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家公子
2019/11/02
作為一個新興的社會學概念,“原生家庭”可謂是火了半邊天。
簡單說,“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也就是和爸媽、爺爺奶奶一塊生活的家庭環境。
通常來看,原生家庭在一個人的性格塑造、情感養成,以及人生走向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現在就有一種輿論導向,認為一個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原生家庭”,出身不好再努力也趕不上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更為可怕的是,這種觀點已經得到很多人的理解和共鳴。
雖然可以理解,但我仍然難以接受。
原生家庭真的有那麼大的魔力可以左右一個人的人生嗎?果真這樣的話,豈不是富者恆富,窮者恆窮了嗎?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在世界上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你的一切在出生前早已註定啊)
在我看來,原生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我們產生影響,但它絕對不是引導我們發展的絕對推動力。
就成功而言,休論“原生家庭”,不要拿這種說辭,來搪塞你現在的生活。
一、《人生七年》被輿論錯誤定義
“原生家庭”該如何被正確認知?
不知你是否聽說或者瞭解過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紀錄片?
《人生七年》,又稱《7 up》,由邁克爾·艾普特執導,是一部由ITV出品的紀錄片。於1964年開始記錄14位英國的七歲兒童的生活,到目前為止,該紀錄片已經跨越49年(每7年一集)並在ITV和BBC播出。2005年英國第四臺將該系列納入最偉大的50部紀錄片名單中。
紀錄片拍攝的時間跨度很長,每七年為一個單位。一開始,工作人員去採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十四個七歲的孩子,他們有的來自上流社會的精英階層,有的來自孤兒院和貧民區。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採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以此來觀察階層差異在30多年裡會對英國社會和英國人造成怎樣的影響。
“我們把這些孩子們聚到一起,因為我們想在2000 年時看看英格蘭的一個縮影,2000 年時的工人和主管,現在都只有7歲。”這就是“人生七年”系列的初衷。
時間如流水,彈指一揮間,幾十年的歲月,一晃就過來了。現在已經拍攝到第九期,當年的小屁孩早已步入暮年,有的甚至已經離開人世。
許多人喜歡用這些被採訪者的經歷去論證“出身決定命運”、“階級難以逾越”的結論。
被採訪者中有三個來自上流精英家庭的孩子,他們是約翰、安德魯、查爾斯。
“高富帥”三人組一起就讀於倫敦市中心肯辛頓區的一所早教學校,他們很早就開始閱讀《金融時報》《泰晤士報》一類的報紙雜誌,學習拉丁語,為進入私立學校做準備。
約翰、安德魯、查爾斯從小便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清晰的規劃,並對此沒有疑惑。“讀威斯敏斯特公學,進劍橋三一學院……”
來自貧困地區的孩子的情況則大不相同。
住在約克郡的鄉村男孩尼古拉斯還沒旅遊過,要不是參與《人生七年》的拍攝,他連倫敦市區都沒進過。
在兒童福利院生活的兩個男孩保羅和西蒙,他們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對於自己的生活毫無概念。“大學是什麼?”保羅甚至這樣問採訪記者。
那後來呢?後來的他們都怎麼樣了?
精英階層的孩子幾乎都準確“預言”了自己的人生。14 歲時,“三劍客”約翰、查爾斯和安德魯都順利進入了自己想去的私立中學。21 歲時,除了查爾斯掉隊到達勒姆大學歷史系,約翰和安德魯都順利進入牛津和劍橋學習法律。畢業後,他們結婚、生子,成為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繼續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讓他們重複自己所走過的人生。
貧民階層的託尼,福利院小孩保羅和西蒙都沒能上大學,他們都繼續從事著父輩所從事的“藍領”工作,像父母一樣早早結婚,生下很多個孩子,28歲時已經有了發胖的趨勢。
實現“人生逆襲”的是約克郡的鄉村男孩尼古拉斯,他靠自己的聰明勤奮和努力考進了牛津大學物理系,後來又成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教授,從貧窮的鄉村男孩一躍成為精英階層有頭有臉的人物。
然後,大家就開始用這樣的說辭來證明“出身決定命運”“階層難以逾越”的結論。
筆者以為不然,原因有如下三點:
1.實驗不具備典型性和普遍性
很多年後,艾普特談起“人生七年”系列“選角”時還自我檢討過,他覺得自己有兩大失誤,一個是階層觀察的目的太強,導致中產階級的孩子偏少,另一個問題是,女孩子的數量太少了。
靠著十四個孩子的一生去推衍階層問題,實在有失偏頗。
一般來說,我們的實驗結論要建立在大數據上才更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這在統計學中被稱為樣本。
只有在樣本足夠大的情況下,所得到的數據更具有科學性和普遍意義。
顯然,十四個孩子是不夠的。
更何況,一個人的一生要有多少必然和偶然的因素才鑄就了現在的自己。怎麼能簡簡單單地拿一個結果去評估一個極具學術性的問題呢?
