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樓配名文,有座名樓卻有記無樓,成了史上著名“爛尾樓”

名樓配名文,有座名樓卻有記無樓,成了史上著名“爛尾樓”

名樓配名文,有座名樓卻有記無樓,成了史上著名“爛尾樓”

01

自古至今,中國人都喜歡蓋樓。中國歷史上,名樓無數,所謂“十大名樓”也版本眾多,中國文物古蹟學會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召確認的“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是:

湖北武昌黃鶴樓、湖南嶽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雲南昆明大觀樓、山東蓬萊閣、山西永濟鸛雀樓、湖南長沙天心閣、江蘇南京閱江樓、陝西西安鐘鼓樓、浙江寧波天一閣。

除了這古代“十大名樓”之外,中國古代還有“四大名樓”之說,一般是指山西鸛雀樓、武漢黃鶴樓、岳陽岳陽樓、南昌滕王閣。

鸛雀樓在山西永濟境內,其樓址在黃河古渡“浦津渡”之畔,但鸛雀樓原樓早已蕩然無存,原遺址上僅有一土丘,近年在原址上重修了鸛雀樓。

因為鸛雀樓在中國北方,有一種說法就把鸛雀樓去掉,把南京閱江樓加上黃鶴樓、岳陽樓和滕王閣並稱“江南四大名樓。

名樓配名文,有座名樓卻有記無樓,成了史上著名“爛尾樓”

(鸛雀樓)

02

好馬配好鞍,名樓要有名詩文。南京獅子山巔的閱江樓雖然名列“江南四大名樓”之中,但主流說法在歷史上卻是有記無樓,記為明初文人宋濂的《閱江樓記》。

名樓配名文,有座名樓卻有記無樓,成了史上著名“爛尾樓”

同為以文傳樓、以記顯樓的“江南四大名樓”中,黃鶴樓有崔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名詩,令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岳陽樓有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情懷;滕王閣有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世才情;閱江樓,也因為宋濂《閱江樓記》入選《古文觀止》而聞名古今。

要說閱江樓,我們不得不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說起。

至正二十年(1360),陳友諒揮師東下進攻朱元璋控制下的南京。朱元璋誘敵深入,親自在獅子山上以紅、黃旗為號,指揮數萬伏兵一舉擊敗陳友諒四十萬大軍,為其在鄱陽湖決戰中徹底殲滅陳友諒,最終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礎。所以,朱元璋將獅子山視為福地,於公元1374年下令在獅子山巔“因山為臺,構樓以覆山首,名曰閱江樓”。

名樓配名文,有座名樓卻有記無樓,成了史上著名“爛尾樓”

為何建樓?朱元璋在他的《閱江樓記》中有過冠冕堂皇的一番理由:“此樓之興,豈欲玩燕趙之窈窕、吳越之美人,飛舞盤旋,酣歌夜飲?實在便籌謀以安民,壯京師以鎮遐邇,故造斯樓。”

按朱皇帝的說法,他建樓並非如以前的皇帝一樣是為玩女人,乃“公私不乏,利益大矣”。一為“私”,因“創基於此”以紀念其戰功;二為“公”,“便籌謀以安民,壯京師以鎮遐邇”。

和決策建樓同時進行的,朱元璋組織了一次高規格的“命題作文大賽”,讓群臣模仿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作《閱江樓記》。他本人也執筆上陣,寫了一篇1198個字的《閱江樓記》。

最後經評比,大學士宋濂得了第一名。在這點上,朱皇帝倒是表現出了少有的謙虛,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文章沒有評上獎而惱羞成怒。宋濂這篇頭名之作後來入選《古文觀止》,從此流傳千古。

名樓配名文,有座名樓卻有記無樓,成了史上著名“爛尾樓”

宋濂原文不長,是這樣的:

金陵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於南唐,類皆偏據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逮我皇帝,定鼎於茲,始足以當之。由是聲教所暨,罔間朔南;存神穆清,與天同體。雖一豫一遊,亦可為天下後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獅子山,自盧龍蜿蜒而來。長江如虹貫,蟠繞其下。上以其地雄勝,詔建樓於巔,與民同遊觀之樂。遂錫嘉名為“閱江”雲。

