子的終極目標 因為我們中的絕大多數終究平凡 在平凡中生活 學霸也不能脫俗 所以素質教育很重要 分流很重要 不要千軍萬馬走獨木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