2.實驗本身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原本,導演保羅·阿爾蒙德只想在2000 年時再拍攝一部回訪紀錄片,但當時協助阿爾蒙德拍攝的艾普特對這一具有實驗性質的拍攝產生了濃厚興趣,他決定接手過來,每七年對所有孩子回訪一次,將紀錄片做成“人生七年”系列。
的確,家境優越意味著你可以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更好的平臺,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拓寬自己視野,甚至可以幫助我們走向成功。但,沒有這些又怎麼樣呢?
“人無法確定能留給下一代什麼財富,但是至少可以確定,一旦給了他們好的教育,他們終生都可以受用。”這是精英階層安德魯的觀點。約翰也在採訪中提到過,影響人們選擇的或許不是金錢,而是觀念。
紀錄片錄製到現在已經走過來六十三個年頭,導演邁克爾·艾普特也已經78歲。
回過頭來看,與其說這部片子記錄的是十四個階層不同的孩子一生的剪影,倒不如說這是在記錄這幾十年間英國社會變化給大眾造成的影響和變化。
除了冷靜的思考外,我們還必須保持對於生命的尊重與敬畏。這些孩子們一生成長的路途讓人遺憾,讓人羨慕,讓人唏噓,也讓人驚歎。我們很容易產生共情,也很能get到他們的不容易。生命短暫,更應好好生活。
當一部紀錄片融進了社會生活的變遷以及人生成長的感悟的時候,所有的評判在此刻都會失去溫度,所有的論證在此刻都變得蒼白無力。
人生就是人生,你所看到的,聽到的,遇到的和經歷的,都在變成你自己的一部分。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生於虛無,又消於嫋嫋,
我們為了活著而生活,也是為了生活而活著。3.談及家庭:“我能帶你的,已經是我能達到的最好”
在我看來,一切脫離了現實基礎的假設都意義不大。
不要再說如果我換一個家庭會怎樣怎樣,如果我再努力一點會變成大佬。
關於“原生家庭”,我們沒得選。
《生而為人》的歌詞裡這樣寫:“都說生命不分貴賤,可有人生來就被叫做少爺,有人只能看著地面,抬頭都是些骯髒的嘴臉。勵志要走社會的前列,可總是敗在勢力的面前,肺腑之言,抱歉~”
這不是道理,這是事實。
我們這一輩子就是在解題,“原生家庭”就是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沒得選擇也無法更改。
可我們要因為“出身”不好而放棄解這道題了嗎?
誰說不能在落後的起跑線上跑出一個優秀的成績?
關於父母,“我所能帶給你的不多,但已經竭盡全力”。
我們的爸媽在他們所能做的範圍內傾盡全力,把最好的都給了我們,我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他們或許沒辦法給我們買名牌衣服,但他們可以省吃省喝用攢下的錢把我們打扮地漂漂亮亮;他們可能沒有辦法教給我們知識,培養我們的能力,但他們卻用切切實實的行動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比如感恩,比如責任。
二、被扭曲的“原生家庭”價值觀,背後隱藏著我們的自私和貪婪
何所謂自私?
我們在談論“原生家庭”時,總是在考慮我們獲得了什麼,“原生家庭”都帶給了我什麼。所有的一切,都是以自己利益訴求為出發點,時時刻刻在考量的是自己的得失,這難道不是一種自私嗎?