登覽之頃,萬象森列,千載之秘,一旦軒露。豈非天造地設,以俟大一統之君,而開千萬世之偉觀者歟?當風日清美,法駕幸臨,升其崇椒,憑闌遙矚,必悠然而動遐思。見江漢之朝宗,諸侯之述職,城池之高深,關阨之嚴固,必曰:“此朕沐風櫛雨、戰勝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廣,益思有以保之。見波濤之浩蕩,風帆之上下,番舶接跡而來庭,蠻琛聯肩而入貢,必曰:“此朕德綏威服,覃及外內之所及也。”四陲之遠,益思所以柔之。見兩岸之間、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膚皸足之煩,農女有捋桑行饁之勤,必曰:“此朕拔諸水火、而登於衽席者也。”萬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觸類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樓之建,皇上所以發舒精神,因物興感,無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閱夫長江而已哉?彼臨春、結綺,非弗華矣;齊雲、落星,非不高矣。不過樂管絃之淫響,藏燕趙之豔姬。一旋踵間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為何說也。

雖然,長江發源岷山,委蛇七千餘里而始入海,白湧碧翻,六朝之時,往往倚之為天塹;今則南北一家,視為安流,無所事乎戰爭矣。然則,果誰之力歟?逢掖之士,有登斯樓而閱斯江者,當思帝德如天,蕩蕩難名,與神禹疏鑿之功同一罔極。忠君報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興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記,欲上推宵旰圖治之切者,勒諸貞珉。他若留連光景之辭,皆略而不陳,懼褻也。

名樓配名文,有座名樓卻有記無樓,成了史上著名“爛尾樓”

當時還沒有蓋樓,如何寫記呢?既然無樓可寫,君命又難違,那麼,只有借“樓”外之景,大發議論了。在這點上,宋濂和他的前輩文人范仲淹有些相通之處。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是在河南鄧州,他根本沒有見過岳陽樓是啥模樣,憑想像寫出了千古名文。

宋濂在文中先從“山川王氣”說起,指明開國鼎盛之天意,皇帝下詔建這座樓,是為了“與民同遊觀之樂”。

接著,宋濂以“中夏之廣”“四陲之遠”“萬方之民”等精彩的三“思”,議居安思危、勵精圖治之論,啟發朱元璋尊天命順民意:保國、撫邊、安民。

宋濂還提到“彼臨春、結綺,非不華矣;齊雲、落星,非不高矣。不過樂管絃之淫響,藏燕趙之豔姬,不旋踵間而感慨系之。”用今天的話說,宋濂在讚揚“一統之君”時,又援引南朝陳後主等人也曾在長江岸邊建過很有名的樓閣,可因為樓閣只是皇帝個人的享樂之地,所以沒過多久就國亡樓毀的事實,暗寓朱元璋要處處關心國事民疾,而不應大興土木之工,勸諫意味非常明顯。

名樓配名文,有座名樓卻有記無樓,成了史上著名“爛尾樓”

03

作文大賽後,開始動工修建閱江樓,朱元璋還動用了服刑的囚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地基完工後,朱皇帝卻突然下令停建閱江樓。這又是為何呢?

有人說是朱元璋受宋濂文章影響,因為宋濂的《閱江樓記》形為歌頌,實為規勸;有人說是因國庫空虛,無力顧及;也有人說是當時明王朝百廢待興……

朱元璋本人在《又閱江樓記》中是這樣說明停建緣由的:“抵期上天垂象,責朕以不急,即日惶懼,乃罷其工。”大意是說,一是上天託夢給他,不要急於建樓,於是他誠惶誠恐,不敢違拗上蒼之命,把工停下來了;二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覺得應該抓迫切需要做的大事,建閱江樓應該緩一緩。

名樓配名文,有座名樓卻有記無樓,成了史上著名“爛尾樓”

(朱元璋劇照)

具體是什麼“天象”使這位皇帝惶懼而停工的呢?原來在閱江樓動工前後,大明國土上,多次出現日食、地震,另外朱元璋身體也出現了問題。此外,那幾年,元朝還有殘餘未平,沿海有倭寇騷擾,西南昆明未平,太湖水災嚴重,這些諸多原因可能使閱江樓成為“不急之事”,朱元璋下令停建了。

朱元璋這一停就是600多年的光陰。名聞天下的閱江樓600多年一直是“空中樓閣”,有人說獅子山上後來有了樓,但即便有,也不是當年朱皇帝要建的閱江樓模樣。

名樓配名文,有座名樓卻有記無樓,成了史上著名“爛尾樓”

閱江樓停建600多年,這樣長的歷史跨度是任何一座建築都沒有過的,甚至有人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座“爛尾樓”。

2001年,南京市政府把閱江樓變成了現實中存在的現代名樓。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