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现在的大学应该“严进宽出”好,还是“宽进严出”好?

苏州三忆影像


《高考一小步,教育一大步》

郝峰涛

人才的成长决定高考,而非高考决定人才成长。

一个小问题:A生数学100、语文50;B生数学90、语文90,谁更具潜能?这不是一个分数多少的小问题,而是一个人才观念的大问题。

我们的社会、家庭、教育和高考一致认定B生为优秀人才,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所以一位小学校长就敢这样说:“我这里没有天才,我只要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教育怎能不陷入应试困境!钱学森老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钱老希望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一个孙子,胜过千万赵括。

落后的人才观念,是造成中国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

人才,你在哪里?A生具有优科(数学)优势,B生具有均科(均衡)优势,这两种不同的优势,哪一种最具潜能?

论一:天才优于专才,专才优于全才,全才只能算是个人才。植物有顶端优势,才成其高;动物也各有本领,故能生存。再纵观历史,横观社会,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领域的专才,而非全才,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论二:专才(优科)的成功在于他们努力建设自我的专业兴趣、专业方向和专业高度,而所谓的全才(均科)其实是被误导的无兴趣、无方向和无高度的三无产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长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专业发展。

论三:孩子们各有天赋,在发展中就会产生不同的优势,这是自然分化和社会分化的必然,也是专才成长、优科发展的内因外果。而全面均科发展,其实是一种违背人性发展的人才策略。

所以,专才(优科)的人才发展观是优于现代教育中盛兴的平均主义全才(均科)观。天才源于自觉,专才源于兴趣,全才源于误导,平均主义全才(均科)观是扼杀天赋、迷失兴趣的祸首。

我们要不要打破偏科观,打破主副科,打破文理科,打破快慢班,打破填鸭式,打破应试观?要不要鼓励学生培养兴趣、寻找方向和建构高度?要不要给天才、专才(优科)更大的成长空间?

要!但如何做到呢?

一,高考是指挥棒,要从“均科固定文理制”向“优科自选建构制”转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发展,以自身优势学科为中心进行知识建构,可在高考科目“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选四科进行计分选拔,其余参试科目的分数作为参考。如:甲生自选“生数理英”四科计分,乙生自选“生化数史”四科计分,可同时报考清华生物的相关专业,择优录取。

二,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自选1-3门优势学科参加评价,其余参试科目作为参考,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兴趣、方向和高度。

三,学生的优势学科的不确定性、可改变性和学科组合的复杂性,有利于打破教育功利和学科固化,弱化家长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强化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的育才观念要从均科全才观向优科专才观转变,去培养孩子的兴趣、方向和高度,实现人的专业化成长,这是人的自然分化和社会分化的必然规律。

荒原开蹊径,枕草待晓钟。

十年心酸梦,只为此文生。

 

优科专才的佐证:

1,苏霍姆林斯基: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给教师的建议》(第69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版)

2,人是以“中心”发展为模式,往往是以某一学科为中心发展,进而带动相关或相近学科的学习,而强迫性均科发展实际是去“中心”化,知识学会了,但是孩子的“中心”却丧失了,连同兴趣、方向和高度一块埋葬。

3,偏科的普遍性,偏科不是坏事,是优科的普遍存在。所谓的天才,只是找到了为之努力的方向。

4,古今中外的人物,皆是以优势为中心的存在:他们博览群书,皆以优势为中心,而非漫无边际的学习知识。

5,民国大师的特点:偏科偏文(胡适、钱钟书、季羡林、吴晗等数学很不理想);学历低(齐白石,启功,巴金,华罗庚,沈从文,梁漱溟等),在那个教育贫乏的时代却涌现了大量的人才,优科自学是一个重要特征,现代教育应该从中汲取力量。

6,偏科生爱因斯坦:所谓教育,是忘却在学校所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

7,许多伟大的人物,成绩有时候也很平庸,只是在一定的年龄发现方向后,才奋发有为的:牛顿、托尔斯泰、冯特、丘吉尔等等,所有的偏科、等待都是有道理的:与其“拔苗组长”,不如静待“雨后春笋”。

8,2012诺奖莫言,小学五年级辍学: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9,2014诺奖中村修二,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10,……我们心中都能感觉到教育中的问题,除了无能为力,还剩下死不悔改!人才观念的更新,高考方式的转变,教育模式的改革,纵然任重道远,也当砥砺前行。


大道者至简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采取的都是严进宽出。即千军万马挤过高考的独木桥,进到大学,然后无数年轻人在大学里放飞自我,到大学毕业的时候,知识没有,能力没有,见识也没有。但这时候已经要跟社会接轨,他们就会很迷茫,不知所措,于是又有一部分人继续去挤“考研”的独木桥,奢望着通过再接受几年的教育,逃离一下现实,继续坚持自我,放逐自我......

这是一个循环,是教育体制带来的一个循环,要做出改变就真的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因为现下的大学生体量太大了,前一发动全身,要做出改变,怎么做,从哪里做,都是问题。(但是国内高校也有部分学校能够做到严格要求学生,追求让学生综合发展,在校期间就会给他们提供很多锻炼机会,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实力,如清北复交等)


宽进严出,以欧美高校为代表。学生通过申请能进入学校,在校期间,课业繁重,实践内容也多,各种paper根本都写不过来,熬夜做功课更是经常的事情。但当他们临近毕业时,他们的焦虑程度会比严进宽出学校的学生明显会少。因为他们更加不会畏惧今后人生的不确定性,他们在之前已经多多少少体会过了。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学习的最终都要通向工作、生活,而人是社会动物,不能脱离其他个体存在,宽进严出的模式,给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又严格要求了他们,最终的结果是他们跟社会生活的距离会更短。所以,我认为宽进严出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