看過一篇文章,裡面作者說起了一位中年父親寫給他的信。信中如此描述:
他和妻子都是一家紡織廠的工人,兩個人結婚十多年,有一個女兒。他們兩個人都是農村出身,沒有文憑、也沒有什麼過人的能耐,這些年為了生活疲於奔命,從未保養過,顯得又土又老。
而讓他們唯一欣慰的是,他們的女兒很漂亮,學習也很好。但他們最扎心的事也是因為自己的女兒。女兒的自尊心特別強,不願意讓自己的父母在學校出現。就算是學校開家長會,女兒也總會用各種理由來阻止他們去學校。
男人說,他知道女兒是怕自己去了給她丟人,別人家的父母都是衣著光鮮的,但我們卻這樣寒酸。他理解女兒的自尊,但心裡卻像紮了根刺一樣疼痛難忍。他有時自責自己不能給女兒更好的生活,有時又會怪女兒不懂事。
這個中年男人在信中的最後一句話是:請你永遠不要因為貧窮,而嫌棄自己的父母……
家庭為我們付出那麼多,我們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回報,竟然是去討論他們付出了多少以及對我們產生了何種影響。甚至於一個人會去抱怨自己的出身,抱怨自己的生活。
實在難以苟同。
何所謂貪婪?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對“原生家庭”的探討,實際上是對自我心理落差的解剖。
在網絡如此迅達的現代,最新的報道和資訊分分鐘就能到達你的眼前。
在瞭解外界信息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學霸、富豪和人生贏家,一瞬間,我們的平庸和微不足道被無限放大,然後產生越來越多的焦慮,變得敏感而脆弱。
即使我們足夠優秀,也擺脫不掉由於家境帶來的不平衡感。
“有人可以大手大腳花錢買一雙AJ,而我需要省吃儉用幹兼職才得到同樣的享受,即使結果相同,但仍不舒服。”
有人因從小的教育和環境而獲得了寬闊的視野和出眾的氣質,這可能是需要其他人讀很多書,走很多路才能收穫的。
即使最終結果相同,但路途的艱辛程度也會引起一些人的內心不平衡。
需求不足而引起貪婪,貪婪不被滿足就引起抱怨。
這不正常,也不健康。
三、換一個角度,“原生家庭”意味著生命的延續
你終究變成了當初你“不耐煩的樣子”
從小,我們對父母的嘮叨不耐煩,對他們的說教不滿意,時不時地幹出些令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以示叛逆。
可就像父母說的那樣,“等你做了父母就能體會我們現在的心情了”。
如今,我還沒做父母,卻發現自己的身上早有他們的痕跡,我們終究變成了當初那種“不耐煩的樣子”。這也許就是生命的一種延續吧。
我的祖母在世的時候,經常抱怨我們浪費食物,她會把吃剩的飯菜放冰箱裡,然後再吃掉。有時候,一些食物開始有異味了,但只要還能吃,祖母便捨不得扔。
爸媽和我都嫌她節儉過頭了,告誡她剩菜剩飯特別是有異味的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奶奶卻說,她都這樣過了幾十年了,也沒什麼啊。是因為我們沒經歷過吃不著飯的時代,所以不知道珍惜糧食。
奶奶喜歡嘮叨,關心一下這個說叨一下那個,總是不停。偶爾被說煩了,便頂一句“不用你管”回去。奶奶總是說,老人說話你們不要煩,得聽,我都是為你們好啊。
如今,祖母已經不在。總感覺走的好突然,怎麼老太太突然就沒了呢?有時候也是不確定,四周看看,然後定了定神,老太太的確是不在了。
如今,父親也開始變得嘮叨,母親也開始一直牽掛,他們都變得節儉嘮叨話多,變得像極了祖輩。
他們隔三差五打來電話,問問我的近況,問問我的工作,然後囑咐我天冷多加衣,多喝熱水,有合適的女孩子就去追等等。
再後來,我也大了,學會了理解,懂得了接受。漸漸地,我的身上也有了他們的模樣。
自己出來賺錢打拼有些年頭了,沒存下款,沒買上房,沒結婚,也沒法接父母出來享福。
自己做東西吃的時候,捨不得浪費食物;花錢的時候,也是會糾結半天。
就這樣,家族的性格和一些說不清楚的東西在一點點傳承,傳承的介質便是“原生家庭”。這種傳承或許受年齡影響,或許因閱歷而異,但無法被掩蓋,且不能被忽視。
我們本身,便是他們生命的延續。
四、該如何做?
在我看來,拿“原生家庭”來給自己找安慰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很多人是在舉著“原生家庭”的幌子來掩蓋自己的不作為。
由“二八定律”來看,世上的一切都是留有餘地的,父母及家庭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再大,也不會超出百分之80,剩下的百分之20,就是一個孩子的自我意識,這是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最重要的標識,無法被掩蓋。
當年《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的冠軍,北大才女劉媛媛也曾說過:“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這故事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童話沒有一點人間疾苦,這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即使有區別也相差不大。
所以,用你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拼得那百分之二十的機遇,機會就在眼前。
而成功,往往就在那百分之二十之間。
加油吧,少年。
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作者|許家公子
自由撰稿人,性痴,愛文字。以設計師、自由撰稿人、媒體工作愛好者自居。在這裡,陪伴大家度過那些不為人知的成長和歲月。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歡迎廣大朋友點贊、轉發、收藏,到留言區評論提建議,喜歡我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許家公子】.情感、工作和生活,都在可以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閱讀更多 許家公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