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學點心學,修心養性

王陽明:學點心學,修心養性

王 陽 明 心 學

王陽明心學遠承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之後儒家心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傳統社會儒學發展的一座高峰。

心學的邏輯結構為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心即理是心學的理論基礎,“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致良知是心學的主要內容,“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知行合一是心學的方式方法,“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王陽明心學具有多方面意義,既是形上哲學又是人生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既是認識論又是實踐論,既是修身論又是功夫論,而核心卻是人生哲學,教人如何做人,如何成人成聖。

成人成聖是王陽明從小立下的志向。12歲時當聽到老師說天下第一等事是好好讀書,考取功名,王陽明即予以否定,認為“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聖賢”。成人成聖也是王陽明終生的追求,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強調:“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成人成聖更是王陽明畢其一生所思索探求的中心命題,進而形成圓融渾厚的心學思想體系。

王陽明:學點心學,修心養性

心 即 理

心即理,強調人的主體性,要求人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自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王陽明看來,心即理的價值指向是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至善。

明明德就是要發揮光大人性之善,“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明明德的關鍵是去除私慾,“是故苟無私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一有私慾之蔽,則雖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矣。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慾之蔽,以自明其明德”。

明明德與親民是體與用的關係,只有明明德,才能親民和治平天下,“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之一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後吾之仁實與吾之父、人之父、與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矣。實與之為一體而後孝之明德始明……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鬼神鳥獸草木也,莫不實有以親之,以達吾一體之仁。然後吾之明德始無不明,而真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矣。夫是之謂明明德於天下,是之謂家齊國治而天下平”。

明德親民的最高境界是止於至善,也就是良知境界,“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現,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者也”。

王陽明:學點心學,修心養性

致 良 知

致良知,突出良知的優先性,要求人們在做事做人過程中始終堅守端正本心,凸顯誠意的修身方法,既不要為物慾所惑,更不要為知識所蔽。

在王陽明看來,致良知的目的是內聖外王。如果說良知是先天的道德價值理念,那麼致良知就是修身理念與行為、過程與結果的集合,以達到內聖外王的目的。

在內聖方面,王陽明認為,致良知要格物,而格物不是為了即物窮理,而是為了正其本心,“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由於人之本心是正的,只有意念起時才會有善惡之分,“有善有惡意之動”。

所以,正心的實質不是端正本心,而是端正意念,“蓋心之本體本無不正,自其意念發動而後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發而正之”。端正意念,就是誠意和明明德,要去除人的私慾,純乎天理,“人心是天淵。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天,只為私慾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心之理無窮盡,原是一個淵,只為私慾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起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

在外王方面,王陽明認為,致良知要把人的本心和善性推而廣之,惠及他人和社會,“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

在內外結合方面,王陽明認為,致良知統攝了儒家修身的全部內容,不僅統攝了內聖,而且統攝了外王,使內聖與外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此正詳言明德、親民、止至善之功也。蓋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條理,雖亦各有其所,而其實只是一物。格、致、誠、正、修者,是其條理所用之工夫,雖亦皆有其名,而其實只是一事”。

王陽明:學點心學,修心養性

知 行 合 一

知行合一,主張思想意識對於實踐行動的決定性,要求人們在“一念發動處”就要為善去惡,進而實現成人成聖。在王陽明看來,“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這說明在道德實踐中,善的知比善的行更重要,惡的念頭比惡的行為更難清除。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就是因為知與行分離,容易使人輕視知而重視行,不注意從思想上克服不善的念頭,最終導致了惡的行為,“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知行合一,就是要在思想源頭上樹立善的理念,清除惡的念頭,在一念發動時即能為善去惡,“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知行合一,就是要堅持常道和擴充仁義禮智之心。“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其應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是惻隱也,羞惡也,辭讓也,是非也;是親也,義也,序也,別也,信也,一也。皆所謂心也、性也、命也。”

知行合一,就是要致良知。王陽明中年之後很少提及知行合一,原因在於知行合一已經融入到致良知這一更為簡潔凝練的命題。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誠如明儒劉宗周所言:“良知為知,見知不囿於聞見;致良知為行,見行不滯於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動即靜,即體即用,即功夫即本體,即下即上,無之不一”。

李白詩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更是心學的實踐楷模,一生致力於成人成聖,最後功德圓滿,成為傳統社會公認的“三立”完人和聖賢。因此,王陽明心學不僅有著理論價值,而且有著實踐功夫,還有著人格魅力,即使在現代社會,對於每個人的人生及其修身養性,仍然具有許多重要啟示和積極的指導意義。

◎本文原載於《學習時報》(作者夏海),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